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喻大翔:永恒流动的情感
userphoto

2022.06.29 海南

关注


喻大翔:永恒流动的情感
记者:吴思璇
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前身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往期期刊上,俞大翔先生先后发表过20多篇学术论文以及诗歌、散文,从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2008年。二十余载,笔耕不辍。而先生与海南师范大学的情缘也不仅仅在此。
第一次读到先生的作品是《雨滴》:“一滴雨落下了/挂在树枝的脊背”。吸引住我的不仅是诗歌本身,而在落款的一行字。先生发表的许多作品,篇末常有手写的落款,点画疏密相间,似有一种永恒流动的灵韵之美。
“我是1988年12月的一天,下午4点到的海师”
先生从1988年开始到海南师范大学任教。“我是那天下午4点到的海师”,聊及这段时光,先生的话语变得平缓柔和起来。在来海师之前,先生受聘于湖北武汉的《长江日报》。回想起那时的心情,先生感概万千。当时,他快走到报社的院门前,也就在那几步之间,先生决定放弃报社的工作继续当一名教师。
来到海南后,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陌生而亲切。说起他的学生,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能感觉出洋溢在先生脸上的幸福和满足。提到一个叫陈嫱的女孩时,“是哪一级的学生,您还记得吗?”先生迟疑了一会,他慢慢思索着,不多一会,先生似乎面带歉疚地跟我讲,“是89级还是90级,我竟想不起来······”陈嫱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女孩,又舍得花功夫,先生坦言,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他当时其实是偏爱的。而先生最为看重的,在陈嫱身上以及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一个共同的特性,是“淳朴”,先生说,这是他后来辗转于多个大城市时所再没见到过的。
而陈嫱后来也像先生一样,选择了教师这条道路,成为了海南中学的一名骨干教师。
“我到初中的时候才学会加减乘除”
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起,先生便开始写作。“我小时候数学不好,直到初中的时候才学会加减乘除。”先生第一次读到的文学作品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而这一接触,点燃了先生对于文学近乎炽热的喜爱。第一次投稿是小学五年级,第一次正式发表在大学阶段。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这份炽热不见消减,却如酒一般,愈久弥香,又如溪涧一般,涓涓不断。
先生名片的背后有一行字,若隐若现,上面写着“走向一个人的脚印”。在文革期间,先生每晚挑灯夜读,天不亮便开始繁重的体力劳动。文学的旅途无疑是艰辛的,但文学又是与心灵相关的。正是因为有了文学的陪伴,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精神有了依托,灵魂不再飘摇。
20年磨一剑,20年铸一书。黄维梁先生曾如此评价喻大翔先生的《用生命拥抱文化》:“他甘愿疲惫地苦干,认为这是'幸福的疲惫’。”
“写作和教书是我年轻时候的两个梦想”
眼下,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中文系的教师:创作和教学的矛盾。很多中文系的老师都是怀揣着一个文学梦走上这条道路的,却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失去了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对于先生而言,写作和教书是他年轻时候的两个梦想,而今天他两个梦想都实现了。先生认为,中文系的教师如果自己不创作,与学生的交流、对作品的分析,久而久之将只能沦为隔靴搔痒。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永远保持鲜活的思考,永远对文字充满热情,才能真正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所以在先生大半生的教师生涯中,写作和教书两者从未分离过。
从1976年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先生说,当老师就是他这一辈子一直要做下去的一件事。在同济大学百年之际,先生曾作《舟行记》,以“舟”喻同济。在海南师范大学六十五周年校庆之余,在先生心目中,“海南是一片孕育着思想的热土”,不论走到哪儿,他都不会忘了海师人身上的这份淳朴与坚韧,那是生命永恒流动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中学生之邀,莫言赴北师大二附中讲学
成尚荣:教师得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 荐读
教育写作要有“自己的房间”
《散文写作与人生成长》——散文作家莫晓鸣专场
慢慢走,欣赏啊
今晚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