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 ▎游丰湖书院怀宋湘

□王启鹏


丰湖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宝二年 (1254),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清康熙三十三年(1696),惠州知府王瑛为了发展惠州的教育事业,把她从银岗岭搬到现在这个地方。嘉庆五年(1800),惠州知府伊秉绶第二次重修丰湖书院,使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丰湖半岛三面环水,与黄塘虎头山相连,与西湖的标志建筑泗洲塔隔湖相望。半岛内有好些高大古老的树木,湖边楼台掩映,鸟语花香。而新建的丰湖书院则隐藏在绿树丛中,环境非常幽静,的确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我住在丰湖书院附近,总喜欢到书院去走走。每当我来到书院广场,看见那高大的丰湖书院牌楼时,就忍不住要往前走去,认真地品味一番宋湘所书写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我认为,这是宋湘对惠州人文历史最为恰当的评价。宋时苏东坡贬寓惠州后,就认为惠州山好水好老百姓也好:“环州皆白水,际海皆苍山。”“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这样好的环境,致使“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而宋湘的评价,就比苏东坡的评价高得多了,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宋湘认为:就人文历史来说,惠州可以与孔 (子)孟(子)的家乡相比;就环境来说,惠州简直就是人们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是人间的天堂。这是宋湘留给我们惠州的丰厚遗产,也是我们惠州人的骄傲。

走进书院,迎面就迎来了惠州知府伊秉绶当年书写的“敦重”两字。这两个字是伊知府的办学宗旨,意思是说,人不重则不威;学不重则不固,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子的人品和学识。他还在院内立石阐述他的教育主张:“学者,学圣人也,学为人也……”

伊秉绶很欣赏宋湘的才华,乾隆五十七年(1792),宋湘赴广州参加乡试时,伊知府就特邀他到惠州来做客,而宋湘就写下了“人文古邹鲁”的对联,充分显露了他的才华。直到宋湘中进士后,因父亲病逝,告假回乡奔丧,在嘉庆六年(1801)才把他聘任为丰湖书院院长。

宋湘和伊知府一样,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在他担任院长的两年间,他很注重自己的模范作用,真正按照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当时,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就是明代沿袭下来的空洞无物的八股文,官方亦以此为取仕标准,宋湘深恶痛绝之。他认为,好的文章就是“写我心”的,学子不能只会写八股文。所以,他在《红杏山房时文》中说:“文章之道难言矣,八股文尤甚,动曰‘可传’,真乃可笑!”据史料记载,宋湘在教学中,“常与伊秉绶召集生员同堂讲论至深夜,每课生徒文,辄亦自作一篇或二篇以作示范”。用今天的行话来说,就是宋湘重视实践教学,采用教师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子。这种教学方法在今天来说,还是切实可行的。

在操办丰湖书院的时候,宋湘和伊秉绶配合得很默契,宋湘对伊知府的教育思想深为赞同,称伊知府为“贤太守”。他本人的教育思想亦可从他书写的 “澄观楼”对联中看出一斑:“从来此地比洙沂,试看水色天光,四面春宜风浴;自后何人更苏翟,认取前峰灯火,千秋名共湖山。”洙沂就是洙水和沂水,在山东,意为邹鲁,即孔(子)孟(子)之乡;苏翟就是苏东坡和翟秀才。意思是说,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要培养出像苏东坡、翟秀才那样长留惠州的人物。他比较注重提高学子的素质,开展多种教学活动,以致他在快离开丰湖书院时还赋诗给伊知府说:“琴声古屋春调鹤,灯火诸生夜讲经。”

宋湘在丰湖书院两年,既是院长、教师,更是诗人。他喜欢写诗,也喜欢用自己写的诗来教导学子。他把自己在惠州所写的诗歌结集为《丰湖漫草》和《丰湖续草》。这两部诗集内容丰富,其中仰慕苏东坡就是其重要题材。他在《丰湖漫草》的“自叙”中提出了“惠州西湖,以东坡先生得名”的观点,这是宋湘的卓见。由于他仰慕苏东坡,效法苏东坡,所以他感到惭愧:“愧吃惠州饭,我生亦丙子。”日后他到云南为官时,就以苏东坡为榜样,为当地百姓做了好些好事,如在曲靖属地马龙州时,他捐出自己的薪俸购木棉及500架纺车,教当地妇女纺织。直到现在,当地人仍将棉布称为“宋公布”,受到百姓的好评。宋湘的这一民本思想,显然是他在惠州丰湖书院时受到苏东坡的感染而树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东历史名人:客家第一才子 宋 湘
养士育材希贤人圣之地 娄底连璧书院题记
惠州丰湖书院
题惠州丰湖书院联
伊知府书写苏东坡撰王朝云墓志铭
截然不同的风格——清代岭南诗人宋湘书法与诗句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