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教育视野的拓展

陶行知曾长期在南京求学和任教,经常与黄炎培、郭秉文等同仁一道游览栖霞山顺道考察当地的乡村教育。早在开展平民教育期间,他曾到栖霞寺说服慧空法师开办平民读书处。1926年,他又到栖霞寺,了解一年来平民读书处的效果。恰逢慧空法师忙于接待香客,无暇跟他细谈平民读书处的事情,陶行知便顺道游览栖霞山景。在山路上,他遇见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农民,与衣着华丽的香客形成反差,这引起了陶行知的注意,他便与这位农民交谈起来。交谈中得知这位农民姓张,陶行知便叫他张大哥。张大哥家里除了妻子外,还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便问他家里有几个人识字,张大哥说没人会识字,饭都吃不起,哪有钱读书。陶行知说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只要学几个月便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说没人愿意教,陶行知便推荐他去寺里找慧空法师教。见陶行知如此热心,而且一副很有学问的文化人打扮,张大哥便邀请陶行知到家里做客,陶行知正好想借此了解农民的受教育状况,便一道来到这位张大哥的家中。

陶行知到张大哥家一看,非常惊讶。张家非常贫困,只有一间草房,供夫妻俩和六个孩子住,另外一个草棚做厨房。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用长板凳搭成的床。六个孩子里,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三岁,都挤在墙角用惊奇的目光盯着这位陌生的客人。张大嫂见陶行知盯着六个孩子发呆,便自嘲地说:“这些孩子都是讨债鬼,六张嘴等着吃,洗澡都顾不过来。”陶行知在他们家聊了一会儿,答应回去后马上寄给他们《平民千字课》,还给他们留了点钱买纸和笔。回去后,陶行知久久不能入睡,脑中盘旋着那六个衣不蔽体、目不识丁的孩子,于是写下了一首《家穷子孙多》的诗:“家穷子孙多,睡觉抢被窝,吃饭打破锅,妹嫁等姐姐,弟娶等哥哥。”

陶行知曾跟随孟禄一起在中国进行教育调查,对中国乡村教育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张大哥家之行,更加深了陶行知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占中国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潦倒,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入手。此前,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主要对象是城市的平民,此后,陶行知开始将视野转向乡村,并开始了研究和实践

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了四篇乡村教育文章,《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我们的信条》《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在文章中,陶行知主张“乡村学校做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的主旨在造就有农夫的手、科学的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要向农民“烧心香”,把我们整个的心先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陶行知还提出一个宏伟的计划: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就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成为陶行知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理想蓝图。

理想虽然宏伟,但实现却很困难。陶行知毕竟不是教育部长,改进社也不是中华民国的教育部,没有足够的动员能力来创造一百万个乡村学校。陶行知只能从自己做起,来创办他理想中这一百万所学校的第一所。这期间,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知名教育家也将视野转向乡村,展开乡村教育实验,这对陶行知也产生了启发,坚定了他改造乡村教育的实践决心。

为此,陶行知草拟了详细的《中华教育改进社设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并建议改进社成立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东南大学乡村教育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农业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筹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陶行知的资料,陶行知简介
知行合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影响何止一代人
28周年祭!他与陶行知并称“南陶北晏”,他的教育故事最“接地气”,影响了今天的每一个人! | 人物
陶研云
陶行知的生平和教育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