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落主义”中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成尚荣

《张謇教育文论选注》可以说是一种教育学,它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出张謇“村落主义”理念的伟大抱负和鲜明特色,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迪。说《选注》是教育学,其本意和实质是说张謇“写”就了这本教育学,不过编著者的工作是有贡献的。《选注》基于张謇的教育人生,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清晰的梳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注解、导读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使其体系性得以彰显,具有思想的厚重感。

行恬先生对张謇教育思想的深刻性、独特性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准确的概括。首先,他对张謇的身份及教育思想有个定位。他认为:“张謇是一位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既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事件,又躬身从事实业、教育、慈善事业且卓有建树的杰出开拓者,他的思想追求和实践活动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接着,他进入张謇教育思想几个基本要素的具体分析,从“关于教育的功能与地位”“关于教育与实业的关系”“关于教育管理”“关于课程设置”等八个方面作了全面耙梳,使之结构化、体系化。他同时指出:“张謇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可贵之处,是他既有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也有对教育的微观研究。这源自于他既是纵横朝野的政治家,又是竭蹶经营的实业家,还是创办学校、亲自从教的教育家。”(《选注·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张謇教育人格论纲》016页)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的高度统一、自然融合,让张謇有别于其他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更立体、更丰厚、更深沉。张謇“出身寒素人家,自幼苦读力学,终至科举登魁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使他关于教与学的许多观念,既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既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又积极回应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无疑,行恬先生对张謇教育思想的分析是深入、中肯的,值得研究者和实践者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

研究的角度是很多的,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以使研究的对象显现不同的侧面,而将不同的侧面综合起来,可能会使研究的结果更为全面,对张謇教育思想的研究同样如此。我在阅读中,非常关注行恬先生关于张謇“村落主义”的命题。他是这么表述的:“张謇很早就有经营乡里、造福乡里的'村落主义’抱负,即使活跃于全国政治舞台时也未曾须臾放弃。”这是一个十分久远而又十分前瞻的人类学、社会学课题,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一学术视角进一步探讨张謇的教育思想。

“村落主义”来自对村落的研究。我国传统村落的存在形式,自农业文明产生以后就出现了。村落,中华民族先民进化到农耕文明时期定居生活生产的重要标志,是由“聚族而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一种实际存在的、历史最为悠久的时空坐落”。对中国传统的村落研究,始于19世纪末美国学者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一书。西方学者的研究直接催生了中国本土学者对中国村落研究的热情,中国村落研究也开始进入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张謇的“村落主义”,与传统的“基本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单元”之村落不同。首先,张謇的“村落主义”不是狭隘的族群,与家族观念、宗族观念无关。他心胸更广阔,视野更开放,他不为一家一族,而“须是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道理,人人胸中各自理会;须是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之责任,人人肩上各自担起”(《选注·选录注解》043页),张绪武先生在《选注》序言中也特地提及此语。“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抱负!家国情怀、天下视野和民胞物与的情怀,早已在张謇的人生坐标中树立了起来。两个“须是”道出了责任担当的必然性、必须性,“人人胸中各自理会”“人人肩上各自担起”,要成为一种自觉的使命。很显然,张謇的“村落主义”是一个极为开放的召唤性结果,其“村落”固然以南通这一区域为一“村落”,充满乡土的气息和地域的特色,但“村落主义”已超越了地理学上的乡土、区域范畴,是一个以南通为典型的、心中的“中国村”。从深层次看,张謇的“村落主义”体现了他的民生思想,成了张謇兴办教育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张謇的“村落主义”抱负,是他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南通梦”“中国梦”。

其次,张謇的“村落主义”是在“村落文化”中建构的大教育的概念,描绘并凸显了教育的完整图景。研究表明,对“村落”的研究,既可以运用以经济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从文化学的宏观视角进行。从《选注》看,张謇的“村落主义”同时运用了两种研究视角和方法。“村落”中经济实业与教育事业相互孳乳,同时发展,但张謇更注重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而“村落主义”具有更深远的文化意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文化的进步将促使社会迈向自由境界。张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极为广阔,他早就深知,学校是文化的存在,是文化的重要形态,承担着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重任。因此,他创办学校、发展教育都是文化自觉和文化使命的真实体现和真诚担当,同时也表明,“村落主义”是在“村落文化”的语境中展开的,所建构的教育必定是大教育的概念,是对教育的系统思考、整体规划和战略设计。张謇对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门(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功能边界作了精确而独到的划分,分别揭示各级各类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并在其办学进程中逐步付诸实践。对此,行恬先生引述张謇的论述并作了精当的评说:“张謇兴学既富于远见,又脚踏实地。他指出,'欲雪其耻,而不讲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普及国民教育则无与,教育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他认为,'凡事须由根本作起,未设小学,先设大学是谓无本’。他主张办学次序应是'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在充满对新教育的热情的同时,而又保持了合理有效地发展新教育的冷静。”张謇本着“村落主义”的抱负在南通建设一个“新世界雏形”,是基于南通这一“村落”又超越这一“村落”的,是“中国梦”“地球村”的早期萌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1920年在考察南通后所说的“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的意思。

张謇的“村落主义”是“村落文化”的跃升,是张謇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本立场和核心载体。它让当今教育的发展、改革找到了失落了的精神、视野和落脚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希望田野,而张謇的“村落主义”仿佛就是这田野上空升起的一轮“人类给自己创造的太阳”。

(作者简介: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著名教育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英”为何更易痛苦
特色学校“特”在哪里?(三)
用智慧飞扬的思想 办品位卓越的教育
览张謇红色事迹,逐廉洁文化之光
李庆明和他的“都市田园教育”(焦点)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