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丨磐安与我的文学情怀

【一】

人一生往往会有N个职业,应该也不会只有一个爱好。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热衷于旅游,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我居然写起了散文游记。

究其缘由,也许是偶然中的必然。

从业三十多年来,虽然变换了几个岗位,但是总在计划规划建设领域折腾,我所从事的职业似乎与文学不搭界。而且,除了有父辈给了那点与文字相关的遗传基因,又成长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只有文学作品曾经是我蹉跎时光的唯一寄托……

大学时期,我一篇豆腐块式的新闻报道《农民门前讲法   责任田旁“审案”》,可能是由于标题党的错爱,居然荣获了当年全国教育“好新闻”二等奖,从此激起了我对文字的兴趣。

工作初期,作为年轻人在机关里想要混出点名堂,“关(系)、机(会)、水(平)”这三要素中,贫民家庭出身的我惟有写的功夫算是“水平”的体现,因而“能学会写”成为我仕途上“走捷径”的本领。那些年,为了完成领导交的工作材料,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也养成了谋篇布局,巧妙构思,字斟句酌的习惯。十几年下来,对完成机关公务材料已经达到了游刃有余的程度,甚至练就了边办事边写材料“一心二用”的“绝活”。当然,在文凭学历吃香的年代,我又不得不跟着岗位的变换,不停地学习进修,十年间竟积累了区域经济、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多个学科的学历,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万精油”式的专业干部。这期间,论文没少写,成果算丰硕,核心期刊也能经常“光顾”,还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规划专著,最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一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对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学者”来说,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人到中年,工作压力与身体疲劳时常相伴,客观上要求我“移情别恋”,以缓解紧张情绪。喝茶聊天、垂钓搓麻、莺歌燕舞……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的“过客”,留不住我的心,调不起我的情。同时,子女成才,长辈健康,家庭幸福,何乐而为?健身、旅游自然觉得其乐无穷。无奈,身体有恙,年纪局限,大动不得,小动尚可,跑步不了,走步正好。于是旅游成了我健身的最好选择。

记游也是我的最爱,不留下点文字,岂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拉尿、景点拍照、完了啥都不知道”的浪费?激扬文字的基本功在那,洞悉世界的观察力在那,欣赏风景的品味度在那……于是几乎每一个节假日我都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一次出行也都会留下即兴创作的游记。

如果说,这些游记式的文字也算是有文学性的话,我以为,这就是我的文学情怀了。

【二】

庚子年春天,当我走进磐安,走近文学名家们,我傻了,我那点文学意识怎么能称得上“情怀”?!

受邀参加在磐安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看着电子邀请函上“散文家”的称谓,我受宠若惊。但我有自知之明,最多算是个建筑业内人士中的文学爱好者,作为“跨界代表”倒是有点意思。正如我自嘲的,我其实是建筑业的“打工仔”,文学界的“农民工”。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被正式列入“文学工作者”的行列,第一次准备参加全国性与文学相关的专业研讨会。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自选了八篇涉及“建筑”的散文作品,配上自拍的照片,也算是图文并茂,精印成册,看上去也“人模人样”的,似乎可以拿得出手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联系了会议组织者,试图修正“散文家”的称谓,结果是会议发起人之一的洪铁城先生客气地回复了我,也友好的“回绝”了我。后来我才知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洪先生不仅是我们规划界的老前辈、老领导,而且还是婺派建筑研究的创始人、领衔者。


翻阅《名家走进大盘山——全国第四届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纪念册》电子版,赫然出现张抗抗、叶廷芳、汪兆骞、刘元举、谢大光、韩小惠、丛亚平等文学界名家名流的身影,我不禁疑惑,我这啥也不是的一介凡人还能去登这大雅之堂吗?犹豫、彷徨、迷茫……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些小心事、小九九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误读。

短暂的两三天,在与这些名家零距离的接触中,一点一滴的友好片段,只言片语的亲切交流,都让我非常强烈的感受到了他们各自所特有的“文学情怀”,受益匪浅,启发尤深。

在磐安,主办方以“名家走进大盘山”为载体,把研讨会变成了一次“倾县倾城”、“千载难逢”、“异彩纷呈”的文化传播活动。

可能只有在小县城才能再现中国农村“赶大集式”的露天文艺晚会了。当我们与会代表被捧为上宾稀客,在小城居民的“万众瞩目”中步入晚会现场后,与其说是观看了一场磐安民俗风情的汇演,不如说是品尝了一席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餐。“赶茶场”迎大旗的开场式、民间舞蹈“乌龟端茶”、地方歌曲“丝路茶缘”……与“茶”相关的“茶”品盛典,舞台奉献,异彩纷呈。在此“与民同乐”期间,我曾仔细观察了坐在前排和后座的名家们,个个聚精会神,人人表情丰富,还有在昏暗中记录着什么,可见名家们对艺术的热爱态度和对生活的热恋程度。这是对“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最好诠释。难怪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世之作出自他们之手,其实是出自于民间世世代代的积淀和传承,也是出自于名家独特演绎和经典传颂。果不其然,离开磐安不久,刘元举先生在他《大山里的晚会尽显民间绝活》中对这场大盘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宴作出了他文学家兼艺术家的那种非同一般独特“经典传唱”,就像他对钢琴艺术别出心裁的写意一样,那么流畅激昂……

