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敏:有生,对山区有一种执爱



每年七月,我会从市区到平山县城以北的山村,我的另一处居所小住。

从昼夜奔忙的工作中抽离,还原一种去繁就简的日子。把心真正完整地归放到心的位置,在虫鸣鸟啼、溪水潺潺的慢生活中让生命归真。


这是本意。


那方喧嚣的闹市,这边宁静的山野,让人落差大到一时无法适应。错觉中,生命被偷梁换柱般,由城市马不停蹄的风火女汉子,近乎打着旋的,在一夜间被颠覆了角色——最终要做一个不要时间,不受牵绊的自由人。


很多关于山区的文字,在每一次归来,都会情不自禁地跃然纸上。我期待把它们集成册子,让小桥溪水,朦胧的远山,山边的夕阳,……还有那一幅磅礴的太行山脉画卷尽铺眼底、一览无余。



两棵毛白杨的树冠围绕着前排红房顶的那角宁静的天空,在清晨迫切地拨开窗帘的那一刻,映入眼帘。


山区的晴空,澄澈,蔚蓝,心不禁会与鸟鸣啼叫声一同愉悦在每一个静谧的早晨。


在满沾花香的空气中攀爬,直至山顶。当朝阳穿透如纱的薄雾,众小山景色旖旎、尽收眼底,且体会到下山其实较上山要容易很多。


窗下开垦出巴掌大的菜园,已结出一尺多长的豆角,部分和邻居分享了,把剩余开水烫过晾晒成如线般棕黑色的豆角干儿。这是平生第一次在居家的日子里,做个快乐主妇;我翻出还是端午前买好的糯米,终于在夏天没有被米虫青睐之前,去山村的集市上买了粽叶,包成成品。虽然早就品尝过老乡送来的足有半斤重的黄糯米粽,一旦自己做好,还是喜欢的不得了;选一个毛毛细雨的天气,我徒步往返五小时攀爬南滚龙沟,腿累到在家猫了一周的时间,不能远行,却觉得是一次空前的体验,收获一份足以铭刻于心的记忆;终于我可以不必来去匆匆,气定神闲地在山脊上就地等待日出与日落,然后用镜头记录下的,还有五彩的山野的模样;我能够放下戒备,搭了老乡的摩托车,在太阳升起之前赶到了距住地并不远的柏坡湖。一改途经时,烟雨迷濛中远眺,自以为感受了身边的“烟雨江南”的印象。其实它是有另一番景致的。全景的柏坡湖很大,大到我一再认为,它有着海的宽广。南侧的湖,如镜,令人陶醉怡然,不忍弄出任何响动,以免惊醒它平静的梦。如此雅致的湖内岛,伴一湖深邃的蓝,自然别致;绕过一座小岛,才见北侧的湖,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观:浪花拍打着水岸,朝阳的光影如碎银般散落于湖面,奔放且波澜壮阔。我迄今没见过真正的大海,而自认它的确有着海的气势,无边、蔚蓝、浪花……水鸟在湖上空自由飞翔。天蓝蓝海蓝蓝的美,令人难以自抑、不舍归去。在这种感觉里,我已然实现了一个一直以来“看海”的梦。



在大山里的日子,我可以最终把白昼睡成黑夜,又把黑夜拿来当做白天。着一件宽松的居家服,蓬头无妆照样别有一番滋味,然后望着映到阳台上牵牛花的影子发呆出神……


有时,我会无意间就想到三毛和荷西的大漠生活。无形中,我大山里的日子,与他们是有相似之处的。


村外那条熟悉的河,是村庄的向征,它时常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河上的石桥是连接外界与山村的必经之路。当年桥是由当地村民设计,至今历经四十年风雨侵蚀,和其间四次导致山体滑坡、水漫桥面的暴雨,它依旧坚固如初。桥下的河南北纵卧,如巨龙般威凛于村外。七月,雨水相对稀少,它却随时肩负了泻洪的重任。近百米宽的河床里,仅有如溪的水流居中流淌。两侧散布着大小不一的卵石和稀少但疯长的水草,类似画布上的水墨般飘逸。河水由上游顺势而下,流经十几个村庄,汇入岗南水库。 每次出入山村,哗哗的流水声愉快灌耳,我的脑际总会无端地跳出那句 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尤为贴切。


纳凉的山民,托了小儿,扶了老人,带着麦杆编起的蒲团和艾草拧成的绳子,在晚饭后聚拢桥头。用于驱蚊的艾绳,点燃后不见明显的火星,唯有徐徐的烟雾,从绳子的一端吐出。艾香便弥漫整个桥面。这一经济实用的艾草,在山野随处可釆,山民闲来编好艾绳,晾挂在门后、檐下,用于夏天孩子们一整宿的安睡和纳凉时使用。


