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淅川楚韵|之三|历史人物

楚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他们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脉。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楚国先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无数令世人瞩目的楚文化。在楚国八百年的历史中,都经历了那些历史变迁?产生过哪些辉煌灿烂的成就?作为楚国被周王分封后的第一个都城的丹阳又埋藏着多少精美奇巧的文物与故事?

这里是“淅川楚韵”线上展览第三部分“历史人物”,楚地多才子,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1.屈原

提起屈原,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中学语文课本上满篇生僻字的《离骚》,但你知道其实他还是一位力主变法改革的伟大政治家吗?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屈原曾反对楚怀王与秦国结盟,但他的谏言没有被楚怀王采纳。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楚怀王被秦扣留,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创立了楚辞文体,并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2.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句,诗中的主人公正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项羽祖父项燕是战国末期楚国名将,被秦将王翦所杀。项羽随叔父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后率军灭秦,威震海内。

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分封十八诸侯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亡,年仅三十一岁。由于《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及《汉书·灌婴传》有提及项羽“身死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等,也有人认为项羽是在东城自刎而不是乌江,但其观点未被广泛接受。

今天我们所知的“破釜沉舟”、“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秋毫无犯”等成语均与项羽有关。

3.孙叔敖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前593年),蔿姓,名敖,字孙叔,楚国期思邑潘乡人。

2600多年前,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改名孙叔敖,遇恩公收留,并将毕生学识倾囊相授。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叔敖为令尹五年,功绩显赫,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后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孙叔敖举于海”说明了他最初是因出色的治水才能被楚庄王赏识,这篇课文大家还会背吗?

4.春申君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黄歇为相,被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春申君黄歇还有个十分响亮的名头,他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和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在这里要说句题外话,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十八岁的秦昭襄王即位,此时他的母亲秦宣太后应该在三十岁左右,而这一年春申君只有七岁,所以影视作品中“芈月”与春申君的浪漫爱情只可能是艺术加工的结果啦。

历史上的春申君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春申君遇刺身亡。另据《越绝书》所载,黄歇是在楚幽王即位后为楚幽王所杀。

4.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椒邑人。他的先祖伍举曾因直言进谏楚庄王而闻名。伍子胥灭郢可以说是春秋最传奇的故事之一。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在帮助公子光杀死吴王僚并自立为王后,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

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杀父兄之仇的机会。他夺取楚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掘出楚平王的坟墓,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了三百下才解恨,这就是“鞭尸三百”的由来。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阖闾死后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但夫差不听,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于公元前484年赐剑令他自尽。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采编:刘璐、闫勇 美工:小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淅川史话】之三十一:记住这三句话,读懂淅川楚文化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屈原故里散记)
思考历史——初祖熊叔堪是屈原的祖先吗?
宜昌赋
端午节祭伍子胥:一种不见容于主流的爱国
风啸集||丁酉端阳咏屈、伍、申、范四首(旧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