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其林:三国隐藏的一代名将陈到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重量级人物只字未提,就连《三国志》也只有几处零星的记载,为什么?或许大家会以为,这个人物不值得史学家去记载,但是在三国时期的这个人物身上,我只找到一个解释,那就是历史是一个将错就错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事得从刘备起家时说起,刘备起家依靠的是在涿郡招募的一支兵马,经过无数次战斗的洗礼, 在他担任豫州牧后,这支兵马被建设成为三国历史上一支著名的部队——白毦。白毦是刘备的贴身卫队,不参加攻城夺地的战斗,专门负责保卫刘备及重要部属的生命安全,领导这支部队的将领是属于刘备直管的。《三国演义》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了,刘备当了两年的左将军领豫州牧后,从曹操身边跑了出来,依然是屡败屡战,多次命悬一线。也就是说在此种危机下,只有这支中央卫队在他身边拼死保护着他与整个中央机关的安全撤离,那么可以肯定统领这支部队的将领是刘备充分信任的人,这份信任是关羽张飞都不能及的,而负责这支部队的将领却被三国风云不小心隐藏了。

为什么说是隐藏而不是被淹没呢?纵观各种史料,只有一个解释,刘备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没有向外界公开这位将军的任何信息。

据相关史料记载,曹操为彻底消灭刘备曾先后多次派遣特务组织进行大规模的暗杀行动,但每次都被这位将军彻底粉碎掉,从而使刘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后来,曹操、孙权集团接二连三的进行某种利益交易时,逐渐获悉刘备身边有这么一位将军的存在。曹操、孙权集团曾多次绞尽脑汁追查其身份,均是无功而返。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人是刘备刻意隐藏的重量级人物。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中有一处记载“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叔至名到,是姓陈名到,字叔至,生年不详。从刘备任左将军豫州牧始一直跟随刘备,整整二十六年,直到刘备去世之后,才逐渐公开走向蜀国的政治舞台,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那么这个陈到在刘备身边二十六年,都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们只能从历史的空隙中,与《三国志》对陈到的零星记载里,寻找他的功绩。 

《三国演义》里当阳之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坂坡之战,张飞一声断喝吓退曹操八十万大军,赵云单骑救主,关羽去荆州借兵。大家观看这些精彩片段的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保护刘备这个中央机关的将领会是谁?一场被曹操打得妻离子散的会战,刘备身边就没有任何战斗,可能吗?曹操是来灭刘备搞统一的,这次战役曹操是有计划有战役目的是做了长期准备的。他不会派特务,特功队,敢死队或者是其他部队攻击刘备的中央机构?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刘备指挥若定地撤退,还有时间为百姓流流眼泪,很仁义的样子。只有一种解释,曹操派来的人,都被陈到率领的白毦灭了,而且灭的彻底。曹操找不到痕迹,刘备死不承认,也就造成了历史无法记载。还有一个无法记载的原因,据相关史料显示,三国时期的蜀汉没有史官。罗贯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只好在赵云身上渲染他的单骑救主,砍杀曹操五十几名战将,以求掩盖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想出一个问题,曹操的五十几名战将,有一部分是死于陈到之手,只是刘备只表赵云的功劳,还大肆宣传,曹操又不认识人,糊糊涂涂的又说不清楚,斩杀五十几名战将的功绩,自然也就落在赵云的身上。据记载,赵云是长坂坡一战成名的,才分为官居五品样子的牙门将军,才成为了刘备身边一位能参政议政的重量级人物。赵云的破格升迁,这就说明赵云当阳之战不仅有功,还说明刘备对赵云有刻意的成分。

西蜀大臣杨戏有一篇《季汉辅臣赞》,几乎把蜀国大臣列举了一遍,其中把赵云和陈到并列到了一起。陈寿就把这篇《季汉辅臣赞》全文录在《三国志》,也就构成了《三国志》对陈到的一处记载。我以为,这种并列是有道理的,因为陈到是在刘备当左将军领豫州牧时期(建安三年四年)追随刘备的,而赵云则是在建安五年刘备依附袁绍时,赵云至邺城投奔刘备的。他们都是刘备的早期追随者。陈到的官职是征西将军,赵云的官职是征南将军。陈到的爵位是封亭侯,赵云的爵位是永昌亭侯。这种并列说明一个问题,赵云立了那么多战功,《三国演义》却对陈到只字未提,而我们所理解的赵云是居功至伟,排名应该在马超、黄忠之前,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也是这样安排的,不过这样安排不是罗贯中的本意,清初毛宗岗父子为了贬低马超,并将赵云列于五虎将第三位,他一生的主要作品就是删改的《三国演义》。我以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并不是原版,而是毛氏父子删改过的。为什么?这就是历史的空隙,罗贯中对这个问题是有过仔细考量,把赵云放入“五虎”已经有些不妥了,还往前推,会与各种正史典籍所记载的东西相差太远,加上赵云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已经被罗贯中自己搞得前后年龄都搭配不上,毛氏父子对于这个问题在删改时只有突出却没有减弱,因为他是在加强“尊刘抑曹”的观念下进行的,对于《三国演义》本身就存在的这种矛盾,只有一种可能,陈到很多战功被赵云冒名顶替了。这种冒名顶替是刘备为大局记而有意安排的,刘备面对马超、黄忠这种自己手里的中央军委大员,也就只能摆实实在在的功劳了。

