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有趣的知识,只有有趣的思考

许锡良

 

有人宣言,有趣的知识最有力量。这看起来似乎是言之确切。我却要说,世界上不存在有趣的知识和无趣的知识之分。知识是什么?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后的暂时的残留物,知识是一个连续的思考过程留下的路标。知识本身是不存在什么有趣还是无趣的,知识的存在就是一个客观,是一个超越于主体世界的客观。


这个客观的东西,有没有趣味,完全依赖于学习这个客观知识的人状况。只有有没有趣味的人,和有趣味的思考,而没有客观意义上的有趣或者无趣知识。知识自身不是有趣或者无趣,只有面对知识的人,才可能把知识弄得有趣,或者无趣。知识如果被弄得无趣,责任在于弄知识的人,而不是知识本身。

 

数学知识是不是有趣?对于热爱数学的人来说,肯定是有趣的,但是,如果数学知识被弄成了考试的材料与背诵的工具,恐怕即使是很有数学天赋的人,也不会产生数学思维的乐趣。更不要说,那些本来就缺少数学细胞的人了。无趣的人,产生无趣的知识。正如这世界在平淡无奇的人看来才是平常无奇的一样。

 

知识因探究而变得鲜活。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知识的问题,前面已经有文章阐述过了。这就是,人类是因为寻找一个安全而确定的生存环境,因此想预先知道世界是怎样变化的,自己的生存环境是怎样构成的。因此,这就激起了我们探究的欲望。还有一种就是人的心智的高超所产生的好奇心所需要满足。凡是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产生的探索,其中所需要使用到的知识,都将是鲜活的知识,这种知识也肯定是有趣的。知识有趣还是无趣,是与面对知识的人,在什么状态下使用这个知识有关。

 

如果我们面对一个谜,需要解开,而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知识,这个时候的知识不是以一个学科的系统知识的方式来存在的,而是以解决一个难题的方式来存在的。这个时候需要使用的主要是思考与想象之类的能力,而主要不是记忆力。我总怀疑,一个知识,如果仅仅为了记住它,而记住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准确地做好文字搬运工,那么,这种知识的学习肯定是痛苦的,心理负担肯定是沉重的。

 

有趣的知识是与活动、探究、思考与想象力密切相联的。人们将知识弄得无趣,是用了背诵与记忆,及反复的重复训练。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认识误区,比如,熟能生巧,基础扎实。仿佛知识就是一个熟练过程。全然忘记了,知识的批判性与思想性。知识的教育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怀疑与批判。学会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知识能否促进学生的思想提高,也在于是否是用知识,而不是仅仅是背知识。知识确切地来说,是背不会的。只有在做中学,在思考中才会真正掌握知识。

 

知识因想象而生出翅膀。爱因斯坦反复强调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同时也说明,知识的学习不但不能够妨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而且只有当知识的学习是有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的时候,这个知识才是良性的知识。知识,只有借助于思考与想象,才能够变得有生命力,也才能增进人的原创性。

 

一个人过分使用记忆力是有害的。因为,在这里容易变成教条主义,变成权威主义人格。只有当一个人变成教条主义者与权威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独立思想的人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把自己记住的东西奉若神明。而不是幸的是,我们千年来的教育,正是强化这种教条主义与权威主义的人格的教育。每一个读书人必须记住圣人的话,并且要求倒背如流,知识在这里并不具备客观性,而是变成了圣人的格言警句。甚至也不是探索我们生存世界的路标,而是被赋予不可怀疑的神圣性。被圣化以后的所谓的知识,只能够是伪知识。


因为,这种东西,严重地妨碍了我们的正常思考,使我们面对日常的经验而不顾,也使我们无法直接让自己的生命进入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使我们长期缺失常识,更不要说原创性。

 

知识因不准确、变动不居而使我们需要智慧。强调让孩子背诵知识的前提就是错的。那个错误主要是误认为,那些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是不可动摇的,是经历了几百年,甚至数千年,成为经典性的东西,是不可不记住的。这就是我们整个基础教育,及至高等教育,都特别强调基础扎实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忘记了,每一个精彩的知识,都是前人反复试错的结果,即使是正确的,也只是有相对的意义。

 

知识探究的过程,就是要允许犯错误的过程。我们的教育教学,说白了,就是创造条件,尽快让儿童去犯错误。所谓知识经验,就是一个人犯错误的机会的另一种说法。教室就是创造出来让儿童犯错误的地方。不断地尝试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那么,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待错误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有知识都是在错误中生成的。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就是产生有趣知识的过程。所有的知识,都只是暂时的正确,相对地正确。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完全精确的。因为所有知识都会因为我们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想象,不断地研究与实验而变成错误或者不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知识的意义是一个过程。正如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一样。知识的趣味性也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恰恰进了一个误区,而且这个误区产生的时间还很早。是孔子时代就产生了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把知识变成了圣人之言,是一个结论。孔子的对话,只是宣讲教义,并没有真正的探讨。

