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维儒作客青睐​云课堂:还原汪曾祺笔下关于故乡高邮的文学地理
 纪念汪曾祺诞辰一百周年


跟着汪老品美文

跟着汪老赏美景

跟着汪老尝美食


姚维儒作客青睐云课堂:
还原汪曾祺笔下关于故乡高邮的文学地理

我是东大街长大的,作为汪曾祺的街坊邻居,对汪老,我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特殊感受与情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去上海舅舅家,他问我汪曾祺是否是高邮人,因他在《北京文学》、《雨花》等杂志上读了《受戒》、《异秉》等文章,好像讲的是故乡高邮的事,当时的我竟全然不知。虽然我与汪曾祺家是街坊邻居,但他几十年不曾回故里。事后我就十分留意此事,并在新华书店里买到了《汪曾祺自选集》。

汪老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大多都是有原型的。所以让在东大街上长大的我读来倍感亲切,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身边。

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叫姚维儒,作为土生土长的高邮人,多年来,他专注于研究汪老及其作品,踏上了追寻汪曾祺的文学之路。

7月16日,姚维儒先生作客北京青年报青睐云课堂,为大家从汪曾祺邻里的文学视觉角度,还原汪曾祺笔下关于故乡高邮的文学地理,带着大家重温汪老在故乡的旧时足迹,寻找汪老笔下那些原型人物的遗存信息,说一说人事物的变迁

主题:

从一位汪曾祺邻里的文学视觉角度,还原汪老的文学地理和旧时足迹。

嘉宾简介

姚维儒,江苏高邮人,老三届知青,医生,作家,民俗文化工作者,先后就读于高邮卫校和南京医学院,原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获江苏省职工读书标兵,扬州市中青年专家、立功奖章,高邮市优秀知识分子、首届十大学习之星等荣誉。诸多文章见于报刊杂志,部分文章获征文奖项。曾出版《寄身在市井》《暮色当歌》两本散文随笔及《琐忆汪老》专著。

姚维儒是这样描述汪曾祺的作品的:

汪曾祺的作品裹挟着高邮的泥土气息,携带着高邮的历史沧桑,浸透着高邮的浓浓乡情。他写家乡的文章,是他小说和散文中最出彩、最动人的部分。东大街曾经是旧高邮主要的繁华地段,联系城乡的水陆码头,粮食、柴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姚维儒说,汪曾祺先生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和散文,大多是讲述这里独特的市井百态、人文风情。且又仅以草巷口为圆心,以他所能涉足到的距离为半径,方圆并不大,时间也局限于他19岁离家前的青少年时代。

汪曾祺文章中的人和事,对于姚维儒来说,竟有许多十分地熟悉,并知道原型人物的过去和现在,能指出沿街商铺的具体位置和变迁。

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曾对姚维儒说:“汪曾祺研究亟待深入,作为汪老的同乡,不能像外地专家学者们‘纸上谈汪 ',他们也只能这样做,高邮文化人不能把工夫花在所谓理论深度上,写出一个鲜活、真实的汪曾祺。”

这席话给姚维儒的触动很大,为了能形象立体地反映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位置,以及汪曾祺儿时上五小和高邮中学的行走路线,近期姚维儒几易其稿,用手绘方式制作了《高邮人民路解放前工商业分布示意图》和《汪曾祺旧时足迹示意图》,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状况,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位置也一目了然,便于外地汪研、汪迷们比较直观地了解高邮的地理位置,对汪老笔下人物及其后代的追寻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汪曾祺已诞生百年,笔下人物都已作古,了解其人物故事的街坊邻居及其后代的人也寥寥无几。为寻找这些人物的遗存信息和人土风情,近期姚维儒作了些抢救性的挖掘和走访。姚维儒也特地为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列出了这次云课堂的讲课提纲


1.有关东大街的美丽传说

2.寻访《异秉》的后代们

《异秉》原型王二(王广喜)的二儿子王高山

3.“厐家肉案”本姓唐

4.汪曾祺笔下的杨家香店

5.《鉴赏家》叶三有原型

6.《侯银匠》侯菊原型的寻访

《侯银匠》侯菊的原型侯巧云

7.与《卖眼镜的宝应人》后人聊天

《卖眼镜的宝应人》的孙子朱啟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邮,汪曾祺文学地理
拾读汪曾祺
小粽子大文学:领略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
一座城与一个人
汪曾祺笔下的小众城市:高邮,如今是江浙沪地区难得的小众旅行地,去
王 尧丨关于汪曾祺和汪曾祺研究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