我们再说说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刘备逃窜,陆逊不可能不安排部队围追堵截最大限度地绞杀蜀国的有生力量。《三国演义》里最后救刘备的是监督粮草的赵云。真实的历史是陈到与赵云一起救的刘备。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那次战役中,陈到领着白毦军队,以一挡十,抵挡上万吴兵,保护刘备安全撤离。而且在白帝城的百里之外有过一场阻击战,陈到将七百白毦长矛军士,每人使二丈长矛一根、带雁翎刀一把,分三队,死战吴兵。吴兵被陈到打的均无斗志只想后撤的时候,赵云出现了,对吴兵进行了包抄打击,而《三国演义》只写赵云一人。

对于陈到身份,我是从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读出几分端倪,这位身价不菲,善于扫特战,善于败中救急险中求胜的刘备亲信,在该书中没有列传,陈寿或许已经察觉到不给陈到专门列传的不当之处,他对此事在其他的书籍中有过一个解释,他说是陈到的事迹已经无从考证。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从《三国志》演变过来的,历代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是把《三国志 》通俗化了,起到让晦涩难懂的《三国志》走向了大众的作用。也就是说,源于陈寿的无从考证,或者说是懒于考证,罗贯中的将错就错,来了个彻底轻松,连一个名字都不留,历代史学家呢?源于他们没有穿越到三国时代的本事去找陈到商量商量,也不敢“假设”行史。陈到这位三国名将也就让刘备真正的隐藏到了现在。

陈到明明掌握刘备集团最精锐的部队,却不担任重要职务,不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从这点看,也能看出是刘备刻意安排的,保卫元首的将领完全不需要担任重要的职务,以免树大招风,这也说明陈到是刘备最信任对刘备最忠诚的人,手上掌握了刘备集团的王牌之师,不在意官职高低。但他在刘备投刘表时,已经是刘备集团里仅次于关羽、张飞第三员虎将。这时候的赵云呢?还只是一个等机会立功升迁的小头目,连牙门将军都不是,对谁都没有威慑力。我以为这时候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赵云,只是陈到的替身。刘备死后,陈到立即快速上位,成为蜀汉集团的二号军事人物,名位位列赵云之右。他的身份才由绝密人物逐渐转变为半公开的地方大员。当时蜀汉有四大军区,分别是汉中、江州、 永安、庲降,其中汉中与魏国交界,由魏延担任都督。而永安(即原白帝城,刘备败退白帝城 以后改名永安)与吴国交界,陈到此时被委任为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加封亭侯爵,他的麾下则是他已经统领二十六年的王牌部队——白毦。陈到上任以后的吴蜀两国关系面临新的考验,蜀汉朝廷对两国边境重镇永安都督人选的抉择慎之又慎。陈到的委任,不仅体现了蜀汉集团对陈到的重视,还体现了陈到的“神秘”有足够的威慑力。故《诸葛亮集》中提到:“(陈)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这里还要说说蜀国内部的问题。刘备建立的蜀国主要由三个集团组成,诸葛亮、蒋琬为首的荆州集团,法正、李严为首的东州集团,黄权、谯周为首的益州集团。荆州军团主要是刘备入蜀前的旧部,东州集团是入蜀时投靠的非益州的本土士人,益州集团是益州的土著氏族。刘备定蜀后的用人方针就是荆州集团为核心,拉拢重用东州集团,安抚提防益州集团。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是两个人,一个诸葛亮,一个李严,那么陈到一直跟在其身边,刘备对他不可能没有交代。我们可以从刘备死了,对陈到的任命永安都督就可以看不出来。刘备不仅把陈到留在了永安,李严也被任命为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也就是说,刘备托孤,是让李严钳制诸葛亮的,或者是相互钳制,安排陈到在李严的身边,是钳制李严的。《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记载:“四年,永安都督李严还督江州,城巴郡大城。以征西将军汝南陈到督永安,封亭侯。”那么这个记载与《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的时间对不上号,这个“四年”应该是建兴四年,按这个记载,陈到升为永安都督是在李严离开之后。如果是这样,作为白毦部队的总司令,陈到与李严一起据守永安是有威信与实际兵权的。《三国志·李严传》“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三国志》对陈到这处的记载,与后面的记载也不一致。这里的记载是李严在永安时,陈到还是护军,升永安都督的时间是李严离开永安的年份。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写的是“建兴初”。一个事实,陈到在刘备死后8年的军旅生涯,一直没有离开永安,直到公元230年离开人世。

在三国名将陈到的身上,我发现历史有很多将错就错的东西,很多东西我们永远找不到真相,那么我们就只能在历史中假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到篇
谁是三国最神秘的战将?
和赵云齐名的蜀国猛将为何差点埋没于历史之中?
此人手中有一支神秘队伍,诸葛亮赞叹不已,名气却远不如赵云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事迹是抄袭陈到的?发明历史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
三国第一猛将,并不是赵云,是刘备的贴身保镖,诸葛亮不敢指挥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