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的《瑞鹤图》,究竟要看它什么?

在古代,鹤被视为祥瑞,是羽族动物之首,所以绘画作品中关于鹤的题材非常多,传世的名画有中华喦的《松鹤图》、边昭景的《双鹤图》,但最有名的还是宋徽宗赵佶的御笔画《瑞鹤图》。

《瑞鹤图》(1082—1135 年)

宋徽宗的传世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御笔画”,一种是“御提画”。“御笔画”就是宋徽宗本人的亲笔,“御提画”则是他人代笔,宋徽宗题字押款。《瑞鹤图》是公认的、存世较少的宋徽宗工笔写实花鸟画真迹之一。图画中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18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在上空翱翔盘旋,另两只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回首相望。整幅作品表现了瑞鹤祥云与皇家宫廷建筑的意境之美,也尽表徽宗寄情于书画,期盼祥瑞之兆能兴国运昌盛。画后有一段徽宗的瘦金书叙述,表达了他见瑞鹤而临的喜悦之情。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艺术家。在位期间,他无心政治,最大政绩就是艺术创作。他利用皇权建立了周密的画院制度,使画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家美术学院。他的绘画观念里,画面构思要能够引起观者的遐想、余韵无限,注重笔墨意趣,强调绘画的传自然之神。他作为工笔画的创始人,工笔画技法讲究写实至真、细节毕肖,影响了800多年的花鸟画写实手法。他独创的“瘦金体”,文字银钩铁画,挺劲飘逸,侧锋如兰如竹,正好和他的工笔画十分协调。故赵孟頫曾说,“所谓瘦金体,天骨道美,逸趣蔼然,细玩之,信不在李重光下,诚足珍矣”。

在治国上宋徽宗深信崇仰道教,在他看来,对于描绘祥瑞之物,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祈祷国家和民族福祉的独特形式,也是他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于是他处心积虑地寻找各种祥瑞之物。他搜集祥瑞的目的有三:首先是出于满足帝王的占有欲;其二是为了寻求国家的祥瑞所在,以此稳定朝廷、安抚民心;其三是为他的绘画创作提供素材。

绘画的重要题材——鹤,为天上的瑞鸟,体形优雅,仙风道骨,常伴君子之风。在传统道教中的神话里,鹤是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标志。古人认为,只要有地方出现鹤,几乎都会被认为是天降祥瑞,在此居住的人也会幸福安康,而且鹤在民间也是祥瑞的象征,但宋徽宗画鹤,在此画中还有另外一层不同于民间的含义,有学者认为,画中表达着一种只有皇帝才能召唤祥瑞的象征。

为了画鹤,据史料记载,赵佶曾亲自挑选宫廷画师,设题画鹤,还指点出画鹤虽姿态万千,但要细查仙鹤踏石之足先左或右。后来,他还延请宫廷画师描写过各种奇花珍禽,并按题材编制成册,名为《宣和睿览册》,所载作品山水、人物、花鸟具佳。《瑞鹤图》中描绘的二十种鹤,姿态各异、自然优雅,均源于徽宗对周遭事物的密切观察。

《瑞鹤图》作于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当时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宋徽宗亲睹此景,兴奋不已。但当时的北宋已是内忧外患、暗流汹涌,笃行道家的赵佶认为宫门上空突现群鹤盘旋—— “仙禽告瑞”,是国运“千岁”的吉兆,于是绘画作诗以纪其实,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画并书 天下一人

末尾签押也很有个性,像一个“天”字,但“天”字的第一笔和余下部分又距离很远,意为“天下一人”。

《瑞鹤图》的画法一改传统的花鸟绘画方式,其中的花鸟与风景写实相结合, 大胆又富有浑然天成的意境。一方面,赵佶运用了平行视角,将观者定位高处,画面下端起手就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的屋顶,有祥云缭绕四周,让观者可以体验到宫殿的高耸与雄伟,俨然仙境。对于宫殿的处理,也显出道君皇帝的心思和主旨,使用了对称构图,显出一种岿然不动的稳定与平衡,自然预示了国泰平安。另一方面,赵佶将飞鹤布满天空,二十只仙鹤各具姿态,疏密有致地环绕在宣德殿上空,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颈回首,各尽其态、栩栩如生,又打破了下部空间稳定构图所形成的呆板与无趣。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都城汴梁,掠夺九十二府库160 余年积藏的财宝书画珍玩无以计数。这幅预示着祥瑞的《瑞鹤图》也不能挽回日益衰败的国运,北宋就此灭亡,《瑞鹤图》散落民间。

后来,它首先被元朝一位叫做胡行简的人收藏。明朝时辗转到了一位叫来复的人手中,他在画上加盖印章并题写了跋文。后来被大收藏家项元卞得到,如获至宝,在画上钤上了“平生珍赏”印章,意为永远珍藏鉴赏,决不转让。再后来不知何故,画作流出了项府。清朝乾隆年间,《瑞鹤图》进入皇宫。乾隆、嘉庆、宣统皇帝都在画面钤上了“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赏玺印,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之中。1945年8月17日,溥仪随身携带数箱珍贵书画及珠宝玉器欲乘机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被人民解放军及苏军截获,携带的重要文物随即被护送到东北银行代为保管,其中就有《瑞鹤图》。1950年,劫后余生的《瑞鹤图》被送入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一直保存至今。

如今,每当辽宁博物馆有《瑞鹤图》展出,都是观者云集。人们有机会驻足于国宝前细细品赏,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与深刻内涵,同时随着文创产品的发展,还有了以《瑞鹤图》为设计元素的形式多样的创意产品,成为一种有效传递文化的媒介,把现代与古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让传统文化走入生活、增添情趣,重拾传统文化兴趣。

编辑:温英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赏御笔书画
千古画帝宋徽宗赵佶花鸟画
宋 赵佶《瑞鹤图》
【经典收藏】宋徽宗《瑞鹤图》,国宝华光,御笔丹青!
传奇国宝《瑞鹤图》
每天古书画:宋徽宗赵佶绘画和南宋团扇六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