 

因此,中国的教育自古强调的是刻苦学习。把别人的结论变成自己的语言过程确实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重大意义,正在于他的喋喋不休,貌似废话连篇,没完没了的对话过程。智慧在这里不是表现为结论,而是蕴藏于自由、平等、开放的探索过程中。这也许就是中西方知识、文化及教育差异的开始。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中西方教育的分水岭,在那个时候已经埋藏遗传的基因。

 

知识的终极生命力不在于正确性,而在于是否美。知识的初级阶段是追求正确的,或者说是追求“准确”的。一切考试,都以知识是否符合标准答案,符合的准确性为追求目标的。所有的大科学家,都是能够打通信仰、科学及审美(科学家对艺术的偏好,或者艺术对科学研究的重大启示作用)之边界的人物。对知识的追求,在初级阶段常常关注的是正确或者准确与否,在高级阶段,就是唯美的。

 

一个数学公式的发现,不是因为这个数学公式是否与现实相符,而是因为数学内在逻辑对公式的唯美性的追求。数学公式对不对,并不是数学家所特别关注的,是否漂亮才是他们所关注的。事实上,每当一个数学公式非常漂亮地出现的时候,这个公式巨大的现实意义也就蕴藏其中了。科学家常常是在追求思想理论上的完美无缺的时候,才不断地有新的发现的。许多重大的发现,并不是因为有用,而因为美。这一点数学领域的创造似乎更是如此。一些定理与公式,常常要等到数百年之后,才会发现原来那个原来看起来很美的东西,今天却有了强大的解释力。

 

世界的复杂性与人脑的复杂性交替较量着,知识的产生源于人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最令人难理解的就是:这个世界居然是人类可以理解的。好奇心的保护要比固定的知识掌握重要何止一百倍。因为只要保留了儿童的好奇心,那么一切学习探究的动力,都可以解决,这个儿童将来发展的前景就不可限量。否则,那点知识就成了葬送一个天才儿童的坟墓。成功的教学就是有限的知识探究,能够激起儿童无限的探究欲望。世界有多复杂,人脑有多复杂?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敬畏的问题。

 

当你的视野触及到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所谓的知识,包括我们探究的结果,居然是与我们观察者的存在,还有探索的设备也是有关的。到了微观世界,观察者的存在本身已经在影响到观察的结果。多元、多视角对于我们理解知识是多么地重要。因为知识世界是一个多元互补的世界。不同的思想观点,及不同观察视角可能不是正确与错误的关系,而是一个互补性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所看到与思考到的,与我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我之间必有一个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而是,我们可能够多维的世界的不同侧面的描述而已。要真正认识一个世界,多元共存有多么重要?不同见解更多的时候是互相补充说明,互相验证的关系。

 

其实,当我们研究教育的时候,我们也是无法了解到一个纯粹客观的教育的。因为,任何教育研究者的田野调查,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面貌。公开表演课就更不可能是真正原滋原味的教育状况。世界的复杂性在于每当我们换一个视角,换一种观测的方法与方式,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世界的复杂性相对于人脑的复杂性就在于我们虽然可以理解这个世界,但是,我们的理解总是有限的。


世界复杂的无限性与人脑认识世界的无限性,其奥秘就在于,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一个世界的真实,但是永远无法达到最终结果。我们的生命特点决定了我们只能够生存在一个三维世界里。超出三维的世界,就不是我们的理智所能够理解的。但是,宇宙究竟是几维的?

 

上帝究竟在第几维世界里,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人的生命与宇宙一样,都存在着许多谜一样的密码。时间一到就自然逐渐展开,但是永无最终结果。爱因斯坦说:“人类理智不能够接受四维,他怎么能够理解上帝呢?对于上帝来说,一千年与一千维,都呈现为一。”再想想中国那些世俗的知识观,将一张张的文凭当成知识含量的标签,就感觉非常可笑。据此还为每个学校及每个学生排队定等级,更是错到爪哇国去了。但,这就是中国的教育。

20097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什么让你的生活越来越无趣?
2016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考生们一定要收藏!
小升初必备的数学公式定理,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数学不考满分了!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合集
2018高考数学公式和知识点结——全部掌握,数学无忧,金榜题名!
一起玩机器人,你未必玩得过他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