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派前途正无可限量 | 龚云表

文/龚云表

大画家吴冠中是性情中人,率真无忌,敢于坚持己见,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概。他在改革开放初期,连续发表的《内容决定形式?》《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等几篇文章,在当时的中国艺术界引起轩然大波。他的谈话,言人所不敢言,在偏激中蕴藏真理的一面。这里要说的,是他关于海派艺术的一段话。

他曾有《赵燕侠与海派》一文,是谈论海派京剧的,在文章结尾处笔锋一转,引申到对于海派艺术的总体评价,竟出人意表地喊出了“海派万岁”。文章说:“今逢盛世,文艺宽松,允许流派衍生,但流派之诞生谈何容易,虽欢呼流派诞生,唯恐难于怀孕耳。有一个‘派’倒是我们大家早已听说的,而且还常挂在口头,就是海派。海派者,上海派之谓也。周信芳是最典型的京剧中的海派。对海派,无论是戏剧、绘画或者其他艺术门类,都有褒贬。贬之指不合正统,没有功力瞎耍弄,吓唬人;褒之指自创一路。严肃、艰苦、敢闯,勇于破陈规戒律的赵燕侠也归入海派。海派不是派,倒成了创新的代名词。海派万岁!”他从贬褒两方面对海派所作的描述,不管是否精当,但他从“自创一路”“严肃、艰苦、敢闯,勇于破陈规戒律”的角度出发,高标海派的创新精神,无疑是一语中的,道出了海派的核心价值。

“海派”一词,肇始于晚清时期上海画坛。1843年,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港。太平天国期间,战乱频仍,大批画家为谋生或避乱,纷纷来到上海,使之逐渐成为绘画活动的中心。正如1910年张鸣珂在《寒松阁谈艺琐录》中说:“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这些来自苏浙皖的画家,与上海本土画家一起,发起组织各种画会,开展艺术活动,如“飞云阁”“萍花社画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上海书画公会”“豫园书画善会”等等,使来自各地的画家得以共同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在当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体现了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特殊的地域和社会属性。

与此同时,西洋画也在上海开始流行。清代同治年间徐家汇出现的“土山湾画馆”,专门教习铅笔画、水彩画和油画。许多画家受到新风气的影响,不愿再陷于传统窠臼,大胆地向守旧派和复古派发起挑战,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吸纳西洋画技法和民间艺术,形成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海上画派”,也即“海派”。潘天寿说:“光绪初年,任薰、任预父子,专以勾勒见长,犹见古法。会稽赵撝叔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已属特起,一时学者宗之……光宣间,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撝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古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使清末花卉画,得一新趋向也。”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海派绘画”一词,专门指称上海地区的画家,并且又将其加以分期,分为“前海派”和“后海派”。

“海派”一词出现的初期,在某些人眼里带有贬损之意。光绪年间张祖翼说:“江南自海上开市以来,有所谓海派者,皆恶劣不可注目。”代表了当时正统派画家对“海派”的轻蔑。当时海上画派因破格创新、个性鲜明,并且画风介于传统与西方之间,迥异于传统的金石派和文人画派,往往被固守“正统”的士绅阶层斥为浅薄、混乱和低俗。在那个时代,传统的价值体系摇摇欲坠,而开埠之后迎来西方思潮八方来风的上海,新思想新观念空前活跃,这就从客观上为“海派”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历史空隙,但也必然会受到守旧顽固势力的讥讽和贬损。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上海无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和世俗化,即近代化最成功的地区,也是市民文化最强大的城市。在这里诞生的海派艺术,也就在商业社会支配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中国形态的近代城市大众“俗文化”或“市民文化”。“海派”画家在这里可以公开润例,鬻画维生,不必标榜文人身份以示清高。上海作为一个庞大的移民城市,五方杂处,各阶层艺术品位不尽相同,这也促使画坛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海派绘画那种不囿于法度的独立风格,在上海这座世俗化商业城市如鱼得水,雅俗共赏。应该说,“世俗化”并不是评判绘画审美品格的标准,不应成为贬斥海派艺术的理由。尽管在海派画家这一庞大艺术群体中难免有迎合某些低俗趣味、降格以求的劣作出现,但更多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深湛技艺和独特风格取胜的精品。讥讽海派绘画世俗化,多少是从传统文人画的立场出发,并且带有一种“文人相轻”的意味在内。但是时代在进步,昔日的纷争已时过境迁,“海派”词义已得到正名。至于吴冠中所说“不合正统,没有功力瞎耍弄,吓唬人”在于画家如何正确把握自己,不致在面对市场时削弱艺术的纯度和个性,这在海派绘画发展的进程中的确有着许多应予反省的教训,无须回避遮掩。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其精神层面的普遍价值,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海派绘画同样如此。它与整个中国艺术的创作语境一样,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从一个高峰跃上另一个高峰。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要将笔墨作为画家自身的思维和情感的载体,随着新的对象和新的表现的需要,使作品具有时代感和当代审美精神,把传统的古典形态转化为现代形态。而现代形态的海派艺术,既牢牢把握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又离不开当代的文化语境,体现当代意义的视觉观念和审美价值,处在一个有着多种选择可能性的形态,呈现一个任随画家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多元景观,前途正无可限量。从这个意义来说,海派艺术兴许当得起吴冠中先生所说的“万岁”二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钱慧安|程十发誉其为“海派艺术宗师” ​(100幅)
日更 | 每日一画(古代山水篇4)
海上写意花鸟画再迎春天,新“海上花鸟四家”续写海派传奇
徐悲鸿等创作的海派油画,周六跟龚云表毛时安一起来品→
上海市黄浦画院山水画作品展
知识|海上画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