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燕翔 | 弄堂生活(二)
userphoto

2022.06.30 海南

关注

作家走笔·文学芳草地·心灵的驿站

Writers in Central Plains

弄堂生活(二)

作者|沈燕翔

弄堂里住的人比较杂,大部分是镇上的本地居民,也有少数是投亲靠友来的,无本地户口,但已在弄堂里住了好多年了。由于相处时间久了,住户之间相互都比较熟悉,对对方经常往来的亲属、朋友也大都了解,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
弄堂里除了上班族,按现在的说法,还有一部分人是自由执业者,以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居多。邻居里面有箍桶的,做裁缝的,敲洋铁皮的,画像的,还有泥瓦匠、篾匠、制糕点的,收购废品的,三教九流,林林总总。匠人们各显神通,为养家糊口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在展示各类手艺绝活的同时,也尽显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下面,凭着童年记忆,我择要介绍几位印象深刻的,便于大家对旧时手艺人有个大致了解。
隔壁邻居老李是个箍桶师傅,老婆是家庭妇女,一辈子在家操持家务,老李外出替人箍桶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夫妻俩靠微薄的收入,将一对儿女拉扯大,儿子、女儿后又各自成家立业。女儿远嫁外地,逢年过节才偶尔回次家,住不了几天又得回去。儿子就住本镇,倒是能隔三差五回趟家看望二老。平时家里就老夫妻俩,比较清静。两人年岁都已六十挂零,老李体力渐衰,也不每天外出了,有人来约才出去做。平时有空闲,就在家里做些小物件,如锅盖、小脚盆、小板凳等,积到一定数量,就拿到镇上前街去卖,换些小钱。邻居有时也会请老李为自家做个脚盆、水桶,工钱照付。儿女对二老也时有资助,生活还过得去。
老李在家门口做箍桶活时,孩童便会聚在边上看新鲜。老李脾气好,还会边干活边讲些小故事和听来的趣闻逸事,有时连有空的成年人也会被吸引过来。
箍桶在木匠中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工种,专做各类圆弧形的木器件,如木质脸盆、脚盆、水桶、马桶等。制作工具也特别,分内外圆刨、板凳刨、削刀、刮刨、脚刨、斜凿等。
箍桶用的都是杉木,木材呈白色,质轻,有一股淡淡的木香味。所有成品都要用到“箍”,将桶板捆紧,确保板与板之间接缝严实。一般铁箍居多,好的用铜箍,差的用竹箍。
箍桶最要紧的是防漏,要用到麻丝和油腻子。油腻子制作是箍桶匠技术活,用桐油和石灰膏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两者比例和搅拌时间完全凭感觉和经验掌握,太硬太软都不行。
长期搁置不用的脚盆、木桶最易裂缝漏水,用油腻子填缝刮补,再重新将“箍”箍紧,这样的维修也是老李的一项日常工作。帮邻居维修漏水的脚盆木桶,老李大多是不收费的。
碰到弄堂里哪位邻居家里女儿出嫁,制作各类大小脚盆木桶的量就多,还有马桶,够老李忙一阵子的,当然报酬也是丰厚的。
至于各家各户装个门锁、抽屉锁,或维修凳脚案板等,也时常要请老李出面帮忙,老李总是二话不说,有求必应。
说完箍桶匠老李,再来说说敲洋铁皮的老王。
洋铁皮又称白铁皮,其实就是镀锌铁皮,铁皮表面镀有一层锌,不易生锈。以前白铁皮都靠进口,老百姓俗称洋铁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用的水桶、水勺、脸盆、畚箕、漏斗等,有许多都是用洋铁皮做的。
还有家里烧饭做菜用的钢精锅(铝锅)、烧开水用的铝制水壶的底被烧坏了,也要用洋铁皮来换个底,可以接着再用。
铁皮匠老王40多岁,中等偏矮个子,为人和善,性格开朗,有一手祖传的敲洋铁皮手艺。敲洋铁皮的工具有:一把带弯柄的大铁剪子,几柄或大或小的木榔头、木槌、铁锤,还有各种有专门用途的小铁钳子,一把尺子和一个大铁圆规,几块大小不等的铁砧、木砧等。
左手捏一张白铁皮,老王根据所需制作物品的形状、尺寸,右手拿起那把弯柄大铁剪,颇像裁缝剪裁布料一般,沿着事先在铁皮上画好的或圆或方、或弯或直的线条,随着铁剪刀口的不断移动,咔嚓咔嚓地对铁皮进行剪裁。不一会,整张白铁皮被剪成许多块形状大小各异的小块,有圆形的、方形的、长条形的,还有根据被制作物件不同形状所需,剪出的各种弧形、不规则几何形铁皮块。面对摊了一地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铁皮块,局外人完全猜不出制作的是何种物件。
