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亚峰:走过大漠

沙漠,大地的皮“癣”。


多年前,我有一个愿望:进入“癣”地,感受沙漠的独特魅力,领略红尘禁地的别样风情。2018年,腾格里大沙漠,我如愿以偿。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浩渺无际的天空。沙坡头是腾格里沙漠的一个景区,景区分为两部分:黄河区和沙漠区。初入沙坡头沙漠区域,一尊石像耸立眼前,他身着披风,左手捋须,右手执笔,目视前方,若有所思。旁有两行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勾勒旷远冷艳的极致美景,让唐代王维站立成一个坐标。


大巴车缓缓前行,防沙漠化的草格一掠而过,几株骆驼草散落大片黄沙中。绿,越来越少,几近绝迹。到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风像撩情的女子,不断掀起沙丘的衣袂,飞扬跌落的沙粒,跳跃着,奔跑着,追打着,沙涛滚滚,奇伟壮观。没有行人飞鸟走兽,沙子主宰一切。


约二十分钟后,游客下车。眼前出现另一种景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滑沙、越野、冲浪等各类体验项目,任你挑选。我脱掉鞋子,赤脚而行,竟是那般舒服、惬意。索性坐下来,深挖沙子。即刻,挖出湿沙。想到进入沙漠的前一天,沙坡头风雨大作,树摇叶落,飞沙走石的场景,湿沙的存在就不足为奇。用手挤,一坨一坨,没有沙漏里的一气呵成,洒脱流泻的特质。雨水让散沙具有可塑性,其结果就是众多大气逼真的沙雕作品的诞生。一盘散沙与众志成城,只需一点水分的黏合。挖出大坑,埋进双脚,清凉从脚底上窜,身体彻底放松。我仰望天空,没有太阳,没有云彩。这一刻,我已心无杂念、不悲不喜、平静如水。置身大漠中,感觉自己渺小如粟。大漠以单一大气的手笔和宽厚包容的胸怀营造出“返璞归真,参禅悟道”的意境。



抬眼望去,不远处,一个大沙坡,近似直角,那儿是儿童乐园。八九岁的儿童,滑下爬上,没有摔疼跌伤的顾忌,只有忘乎所以的快意。滑沙板摩擦沙子发出悦耳的钟鸣,飞流直泄的滑行,绵软无羁的娱乐,使他们满头大汗,乐此不疲。看,非洲黑人,白齿及眼仁分外醒目。他带领一群小朋友玩各色球。肌肤如碳,笑容灿烂,“Good! Very good!”他不断竖起大拇指。


这片天地感染了我,遂呼朋引伴,直杀“大漠驼铃”项目。游客们凭票有序列队等待,骆驼粪便的味道扑鼻而来。一栏之隔的沙地上卧伏一排骆驼。一、二、三……共有十组,每组数量不等,用绳子连在一起。工作人员牵引指挥着领头骆驼,其他骆驼跟随行动,如出一辙。工作人员,清一色的妇女,年龄相仿,四五十岁的样子;统一装束,白色对襟上衣,头裹灰色纱巾,肤色黝黑,身板结实。她们手执鞭子,吆喝着、拽拉着,完成载运工作,一趟又一趟。


我终于骑上骆驼,行走在大漠上。十组骆驼首尾相连,串成长长的一条线。一串串驼印,一声声驼铃,将我带入远古商队的梦幻里。那载满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的商队,就是这样传送中国文明走向欧洲,走向世界。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地,走出了一条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感受风平浪静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它的另一面——浩瀚无垠的大漠,湮没了多少风流。荒漠“鲸吞”曾经的繁华与典雅,古巴比伦的城堡、楼兰古国、卡曼斯科等,一去不返。触目惊心的毁灭!人类的反思忧伤而苍白。


“抓牢扶手,不要拍照!”白衣妇女不断提醒。前后熟识的人互相拍照,不听劝阻。骆驼行走着,偶尔喷出响鼻,身子跟着骆驼的步履左摇右颠,那干净没有任何印痕的沙丘缓缓后退,发出金子般的光泽。一行人正在穿越纯粹的圣地,谁愿意失去这千载难逢的留念?


拐弯处,“看过来”有人不停大喊。“咔咔咔”相机闪烁,摄影师紧张抓拍。这样的安排别具匠心,既没有驼队停下来拍照的时间耽搁和杂乱,又能满足游客的意愿。旅游景点的商业理念炉火纯青,可见一斑。



驼队缓行,金沙柔柔,空气中弥散着骆驼的气味。回望几张陶醉的笑脸,我的耳边却回响起“……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歌中表达的历史沧桑感和思念故乡的忧伤,依旧凄迷动听。那种望眼欲穿而失落无奈的痛楚,恐今人无法深切体会。


半小时后,我们在终点拿到了塑封的照片——沙漠骆驼单人照。每张付费二十元。疲累的骆驼刚卧倒,很快又被呵起,继续下一趟的载运。入口处,排队等候的密集人群,有增无减。骆驼的坚毅与忍耐,书写这一物种的非凡。


告别“沙漠之舟”,我们体验了沙漠越野、沙漠冲浪。吉普车在


错综纷乱的荒漠中肆意驰骋。车子左转、右拐、上冲、下驰,好比一匹脱缰的烈马,进入无人之境。身子前俯后仰,或上下颠跛,或左旋右荡,心脏好似快要跳出胸腔。征服惶恐的条件反射就是疯狂的尖叫,一声高过一声。车子搅起的黄沙,仿佛大海中飞扬的浪花,整个人正在接受大自然奇特的洗礼。一路充满惊险与刺激,逐渐掏空思维的矜持。待车子戛然而止时,每个人还处在癫狂的惯性中——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回程途中,看着飞扬的细沙,我很快意识到:一夜风过,所有印痕将被抚平。我们仅是匆匆过客,大漠以平和的心态接纳每一位朝圣者,然后删除,不留痕迹。也许,大漠只敬畏它的“对手”——众多治沙能手,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坚忍不拔,战天斗地,让“癣”地出现绿色“小王国”,造福人类的平凡英雄。大片人造绿洲的存在,写满它的失败。它抚平肤浅,保留深刻,这便是大漠的性格。


走过大漠,我已顿悟:大漠,既是一枚人类贪婪无度的苦果,也是一本“拨乱反正”的教科书,里面只有英雄情结。

 

▌作者:刘亚峰,女,70后,本科学历,延安市作协会员。业余创作,作品散见于《木兰书院》《文化延安》《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当代作家》等网络平台及某些杂志刊物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精选:踏沙腾格里
大漠孤烟直,驼铃声声远——腾格里圆你一个塞外英雄梦
(139)宁夏行·寻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境所在沙坡头
“中国版摩洛哥”火爆朋友圈,人均仅1000 ,让你high翻天
[转载]周奕:《初见腾格里》(9月25日)
风吟大漠—解密风沙的往世今生(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