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生才: 东坡书院游记

【书香怡苑】No. 1560期           本期编辑:雪峰    
空山鸟语 音乐: 刘天华 - 刘天华-中国民族音乐大师-作曲家

 东坡书院游记

 文/程生才


辛丑初春,我有幸游览了海南儋州市东坡书院。

一路上只见蓝天白云,山青水秀,林海莽莽,满目苍翠。公路两旁高大的椰子树郁郁葱葱,碧绿的农田里农民们在辛勤劳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海南最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儋州市东坡书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东坡旅游区门楼,只见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人们有序的排队购票进入景点。

东坡书院的游玩方式很特别,如果你能熟练背诵五首苏东坡的诗词,就可以免费参观游览。无巧不成书。那天正好赶上一群中学生去参观,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背诵东坡诗词,还没进入书院就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气息。其实我还真背不出五首苏东坡诗词,只好悄然购票进入。

东坡书院是苏东坡在儋州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它的前身是“载酒堂”,以巜汉书.杨雄传》“载酒问字”典故命名,是坡公贬儋时居住和讲学的场所。始建于宋绍圣四年(公元一0九七年冬),一五四八年更名为东坡书院,一九九六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有载酒堂、东坡祠、钦帅堂、钦帅井、望京阁、陈列馆、东坡铜像、春牛石雕以及大量的珍贵文物、字画、碑刻等,是海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说到海南,人们的印象应该是阳光、沙滩、海浪、美女,一派明媚的度假风光。但在一千多年前,海南岛是个流放之地,环境恶劣,暑热潮湿,蚊虫鼠蚁较多,极大地影响人们居住生活,更别提去那里旅游了。第一个算得上游客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熟知的东坡先生。其实,他并非来此游玩,而是被贬谪流放到这里来的。尽管环境恶劣,水土不服,他却靠着乐观豁达的性格和过人的才能,对海南的开发建设和文化事业的传授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古代,官员遭受贬谪,就会往南方边陲之地流放,越往南越偏僻,条件就越差。海南岛在最南边,四面环海,远离大陆,是流放的最高级惩戒。那时的海南岛,虽然在宋朝的统治之下,却没有多少汉人,岛上居民都是黎族人。吃喝都成问题,除了海什么都没有,还要被毒蚊虫蚁叮咬,不饿死也会病死。所以许多官员宁愿杀头给个痛快,也不想被流放到这样一个荒蛮之地。但是苏东坡偏偏被贬来到了这里。

他也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被流放到这个非人的地方,说起来也怪他自己太豁达,太乐观了。别人被贬谪是远离故乡,郁郁寡欢,不是病弱,便是积怨成疾。他却贬到哪里玩到哪里,完全没有为此苦恼抱怨过。反而像游山玩水,顺便搞基础建设。被贬到黄州时,没钱吃牛羊肉,把有钱人眼里低贱的猪肉拿来,又是捣鼓东坡肉,又是自己酿酒。不知道底细的人还真以为他吃遍山珍海味,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

再读他的诗,哪里有半点困顿、穷困之意?全是豪放之气,肆意快活。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惠州,已经很南边了,他却说自已吃荔枝上了瘾,不介意长期留在岭南,都不想回去了。

朝中看苏东坡不顺眼的官员本来就嫉妒他的才华,心中怨恨难消。本来费尽心思陷害你,就是为了让你不好过,结果你快活得像个神仙。所以一贬再贬,越贬越远,最终到了海南。要知道,这时的苏东坡已经六十二岁了,还要如此长途跋涉,先到雷州再渡海去儋州,一不留神,可能在路上就一命呜呼了。

当时海南岛十分荒凉,处于没有开化的原始状态,但是民风非常淳朴。朝廷虽然给他安排了官职,但是不允许议政,不许居住在城里,让他住在桄榔林中。

苏东坡的仰慕者黎子云等人发动庶民为苏轼盖了房子,让他居住、讲学。苏轼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海南,劝导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从此,有许多青年学子考取了进士举人,真是苏轼不幸海南幸。

 东坡书院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进入游览区,只见湖水清澈荡漾,水中荷花含苞待放。玉石雕栏栈桥曲径通幽,走过栈桥就看到载酒堂造型古朴,气势雄伟。门口的廊柱上镌刻着一副黑底金字楹联:

生面重开更有客吟诗对此茂林修竹

芳踪如晤看执经问难依然沂水春风

进入载酒堂,正中雕塑着东坡先生与友人高谈阔论的场景,身后两边的柱子上也有一副黑底金字联:

高人庭院故依然何时载酒寻诗重约田家笠屐

学士文章今见否此地标奇揽胜请看大海风涛

两边侧门柱子上各有一副楹联,一联曰:

农务不违时与诸父老对此镃基共话桑麻今乐事

公余容退息偕都人士携来樽酒追怀笠屐古风流

又一联曰:

春梦婆何许人只因棒喝当头泡影电光想象公应搔首

黎子云差解事多少樽携把臂书声琴韵至今我亦登堂

从这些楹联里可以看出海南人民对苏轼的敬仰怀念之情。还有东西两处小院记载着苏轼在海南生活的点点滴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朗朗书声在书院里响起,恍惚看到苏老先生当年开堂授课的情景,苏东坡影响略见一斑。

 东坡书院里有一棵老榕树,一簇簇垂下来的根须,像老爷爷的胡须苍老又慈祥。树枝上栓着无数条红色的布带,不知道是求什么?也许是祈求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当时海南的水十分苦涩,东坡亲自挖井,井水清澈甘甜,从此当地百姓的饮水问题解决了,这口井至今还有十分甘甜的清水。游客们至此,纷纷亲手打出井水洗手洗脸,顿觉神清气爽,消除了旅途的疲劳。有些游客还品尝井水的滋味,或许是想沾点书院的灵气,给自己带来好运,抑或得到坡老点化,肚子里多装点“墨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走出书院,大门巨石上的刻字还在脑海中浮现、徘徊……



儋州市东坡书院掠影

程生才  摄



【作者简介】程生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人。中共党员,乡镇退休干部,古浪县作协会员。【书香怡苑】微刊编委。喜欢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武威日报》,《金昌日报》,《西凉文学》等报刊及网络文学平台。闲暇乐于阅读,爱好写作。以文字充实生活,用书香陶冶情操;乐耕于文学热土中,丰富自已的老年生活,发挥余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给海南留下了什么?
儋州拜东坡
谪寓海南:苏东坡人生的最后三年
九十四期:拜谒东坡书院
苏东坡与儋州: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千年故事,耐人寻味!
【海南行3】苏公祠 · 浮粟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