要将各种形状的铁皮连接成形,制作成桶、勺、盆、壶等器具,全凭手工敲打,这是考验铁皮匠、也是其展示真功夫的关键时刻。敲具只能用木榔头或木槌,将需连接的两片铁皮的边沿先用钳子作适度弯卷,相互勾连,放在铁砧或木砧上,然后用木敲具不断反复敲打。敲打时必须掌控力度,力度过大会伤及铁皮表面,易变形,显得不平整,且日后此处易生锈,不经用;若力度不够,衔接处不够牢固,极易产生渗漏。敲打力度必须恰到好处,何时重,何处轻,没有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是万难做到的。
再来说说画像的老唐。
老唐40岁开外,中等偏高个子,举止谈吐儒雅,有书卷气。以教书为业,画像只是业余爱好。待人诚恳,对左邻右舍有画像需求的,从不推辞,有求必应。也因此,上门求画像的人不限于弄堂里的邻居,镇上居民也时常登门。老唐利用休息时间作画,总能按约定时间交付画像。由于像画得逼真,街坊邻居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在全镇都小有名气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普通居民来说,拍照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一般家庭只有逢到重大喜庆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才会想起去照相,比如结婚,拍全家福,以及小孩满月、周岁时,参军或到外地学习工作等,总之一定是为了纪念某个特殊的时刻。当时拥有照相机的家庭极少,拍照都是到镇上专门开设的照相馆去照。被拍者先在背景墙前或站或坐,摆好拍摄姿势,摄影师用盖着一块黑布的相机拍摄,再将拍摄后的胶片,用专用设备冲洗出相片。相片尺寸都比较小,拍人像照一般1-2寸,全家福等集体照也顶多4-5寸,最小还有半寸的头像照。人像照片以头像或半身照为主,都是黑白的,后来发展出在黑白照片上进行后期着色的技术。
每家居民厅堂墙上都挂有一个玻璃镜框,里面夹满大小不一的各个时期拍摄的照片,有祖辈、父母辈年轻时的照片,兄弟姐妹的照片,也有出生不久的儿孙辈照片。早期拍的照片有的已经泛黄,写满无言的沧桑。
欲将单人照片放大挂在墙上,一般采取画像的方式。有需求的居民将1-2寸的单人照(以头像为主)交给老唐,讲明画像的尺寸和来取照片的日期,谈妥酬劳后,其余的事就全交给老唐了。
拿到照片,老唐将其平放在桌面。再从抽屉里取出一块印有横平竖直线条交叉成许多小格子的玻璃块,压在照片上固定,每个小格子内都呈现照片的一小部分。接着拿出一张用于画像的白纸,依照玻璃块上横平竖直的线条间距,按画像尺寸要求设定的比例放大后,凭借直尺用铅笔淡淡地将横线和竖线画在白纸上,白纸上横竖线条及组成的格子与压在照片上的玻璃块相一致,只是放大了尺寸。
接着用一个画像专用的带架子的小放大镜放在压有照片的玻璃块上,老唐低头将眼睛贴在放大镜上,仔细瞧上一会,再抬起头,将视线移到白纸上作画。这样的动作要反复无数次,按序将玻璃块每个小格子上呈现的照片的每一处细小局部,用素描专用铅笔画到对应的白纸格子里。将组成照片的所有小格子都画完后,白纸上就呈现出与照片完全相同的一幅图像,再将白纸上铅笔留下的淡淡的格子线仔细擦去,一幅按照片放大后的肖像就栩栩呈现眼前。
说来容易做时难。没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是绝难画好的。
弄堂里的手艺人还有不少,他们凭借过硬的手艺和吃苦耐劳精神,在还未实行市场经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谋生手段极其有限的逼仄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在体制外艰难谋生。手艺人的付出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当时服务业的短缺,满足了居民日常所需,是为改革开放探路的一拨最早的先行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开国大典凌晨,望着天安门上毛主席画像,周恩来发愁:把画家喊来
人生就像一张纸
led灯珠的焊接
爬格子
词话现代诗歌第56期
老照片:上海弄堂里的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