在磐安,主办方以参观博物馆、古村落、民居、孔庙为线索,让名家们观光游览,为名家们提供采风的素材,积累对磐安文化遗存的感受和领悟。

不得不提到的是,在磐安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洪铁城先生的“在线互动”。抵达磐安,入住酒店,我第一个见到的同道人就是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的洪老师。确实不敢相信,也不敢想象,作为一个规划专家、建筑学者、退役官员会是如此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初识了洪先生,就想了解洪先生的专业成就,一本放在会议礼包里的《中国婺派建筑》令我眼睛一亮,书中有关婺派建筑特点马头墙、大院落、大单元、牌楼式砖雕等有别于徽派建筑的研究成果独树一帜,特别是洪先生二十多年植根本土,发掘传统,敢为人先的精神令人钦佩。

在参观榉溪孔氏家庙中,洪先生对榉溪孔氏家庙把家庙与祠堂两种功能集为一体的特点如数家珍,解读透彻;在乌石村古村落,面对清一色用黑火山石垒成的古民居,洪先生对乌石墙体所彰显的建筑风格,娓娓道来。望着洪先生高大的身躯,我领悟和感叹中国知识分子的坚毅和执着。在蔡氏宗亲祠堂里,我终于忍不住主动要求与洪先生合影留念。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洪先生微信与我联系,有亲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想法,我当然爽快应承,当洪先生问我到荆州“我能做点什么”时,我一时不知所措。尽管至今尚未成行,可能是我一时没能理会洪先生的奉献之意吧,但我依然期待着。


值得欣慰的是,参观考察时,我有幸被安排在与张抗抗等几位名家同组的一号车上。“混迹官场”数十年的我,再大的官都见过,唯独没见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这种文化类的大人物。先不标注她才华横溢、誉满神州的名片,站在眼前的就是一个特别精致的女人,可想而知,当年绝对是北国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我年少时曾喜欢伤痕文学,喜欢知青故事,喜欢大学生活,那时《红罂粟》、《淡淡的晨雾》、《夏》等连同张抗抗的名字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因此,在磐安见到张抗抗女士对我来说自然是“走下神坛”的“女神”了。

张抗抗女士性情温和,平易近人,轻声细语。从大盘山博物馆出来,她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当经过一堵看似有点特色的文化墙时,她驻足留连,我心有灵犀,以规划人的视角与审美,发现此墙贴面砖的色彩与她身着的玫红色外套极其搭配,融合协调,于是我抓拍了她的自然照,并且当即选出其中的一张给她看,她非常满意这张构图与色彩近乎完美的照片。由此,她对我这个陌生人有了点印象。其实,我要表达的是,这个细节,表现了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超乎寻常的审美感悟。这正是她大作家的本领,也是我建筑师的特长。“建筑与文学”在这个细微处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

这也是我与张抗抗的缘份。机会难得,来自基层的干部和来自底层的作者,自然要抓住。会议期间,我十分冒昧地请她给我即将出版的散文集《与你同行》提个字,她虽谦虚地说我为难她了,但仍欣然命笔。我如获至宝,小心收藏,开心致谢。会中她翻看我的作品选,微信告诉我读后评语:“正在看你的作品选,你也是’建筑与文学’的统一体”。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时至今日,我有了自认为像样的新作会在第一时间微信发给她,求得一语。那日她在看了我《圣托尼里岛的“彩色世界”》后,又给了“这是’文学的建筑’及’建筑中的文学’”的评语。看来,我不在建筑与文学相结合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便对不起大师的评语和寄语。

这些都是影响和促使我对自己的“文学情怀”进行反思的小插曲,更是我磐安之行的特别收获。

【三】

如此一来,磐安之行几乎颠覆了我的“文学情怀”。

在此之前,我“半工半读”——处在工作学习两不误、旅游写作两兼顾的状态,自以为悠然自得,甚至已经飘飘然了。

我开始脑筋急转弯,思考寻觅属于自己的文学康庄大道。是的,我爱好旅游,作为事业的乐趣,信奉“没有文学就没有旅游”。我也“移情别恋”,作为生活的选择,应对高危行业的工作压力、环境逼迫、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笃信“只有心灵的净化才有人性的自由”。因为,建筑是旅游的核心内容和特色要素所在,它需要我以文学方式,游记形式,记录、介绍、宣传地域的特色建筑和文化灵魂。

 

在研讨会结束前的那次自由发言中,我直言,建筑与文学,虽是“两个行当”,却是“一个领域”,即物质与精神统一的领域。推崇和推广建筑与文学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走大众化的道路,路子会越走越宽;走学术性的道路,路子会越走越窄。为此,不需要“太建筑”,对建筑只需要聚集视角式的表述;也不需要“太文学”,对文字只需要顺应自然式的表达。“建筑与文学”的融合发展,更需要“大众传媒”的推动力量……

短短的磐安之行终身难忘,与名家邂逅,改变了我的文学价值观。

“身心平安、自在磐安”。磐安恰恰使我的文学情怀不再“心安”,让我曾经“自在”奔放的“身心”,开始在建筑与文学交流的愉悦中寻找新的彼岸……

关联阅读

行走丨大武汉

行走丨无由为寄

行走丨最忆是杭州

行走丨三亚的光阴

行走丨一个人的凤凰

行走丨在文人脚下的湘西

行走丨花看半开,小得盈满

行走丨巴拉村:梦中的天堂

行走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行走丨一路向西,去拉萨

行走丨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笔会丨我乘慢船去塘栖

虚构丨初恋似流水

行走丨春恋下各

行走丨扑蝴蝶

行走丨藏匿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年第四十七次出行--磐安大盘山等地方
作家与编辑 | ​高贵的气质 开放的心灵 —— 张抗抗印象
舞龙峡之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浙江金华人口最少的县,和台州接壤,拥有大盘山景区
【贺刘玉堂先生诗集刊发】《神州诗友贺诗 佳作 2 合辑》【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2023052408
登十八盘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