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盖公山与盖公堂

本文转自:潍坊日报◎韩钟亮

盖公山在潍河西岸,山以盖公得名。若问来历,还要从西汉平阳侯曹参身上说起。

读《史记》我们知道,曹参是沛县人,早年做过沛郡的椽史,是萧何的“老同事”,刘邦的“老班底”,然而跟潍河两岸老百姓又有着某种缘分。高祖三年,曹参以右丞相身份隶属于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淄,还定济北,然后在潍河之战中大胜楚军,斩主将龙且,俘将军周兰。后来刘邦称帝,封长子刘肥齐王,任命曹参为齐相,并赐爵平阳侯。汉惠帝元年,曹参继续做齐国的宰相,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共坐了九年。

曹参为齐国相的时候,齐有七十二城,属于大邦,实力比较雄厚;但因连年征战,造成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曹参感到肩头压力太大。他是武将出身,长于军事,短于“文功”,但好在为人谦虚,礼贤下士,能借以补齐“短板”。当时有个门客向他建议:“听闻胶西有位盖公,善治黄老之言。相国或可召他一见?”曹参眼睛一亮,说:“好!还是我拜访他吧。”随即安排厚礼、车辆,到胶西去了。

所谓“胶西”,是指胶河以西潍河以东的区域。汉高帝六年(前201)置郡,治所在城阳城(今高密市西南)。后人(例如苏轼)常把诸城、安丘、高密一带笼统地称为“胶西”。几年前曹参参与潍水大战,渡潍俘获了齐王田广,他那染血的马蹄踏遍了胶西大地。此番归来,见满目疮痍,战争伤痕处处可见,他心情甚觉沉重。直到见到盖公,两人促膝交谈,积压在心头的阴霾才渐渐消散。

这位盖公我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更不知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从《史记》《汉书》的记载来看,盖公“善治黄老言”,应该是道家一派。

史书的记载极其简略,但我觉着,这应该是跟刘备拜访诸葛亮同样精彩的“草堂对话”;而且这个“潍滨对”,要比“隆中对”早着若干个年头。“潍滨对”之后,曹参将盖公接到了齐国首都,在相府后院住宿区的中心位置,专门为老师建造了住房,是为“正堂”,以便自己随时可以请教。曹参本来是想给老师安排官职的,但盖公心性淡泊,无意仕途,甘愿做垂钓潍滨的渔夫,而不像诸葛亮那样,以“出世”之外壳包一颗“入仕”之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中的婚姻家庭——第二幕·相恋(共9首)
祀三公山碑释文
春秋战国时期最难叫的4个人,你能读对几个?
卫康公世家4
春秋时期令人捧腹的作战指挥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