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遥为什么值得我们铭记?
userphoto

2022.11.03 海南

关注

他'以命搏文'
6年交出一部上百万字的
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这不仅是一轴气势磅礴的
社会历史画卷
也是一部荡气回肠的
人生命运交响
无数人在孙少安、孙少平的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给一切卑微的人
带来了勇气和光亮
他,就是路遥
今天是路遥逝世29周年
我们一起跟随路遥与友人的回忆
还原一个真实的路遥
一个并不平凡的生命



他的苦难


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

——路遥

∆ 少年时代的路遥(14岁左右)

路遥少时家贫,家里10口人的生计完全依靠父亲一个人,经常揭不开锅。小时候,路遥被父亲寄养到没有儿女的伯父家。伯父家也是穷人,经常连铅笔都买不起。在《平凡的世界》和《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中,都有他自己困苦生活的影子。 

我知道,父亲是要我掷在这里,但我假装不知道,等待着这一天。那天,他跟我说,他要上集去,下午就回来,明天咱们再一起回老家去。我知道,他是要悄悄溜走。

我一早起来,趁家里人都不知道,我躲在村里一棵老树背后,眼看着我父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个包袱,像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出来,过了大河,上了公路,走了。

这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活要跟我父亲回去——我那时才七岁,离家乡几百里路到了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想起了家乡掏过野鸽蛋的树林,想起砍过柴的山坡,我特别伤心,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但我咬着牙忍住了。因为,我想到我已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回家后,父亲没法供我上学。尽管泪水唰唰地流下来,但我咬着牙,没跟父亲走……

——路遥回忆被寄养到伯父家时的情景



他的曙光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路遥

∆ 1969年路遥二十岁照片

童年,是路遥人生中苦难的时光;读书,使路遥拥有了仰望星空的人生梦想

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逐渐开始小说创作。

路遥大学期间酷爱读书,可以说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那时他读的好多外国文学名著,我们起初连书名都没有听说过,可是他却读了一本又一本。

他读书是分秒必争的,每天晚上都读到很晚才睡觉,有时候一边吃饭还一边读书。记得有一次,我和包括他在内的几位同学去西安收集资料,在铜川到西安的火车上,他一直在读书,直到火车进站。

我们进大学的时候,听说路遥很早就写东西了,主要是写诗歌,上大学之前他就创办了文艺小报《延安山花》。大学期间,我们见他在不时地写东西。他才思敏捷,当时写诗歌很有激情,写散文富有诗意,当然写小说才刚刚起步。

——路遥大学同班同学 张子刚



他的梦想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路遥

∆ 1987年在德国的路遥

1982年,路遥用21个昼夜创作完成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这为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1983年,路遥决定开始着手新的长篇小说创作,在尚未动笔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这部著作的框架:三部,六卷,一百万字。

路遥是倔强、不服输的人。他曾说:'我这一生如果要写一部自己感觉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那么一定是在我40岁之前。' 

在40岁之前,写一部百万字的巨著,这个梦想让他热血澎湃。

创作《平凡的世界》前,路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查阅了小说所反映的十年间的各种报纸,工作量非常巨大。手指被纸张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阅。前后准备了三年,创作历经六年。

写到第二部完稿时,路遥累得口吐鲜血。医院查出吐血的病因是十分可怕的,路遥必须停止工作,才能延续生命。但路遥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他经常是一边流泪,一边写作,眼睛三天两头出毛病。

过度的劳累和营养的匮乏,使他几乎无力坐起,只能半躺在桌面上,斜着身子勉强用笔写。这时,他几乎不是用体力,而是完全凭借精神的力量在支撑着最后的工作。他抱定吃苦牺牲精神,甚至是以生命为赌注创作。 

——厚夫



他的爱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无数美好的过去是再也不能唤回了。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竭止的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路遥

∆ 1980年左右,路遥与女儿在一起。

路遥对人生目标的挚诚追求,使他忽略了许多亲情、友情。也许,他的爱,只是深藏在心底。

在一片寂静中,呆呆地望着桌面材料堆里立着的两张女儿的照片,泪水不由在眼眶里旋转,嘴里在喃喃地对她说着话,乞求她的谅解。是的,孩子,我深深地爱你,这肯定胜过爱我自己。我之所以如此拼命,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为了你。我要让你为自己的父亲而自豪。

我分不出更多的时间和你在一起。即使我在家里,也很少能有机会和你交谈或游戏。你醒着的时间,我睡着了;而我夜晚工作的时候,你又睡着了。不过,你也许并不知道,我在深夜里,常常会久久立在你床前,借窗外的月光看着你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过你的脚丫子。我要用最严肃的态度进行这一天的工作,用自己血汗凝结的乐章,献给远方亲爱的女儿。

——路遥



他的坚持


每一次挫折中的崛起都会提示你重温那个简单的真理:一次成功往往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之中。

——路遥

∆ 1988年路遥在陕西作协

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创作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后,这部作品却并没有被当时的文坛所看好。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除了极少数人对这部作品给予肯定外,更多的人是给了路遥当头一棒,甚至有的青年评论家,对他使用了非常刻薄的语言。'

许多人认为《平凡的世界》写法太陈旧、没意思。但路遥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既然自己写的是最朴素的人,就应该用最朴素的手法来写,绝不在形式上搞过多的花样。'

将路遥从困境里解救出来的,是《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出。当年,在李野墨的演播下,《平凡的世界》一经播出便创造了很多纪录,并带动了纸质图书的销量。

路遥也是当年的听众之一,他说他是靠听着长篇小说连播,才坚持完成第三部的创作。



他的离去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

∆ 病床上的路遥

路遥挚友曹谷溪曾回忆道:'路遥是一位英雄,患病后的路遥仍然是一位英雄!1992年8月6日,因肝硬化住进延安地区人民医院。其实,他在几年前就患了乙肝。他在病痛中坚持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还完成了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肝硬化,那不是一下就硬化了的,他一直顽强地与疾病斗争,并坚持在病痛中创作,在病痛中去完成《路遥文集》的编辑与出版。'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但他留下的作品,一直照耀着、温暖着、指引着无数人。

有路遥作品陪伴的青春岁月,是夯实的,是充沛的。或许正是基于对路遥作品的痴迷,我才在隐隐之中渐渐迷恋上文学,迷恋上写作。

高中的时候,我远离故土,在榆林市求学。榆林新建路的读者图书超市,文学著作琳琅满目。而路遥著作的各种版本,对我的感触,依然如初。那个坐在枯树上抽着烟,带着黑边框眼镜,表情凝重略有所思的路遥照片,深深烙印在我的内心。

——萧忆

路遥为什么值得被记住?
或许就因他用自身经历及作品
告诉我们:
'青年啊,你就该去闯!
就该执著地活!'

来源:央视新闻;图源央视新闻,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路遥
怀念 · 路遥
文丨路遥已远,路遥仍在
路遥是有名的作家,但死后,路遥给老母和13岁独女留下的,竟然是一叠总数达10000多的欠条,而他死前遗愿之一,只是想借5000元
路遥死前三个月,派车叫贾平凹来相见,叮嘱一句话让老贾号啕大哭
路遥:穷了一辈子,用六年写出巨著,去世前三天,含泪签下离婚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