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丽芳·草色遥看┃野豌豆

(图片来自网络)


  夏日的天说变就变,这会子晴空万里,转瞬便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雨滂沱了。搬家赶上这样的天气还真哭笑不得,反正马上就会“变脸”,随手拿起身边的《安徒生童话》翻看起来,其中有一篇《豌豆公主》女儿小时候最爱看,记得她总是边看边问我:妈妈,豌豆长什么样儿?像黄豆一样圆吗?那么小,公主都能感觉得到,公主真是太娇气了!

  

  是啊,娇气的公主成就了一颗小小的豌豆,殊不知,豌豆家族中还有一种名薇的野生品种,也是声名远扬的。除了为粮、料、草“三用”作物,它更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故事赢得了救命菜蔬的美名。

  

  薇能活命,可惜是周王统领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为秉持胸中道义,坚守誓言,伯夷、叔齐放弃了食薇而生,最终饿死在薇蔓茂盛的首阳山上。伯夷、叔齐的选择是否正确颇有争议,但他们信奉的忠诚、信义,已成为一种精神品格为后世所传颂。而薇,也成为这种品格的意象,被深切的赞美着。清代诗人方文就有“知君秉性甘薇蕨”的诗句给朋友,宋代文天祥也以此明志: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唐王绩更有《野望》诗云: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天下无知己,知己惟古人”,这该是何等的怅惘呀。

  

  薇身上的诗意还是苍凉悲苦的。诗经年代,远征的战士以它的生长周期,表达思乡之苦。“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实读这首诗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征人的悲苦,而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美感,感觉这就是一幅浪漫的画。今因薇再读,有了全新的体味。从初生到结果,从初春到寒冬,这位被迫远征戎狄的战士,靠采薇而生,终于幸运地等到战争结束返家的日子,他禁不住放声吟唱,吟唱自己的痛苦,抒发自己的悲伤。

  

  伯夷、叔齐已远去,征人战士已作古,惟有薇生生不息。

  

  薇,究竟是什么植物?

  

  《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薇,菜也,似藿。《汉典》则这么解释:草名,又名“大巢菜”。一种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而我刚开始从字面上理解,总是将此薇同蔷薇联系在一起。想想也是,薇开着小小的紫色的花,春风中摇曳多姿;蔷薇花有粉红的、雪白的,也有紫色的,花要大许多,是一种怒放的、灿烂的美。含有“薇”字的名字多美呀,干嘛非要叫野豌豆呢。今人的确没有古人雅致。

  

  豌豆我是吃过的,不论是煎、炒、煮、焖,都鲜香爽口,尤其是豌豆黄,色泽浅黄、细腻、纯净,记得春节在庙会上品尝,那入口即化的感觉……每每想起都香甜至心底。野豌豆还真没尝过,只知它多生于麦田或稻田中,早春时节叶子小小的、嫩嫩的,漂亮飘逸,楚楚动人。还知它浑身是宝,春可食苗,夏收荚果,种子亦可用,茎叶是极好的饲料。

  

  既是菜,又是草。既可入药,还可环保。时至今日,从“救荒侠客”到“饮食时尚”,野豌豆正和其他野菜大军一起,变成了环保人士关注和“拯救”的对象。作为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之一,相信野豌豆唤起的不仅是荒年的记忆,更可望发挥出新的、更大的价值。

  

野豌豆即薇:

  薇,又名大巢菜、野豌豆、山扁豆、苕子等,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花期6月,果期7~8月。成熟时为黄色或褐色,种子扁圆或钝圆。多生于山坡或林缘草丛,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大巢菜自古就是入药的药材,可清热利湿,和血祛瘀,补肾调经,祛痰止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吃什么?《诗经》蔬果志:野豌豆
《诗经·采薇》里面的“薇”,不仅好吃,还是一味草药!
救荒野豌豆
乡土植物|采薇采薇,古人采的到底是什么?
【大巢菜】救荒野豌豆,《诗经·采薇》采的就是这个,药食两用
【户外知识】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15)大野豌豆(薇、元修菜、大巢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