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俱乐部】《民国老味道》:郑逸梅老先生谈吃
userphoto

2024.06.23 海南

关注

开门七件事,米油盐酱醋酒茶,无不为了一个“吃”字。看“补白大王”郑逸梅老先生带你走进民国的顶级“美食圈”——

《民国老味道:郑逸梅谈吃》

作者:郑逸梅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即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乡情溢满烟火气,珍馐至味在人间;品馔也是读书,治大国若烹小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所在时代的饮食文化。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饮食掌故;既介绍了作者自己的饮食习惯,又描写了部分名人的饮食嗜好,对读者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颇有帮助。

作者简介:郑逸梅

郑逸梅先生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著有专著《人物品藻录》、《淞云闻话》、《逸梅小品》、《孤芳集》、《三十年来之上海》、《清娱漫笔》等。

郑老先生一八九五年生于苏州,因其文章隽永、短小,最宜填补报章空白之处,朋友们便开玩笑称他为“补白大王”。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而不堆砌,典雅而不做作,连文章的标题都很有韵味,不讲程式、意到笔到、晓畅上口,是地地道道的民国味道,如本书中收录的这样一篇谈养生的文章:

八十九十为老耋,见诸《曲礼》。人生七十,古来称稀,那么耄耋之年,当然是稀而又稀的了。但新社会却不然。我今年九十有三,视犹明,听犹聪,腰脚尚健,应出版社和各报刊之约,日试一二千言,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这不是我具道家吐纳之术,释家禅定之方,凡此都缺乏科学根据,我从没有研究过,何况实行。我之所以如此,大约在生活习惯方面,恰有几点符合着养生之道处,自我检点,姑妄言之而已。

这可分两方面讲。一是锻炼身体。我在学校读书时即喜体育活动,每逢开运动会,我总充当选手,什么赛跑、跳高、铁杠、平行木,都有那么一手。离开学校还是经常跑路,少乘车辆,即使购了公共车辆的月票在站头候车,候了数分钟,车辆不来,或候车人太多我便不耐烦,拔脚就跑,几乎做了神行太保。直到目前,我仍迈着大步,那热闹地方,不喜经行,因为前攘后挤,走路不爽快,宁可绕着僻境,多走几步路无所谓。总之,走路是全身运动,无怪古人有“安步当车”之说了。且一日三餐有定时,有定量。既不吸烟,又不饮酒也不吃零食,饭后进些水果,可助消化。

一是精神营养。我虽不敢说,没有一些名利思想,但对这方面较为淡薄,不竟不争,纯任自然。否则为了名和利,费心竭虑,非但不上算,且也有损体健。所以我曾经这样说:“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妄求名利,这是要不得的。人总有思想,思想宜单纯,不宜复杂,已经过去的事不想,想了徒增懊悔,未来的事不想,想了亦徒然无济还是想着今日当务之急,安排妥帖,按部就班,自然觉得生活过得很好,所谓知足常乐。这个常乐,便是精神上一帖补剂。至于盆中花木,架上图籍,壁间字画,倘再蓄着一缸红鳞,游潜上下,都是怡情养性。日间忙劳了一天,业余有此消遣,释虑开怀,然后酣然入睡,一梦蘧蘧,不觉东方之既白。我是这样度着生活,迄至晚年,无病无痛,有了公费医疗证,很少使用几乎等于废纸。

——节选自章节《养生之道》

正如他所写,郑老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布衣素食,以文为乐,穿什么吃什么从不计较,然见闻广博,在本书中,不仅是他自己的饮食经历,对于民国时期一些名人的饮食故事也是写的颇有滋味,实属“民国老味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食色性也,八道可以治愈味蕾的书单
我与长篇小说《激战无名川》的作者郑直
美食随笔:美食加美文双重醉心(转载)
105本饮食文化图书体察小味蕾里的大世界
在吃喝面前,这些大文豪、大思想家、大艺术家们,也和我们一样,毫无抵抗力。
你的书看起来很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