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人物画像:卖豆腐的人



做豆腐最有名的是七里村。原先这一带山峦起伏,土色橘黄,含铁,酸性,地下水溶着矿物质,适合根瘤菌繁殖,最宜种豆。七里的水配上七里的豆,做起豆腐,又白又细,又嫩又韧。


1


“吱咯咙咚嘭嘭嘭,磨豆腐,豆腐三勾(即一斤豆兑换三斤豆腐),嬷嬷(奶奶)嘴馋,讨么添头。”小时候,每到年关,家家户户做豆腐,村人边磨豆腐,边唱山歌,“吱咯吱咯”的声音犹如一曲奇妙的旋律,充盈耳畔。

做豆腐这一行的祖师爷是汉朝的淮南王刘安。相传他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安徽八公山下召集一批术士门客,用黄豆磨成豆浆,煮沸以后,掺进盐卤,祈望炼成灵丹妙药。谁知豆浆和盐卤起了化学反应,结果变成又白又嫩、细腻可口的豆腐。


豆腐的制作过程(资料图)


磨豆腐最常见的是夫妻搭档,老公推磨,老婆添豆,夫唱妇随,其乐融融。从石磨的缝隙里溢出的生豆浆,“滴滴答答”,流进下面的竹匾里。家乡的戏曲里有一出折子戏《磨豆腐》,演的就是夫妻搭档磨豆腐。另一种是自己推磨,自己添豆,右手握一根竹棒,推到离石磨最近的地方,顺手用竹棒拨一下石磨上的豆子,滚进孔里,非常巧妙。还有一种是两个小孩一起推磨,相互配合,另一个人添豆。也有较小的石磨,一个人单独操作,一手推磨,一手添豆。个别臂力特大的推磨高手,蹲成工字步,一手抓住丁字形把手的接头处,单手推磨,游刃有余,令人赞叹。


2


同学郑可青家每天要做两灶豆腐。他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每天晚上九点做“家庭作业”——轮流磨豆腐。小孩磨豆腐,既是劳动,又是游戏,兄弟姐妹相互作弄,开心极了。磨的人故意磨得飞快,添豆的人看得头昏目眩,无从下手。磨的人终于找到借口,趁机逃掉,剩下添豆的人继续磨。

磨一灶豆腐要用五斤豆子,不快不慢,需要三刻到一小时。磨得快就粗,豆腐糟多,豆浆少;磨得慢就细,豆腐糟少,豆浆多。

磨豆腐的豆子可用白豆、黄豆和田塍豆。先将干豆磨成豆瓣,用水浸泡,使其膨胀。家乡的风俗,在浸豆的水桶里放一把菜刀,防止被神仙“五通”摄走。其实,做豆腐是一门技术活,点卤的时机把握不好,难以凝固,产量就低,无关“五通”,更无关菜刀。

次日凌晨三时,郑可青的妈妈早早起床,把磨好的生豆浆倒进锅里煮熟,滤掉豆腐渣后,再次把豆浆倒进锅里,文火燃烧,表面慢慢凝成豆腐皮。他妈妈顺手用长竹棒捞几张豆腐皮,插在灶头的孔里。从豆腐皮上滴下的豆浆,正好落在锅里,慢慢地漾开来,形成一圈圈的涟漪,煞是好看。

然后,他妈妈在豆浆里浇上盐卤,使其凝结,成豆腐花。后来,农家用石膏代替盐卤作凝固剂。再用瓢将豆腐花舀进已垫好包布的豆腐榨圈里,盖上木板,压上一刻钟,即成豆腐。如果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就成豆腐干。

凌晨五点,他妈妈做好两灶热气腾腾的豆腐,一灶被村人主动上门兑换,另一灶就由他爸爸挑到邻村兜售。

家里做豆腐,孩子也沾光。每天早上,郑可青从热气腾腾的锅里舀一碗豆浆,在余火未尽的灰膛里烤一块番薯,吃饱喝足,再去上学。当然,家里的肉猪比人更沾光,吃了豆腐渣,膘肥体又壮。

3


“啊—腐—哦,啊—腐—哦”,记得当年上门卖豆腐的妇女,叫卖的声音真好听,跟唱山歌一样。我当时不明白,卖的明明是“豆腐”,为什么叫“啊腐”呢?这一声吆喝,气特别足,音特别长,听起来好像刚学拼音时的“a—o—e”,嘴型从小到大,慢慢张开,不断翻高,高入云霄,真有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如果叫“豆—腐—哦”,恐怕就没有这个味道了。上门卖豆腐的是郑宅前店村胡兴的老婆,也是同学王建荣的妈妈。当时,一般的豆腐担都是“两勾半”,即一斤豆子换两斤半豆腐,只有她是“三勾”,因为手巧,豆腐做得嫩,水分多,赚头好。

家乡有句民谚“若要富,半夜三更做豆腐”,做豆腐最有名的是七里村。原先这一带山峦起伏,土色橘黄,含铁,酸性,地下水溶着矿物质,适合根瘤菌繁殖,最宜种豆。七里的水配上七里的豆,做起豆腐,又白又细,又嫩又韧。当地流行一首《豆腐歌》:“一粒豆,两花开,磨起豆腐白脱脱,剖起豆腐四方块。菩萨前头海一海,酱油蘸蘸是好菜。”

七里村早先每天早上有一百多副豆腐担进城,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悠长的叫卖声。城里人一听说是七里豆腐,纷纷购买。也有几个爱贪小便宜的,故意刁难:“这豆腐怎么水淋淋的?”七里人回答:“城隍鬼做,豆腐水做嘛!”有的买客在秤上耍花招,把秤锤故意往后拉。七里人心明眼亮,放上豆腐,暗中用手指往篮底一压,顿时秤杆上翘,惹得买客一阵窃笑。七里人暗自在肚子里说:“豆腐不够,指头补凑。”

七里村的同学张红霞家里就是做豆腐的。小时候,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磨豆腐,大人小孩一起劳动,充满欢声笑语。她因为年纪小,推不动石磨,站边上添豆。她妈妈先做豆腐,再做早饭,然后挑到城里去卖,回到家里已是上午八九点钟了。那时,她已吃完早饭,等在村口,朝着通向城里的公路张望,盼着妈妈早点回来,给兄妹四个带点水果、糖之类零食,有时一个面包分四份,有时一人一颗糖,有时一人半个苹果,特别幸福。妈妈回到家里,吃过早饭,再参加生产队劳动,特别辛劳。她和姐姐都是妈妈半夜三更做豆腐的时候生下的,当天还要去溪里清洗浸满血污的衣裤,一天也没有休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自己做的豆腐:农村手工石磨豆腐全过程,比石膏点的豆腐豆香味更浓
推碾子、转石磨的稀罕和渣子饼子的风味——印象·过大年:二十五 磨豆腐
磨豆腐
年味儿之磨豆腐。
过年那些事儿(二) ——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老行当豆腐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