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丹青《局部》:豆瓣评分9.5,这部文化综艺节目的魅力在哪里

202018日,陈丹青《局部》第三季终于开播,这部文化题材的综艺节目自第一季开播以来便圈粉无数。

陈丹青《局部》豆瓣评分9.5(第一季),豆瓣评分9.4(第二季),第三季刚刚开播,豆瓣评分就已经飙升至9.5

在众口难调的今天,观众对一部文化综艺节目竟能如此'买账',《局部》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01

定心:'不是艺术史,亦非绘画入门'

《局部》第一季

起初,很多人担心这部由画家陈丹青自述的综艺节目,会不会对观众的艺术审美要求过高,成为艺术史、美术史的学术传播或是绘画作品的技法解析。《局部》开篇便打消了人们这个顾虑,'不是艺术史,亦非绘画入门',直接给了存疑观众一颗'定心丸'。的确如此,这三季的节目中陈丹青分别在画室(第一季)、美术馆(第二季)、教堂(第三季)向观众娓娓道来,从某个'局部'角度出发,以点带面、旁征博引,与观众一道谈古论今。

于是,节目播出至第三季,非但没有'劝退'观众,反而使更多人们愿意安静下来,跟随陈丹青一同从“局部”带出发去感受世界、感应生命。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的十八岁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第一季)

《局部》第一季的开端,亦是整个《局部》系列节目的首期节目,陈丹青给观众带来了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关于这幅画,我只讲一点,就是王希孟绘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十八岁意味着什么。十八岁代表我们刚刚成年,是每个翩翩少年意气风发的年岁,是稚嫩的目光投向新奇大千世界的开端,是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横行的阶段,是萌芽理想开始摩拳擦掌抒发志向的时期。总之,十八岁代表青春,意味着我们还很小。但是,十八岁岁的王希孟就已经将《千里江山图》呈现在历史画卷之中了。

陈丹青谈到自己在故宫看到这幅画作的时候,'看的像个傻子一样。《千里江山图》实在太辉煌了'

古代与现代对于'孩子'的概念理解是不同。对于遥远的古代而言,早在十二三岁,孩子就被送去学习手艺,很多技术要求很高的工艺,只招收十四岁以下的童工学徒。因为过了这个童真的年岁,就'心不静、心不纯'了。古代对于考究工匠审美的要求可见一斑。

'十八岁的感知系统是全息的',十八岁的王希孟无疑已入登峰造极之境,他是一个天才。少年王希孟野心藏不住、张狂藏不住,这种自信过个年纪便不再有了,'少年是拿着生命力和感觉做事情'。千里江山图之开阔前无古人,'这幅画可以切割成一百个局部,每个局部都是一幅画'。往前看,没有一幅画作胜过他的格局、他的景别、他的全面、他的细节,往后看不会有这样的天才之作了。

成熟的画家喜欢做减法,讲求意境,但十八岁的王希孟忙着做加法,他要把所见全部囊入画中,而这么多细节却不乱不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这便是王希孟的天赋'。王希孟似乎是天选之子,他恰逢北宋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他恰逢自己的黄金十八岁,他恰逢宋徽宗的赏识提点,一切似乎都是冥冥安排,才有了王希孟这唯一的存世佳作。他恰好遇到了《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也恰好遇到了他。

'在《千里江山图》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必须十八岁,再小几岁、再老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好像知道,过几年,他就死了。'
陈丹青《陌生的经验》

陈丹青从天才王希孟的十八岁出发,为我们展现了这部古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一部神来佳作。这个'局部'的角度,使我们意识到原来古代画家的形象不只是那些白须老者,还有这位天才少年,而这位少年的形象在陈丹青的讲述中,已经活灵活现呈现在每个人的想象之中了。

故宫特展宣传图,图片取自网络

节目播出不久,便迎来故宫年度特展,故宫慷慨展示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展览的受欢迎程度空前。很多人将这期节目视作观展前的预习作业和观展后的复习功课,似乎在回应着陈丹青在节目中的那句建议'诸位要是有兴趣,自己坐地铁到故宫看原作'

 《局部》第一季

《局部》第一季(共16期)

陈丹青从王希孟讲到杜尚。

'少年早夭的王希孟、委屈一世的蒋兆和、出师阵亡的巴奇耶、乏人知晓的瓦拉东、画史无名的苏州市富、被遗忘的上海美人。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理应反顾,朝向我爱的良人,很快,再度被他们感动了。
陈丹青《陌生的经验》

陈丹青从作品的'局部'讨论着时间与遗忘、历史与苦难、死亡与恐惧、青春与灵气、战争与和平、哲学与宗教、大胆与荒谬等等。

《局部》第二季

《局部》第二季(共16期)

'大家看见吗?那就是大都会美术馆,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35年过去了不记得来过多少次,现在我还没从这毕业。'在陈丹青自述中第二季拉开序幕。

陈丹青走出画室,走进美术馆,在真迹的'局部'面前,谈论规范与偏离、昏睡与醒来、绘画与时间、艺术与大众、陶像与雕塑等等。

《局部》第三季

《局部》第三季(共12期)

'第一次临摹达芬奇,我十五岁;第一次去意大利呢,三十六岁;第一次阅读'文艺复兴'专著,已经六十五岁了。我听见成百上千的湿壁画,在墙上叫道,除了达·芬奇,还有我,还有我。'于是第三季陈丹青带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归来。

在播出的第一期节目中,陈丹青打破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纯洁美好的传统印象,从十五世纪城邦演义开始,揭示文艺复兴时期鲜为人知的一面,在后续的节目中,将陆续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不仅仅只有'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作品,还有乔托、洛伦佐、佩鲁奇诺、马萨乔等等知名甚至无名画家的作品。