手摇蒲扇的大人们,惯性地拍打着。那种安祥和悠然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胡同里乘凉,母亲手中的蒲扇,已过经年,这样的扇子依旧在山民中广泛使用。他们在季节的转换里摇走蚊蝇,摇大一代代追逐嬉闹的孩子。借着山村低矮的围墙里檐下的灯光,小孩子的脸上有如山泉般清纯的笑。若干年后,当他们长大成人走出山村,在广阔的天地间开始别样的人生时,相信在某个不定的时日,他们会深浸在记忆里故乡那座乘凉的桥,和同样镶嵌着父母或祖父母摇扇的身影的温情中。


河边的白杨,硕大的头颅高耸在天际,与参差不齐的庄稼和黛色的远山一并静默在暗沉的夜里。如果我是初来乍到,我想我一定会被肃穆的大山所包裹起的夜的神秘恐惧异常。



河对面的塔吊横空在墨色中,为平静的山村平添了无限生机。“宅北中学”正在扩建,随着大力打造红色新山区的国家政策,一所具有当地特色的“红军小学”也即将完工使用。


听老人们讲起邻村通往宅北学校的那条路已修好。那是一条我曾走过,险些迷途的山路,极其陡峭。孩子们上下学,终于不会在雨天粘湿的泥泞里拔不出脚。


阳光下那条平整的,泛着乳白色的山村孩子的求学路,盘旋在碧野中,让人感到欣慰和温暖。


扶栏远眺,有汽车的尾灯闪烁在远山脚下的薄雾里,在黛色的山峦间,尤其醒目,直到如荧火虫的光亮消失在山的拐角处。


风大且凉,夏日少有的风。有“秋风乍起”的舒爽,亦如夹带了湿润的海风,在宽阔的河道里,迎面穿行。仿佛河道本该流淌着风而不是水。


似有山雨欲来之势。


艾草在风势下,燃得更加迅速,艾香也尤为浓郁


我看到远处的山顶有火光闪烁,老乡说,那是闪电,山那边应该下着不小的雨。难怪,风这般凉。


清爽的山风、弥漫着艾香的桥面、水草中此起彼伏的蛙鸣、晚间精力依然十足的孩子、老人没有主题的絮语,在四面环山的黑夜里,是这方山民夏日劳作一整天的休闲。这一刻,如奏响着一首安恬的生命的夜曲。


傍晚沿村庄的路散步,多见端了碗在大门口吃饭的山民。上前攀谈,老乡一定要盛一碗连豆和小米熬煮的粥给我吃,一份纯朴的盛情。其实更想听到他们津津乐道讲抗日时期,鬼子占领山头的故事。在这片屡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他们对于先人有一份怀念中的自豪。于这方土地上无数革命的后代,我更加多了一层敬意。


大山里,很多民间院落散养着几只柴鸡,它们捉食着洒落的粮食或草里的小虫,生出极其营养的蛋。山民不舍得吃,攒起来卖个零花钱,问询几家,凑一起就有几十个,买回完全能够吃一段时间。厚道的山民足斤足两,蛋钱精确到分厘不让,却可以从荆条筐里抓几把自家地里刚刚摘回的豆角,让你尝个鲜,以示友好。



山村的黄昏,曾久久萦于我的脑际。高低错落的山腰上依山而建着房屋,烟囱里乳白色的炊烟,层叠缭绕着融于轻薄的雾霭里。牧羊的老者,身着红色的凉衫,夕阳下,手举长鞭,紧跟在头羊带领的羊群后面。这一群饮饱水草的生灵,似乎比劳作的山民更加归心似箭。


这一幅暮归的画,饱含着一方水土滋养的一方勤劳,朴实的人民。在一份山高水长的安宁里,代代繁衍生息。


于这一带山区,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感,长达十余年的岁月里,逐渐累积,如多年老友般,至纯至真。


七月,我在山区度过。我为自己的心创造一个休息的机会,我放慢人生途中的脚步,也放下一些事,一些人。我寻到一方宁静的港湾,品味一种想要的生活,然后重新起程。于人生缱绻红尘中,在未来如火如荼的职场拼搏间隙,当依窗伫立,一缕清新的阳光射进来时,让心生一份温暖和安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美清漳】太行乡村记事之一
难忘的山村生活
【散文】山村/黄蔼北(广东)
驼梁边的小山村,夏季到这里的人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老乡很发愁
【奋斗者的新时代】南京市湖山村党支部书记艾钱云扎根山村七年 带领群众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
西安秦岭脚下小山村,家家户户只喝山泉水,村民:泡茶格外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