02

诚心: '第一次阅读'文艺复兴'专著已经六十五岁了'

陈丹青与《局部》导演谢梦茜,图片取自网络

联合出品方《看理想》系列节目包括《局部》、《一千零一夜》、《听说》、《圆桌派》等优质文化类综艺节目,策划人梁文道,创始人刘瑞琳等。《看理想》系列已经逐渐成为文化综艺品牌,创办以来积累和收获了众多好评。

《局部》第三季发布会上,刘瑞琳回忆2015年在《看理想》新片看片会上曾豪言'我们不仅是来做视频的,而且是来改变视频的'。凭借这般雄心,《看理想》为观众呈现一部部质量上乘的文化视频节目。

《局部》导演谢梦茜,是一位1987年出生的南方姑娘,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含蓄内敛不善言辞,小身躯蕴藏大能量,带领团队走过《局部》三季吃苦耐劳一丝不苟,陈丹青在《陌生的经验》中特意鸣谢这位''导演。

《局部》每一篇文案都经过反复推敲,第三季片头陈丹青提到'第一次阅读'文艺复兴'专著已经六十五岁了',为了更全面向观众讲述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背后的故事,这位六十五岁的'老头儿'阅读专著、翻阅史料,做足了功课。为了精益求精,团队更是查阅了大量意大利原版资料,由法语译为英语再转译为中文,经过反复推敲后方可形成最终文案呈现给观众。

《局部》第一季

《局部》第二季

《局部》第三季

《局部》从第一季的画室走向第二季的美术馆,直到第三季走向了意大利的各大教堂。陈丹青也由画室的沙发上、美术馆的名画前辗转到了意大利的乡间小路、教堂的穹顶之下。为了能近距离向观众呈现湿壁画的震撼魅力,团队特意请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协会副主席及秘书长协助沟通,每一期的进场拍摄都经过了与当地政府、教堂主教无数次的沟通和谈判。即便如此,也未能尽善尽美,最终罗马的一位教堂主教依然没能接受摄制组的申请,那一期陈丹青只好在教堂外讲述马索利诺的壁画。

正如创始人刘瑞琳所说,陈丹青老师与团队游走于意大利十几个城市,其中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经费有限、人力有限、时间有限,期间经历各种沟通、协调、奔波、障碍和难言苦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携《局部》第三季取经归来。

《局部》从第一季走过第三季,内容、画面、特效乃至配乐无一不体现着制作团队的用心和诚意,节目的精良质感甚至可以与BBC纪录片比肩,《局部》的豆瓣评分的居高不下也恰恰说明了观众对他十分'买账'

03

初心:'我是给不画画的人讲的'

蒋方舟《局部》第三季开播会上发言讲到,丹青老师很矛盾,他的矛盾体现在他虽然说要'伺候观众',但是又会任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他是一个任性的'老好人',而这种矛盾恰恰说明丹青老师是一个赤诚的人,赤诚到他坚持要将自己认为的美好的东西、值得被看到的东西一定要呈现给观众,哪怕在很多自以为是的观众面前被理解为'卖弄',哪怕对观众的启发仅有一点点,哪怕并不讨好,他也要坚持去做这件事。

陈丹青提到,很期待观众对于自己节目的反馈,但是最难过的是有些人总是说自己不是专业学美术的。'我们是个人就可以听音乐、看画',难道不懂音乐的人就不能进音乐厅吗,不懂绘画的人就不能进美术馆吗。这个节目'我是给不画画的人讲的'。而且更希望这个节目能够被更多一线城市以外的人们看到,让他们能有机会去领会、接触世界上美好的东西。

梵高《海边的渔夫》

曾经有一个东北的女孩,在深圳艰难打工,看了《局部》之后她联系到陈丹青,问他'去荷兰需要多少钱?'陈丹青告诉他如果节省一些两万便够了。于是女孩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但却被坏人骗了去。陈丹青鼓励她,'有志者事竟成',女孩又重新攒下了钱,最后关头却遭遇荷兰拒签。陈丹青委托《局部》团队,帮助女孩搞定了签证,女孩终于能够亲身站在梵高美术馆中,欣赏《局部》第一季中出现的那幅梵高早期的习作《海边的渔夫》。女孩一下子打开了欧洲的眼界,得知《局部》在意大利走访湿壁画的路线后,自己又攒钱前往意大利去亲眼看看那些陈丹青看过的湿壁画,一个节目成功之处恐怕也莫过于此了。

04

我的“局部”

 《局部》第三季

以前我们会用“一叶障目”来提防意识的局限,然而“见微知著”,有时候看多了“整体”,往往忽视了“局部”带来的认知惊喜。

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机会'出去看看',一张机票可以把我们带到几千公里以外的美术馆,让我们站在千百年前的名作面前,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去对话、去感知,从自己的'局部'角度出发去感受艺术本身带来的精神愉悦、领悟生活滋养的万千世界。

西方美学史发端于古希腊,对于'''美学''艺术美学'的概念是学术探讨的范畴。正如陈丹青所言'我们是个人就可以听音乐、看画'。面对一幅画,无关是否知名,也许幼童可以看到七彩泡泡、青年能够感受蓬勃青春、中年人体会时间流逝、老者回味人生百态。用我们的'局部'去感知世界的脉搏、感应生命的呼吸。然后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是的,我的“局部”也能看得到理想。


参考资料:

陈丹青《陌生的经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月第1

陈丹青《纽约锁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月第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代气象|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欣赏
艺术顶顶要紧的,是……
千里江山图(陈丹青)
北宋18岁王孟希《千里江山图》
它来了它来了!豆瓣高达9.5分的艺术纪录片回来了
宋徽宗亲自指点,他在十八岁时画出了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