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情》里的那些“料”我们专门帮你问了

山海情 |《山海情》里的那些“料”我们专门帮你问了

2021年开年第一部“大戏”,非《山海情》莫属。这部展示闽宁镇20多年发展历程的作品,展现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了一幅雄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

随着剧情的展开,《山海情》中桥段成为了观众、网民热议的焦点,它们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对此,我们采访了闽宁镇建设的参与者,述说他们心中的“山海情”。

问题一:

在《山海情》中,从福建到宁夏扶贫的干部陈金山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福建的干部在宁夏真的语言不通吗?要如何开展工作?

《山海情》中福建援宁干部陈金山

对此,我们采访了第9批援宁工作队队员、直接到闽宁镇挂职的省农工党机关干部黄嘉铭。

他介绍道,2014年9月19日一大早,永宁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带着他,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到了闽宁镇。一路上,沿着从永宁县到闽宁镇的永黄公路,基本上跟《山海情》里表现的一样,黄土飞扬,风吹沙子满地跑。

在宁夏工作,的确要过“语言关”。不过,闽宁协作已经开展多年,宁夏干部早就对操着“奇怪”口音的福建干部见怪不怪,他们非常热情细心,在有黄嘉铭参加的会议、交流时,都会尽量把话说得慢一点。久而久之,黄嘉铭讲话也自然带上了当地口音,和干部群众交流就更加热络方便了。

在两年的工作生活中,黄嘉铭和其他援宁干部同样一心扑在基层,一趟一趟上门给福建的企业宣传招商引资政策,讲闽宁镇的投资前景,帮企业引入闽宁镇扶贫产业园和新镇区建设。他记得有家企业开业当天举行仪式,当地常刮的大风,连典礼气球都吹跑了,可是大家脸上洋溢着笑意,都说“好风凭借力”,预示着闽宁镇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问题二:

《山海情》刻画了一位一心为农民脱贫致富殚精竭虑的科技知识分子凌一农教授的形象。他为当地农民亲身传授菌菇种植技术,甚至自掏腰包垫付销售款,还在与当地贱价收菇商人的争执中被打断了肋骨,这段情节是艺术加工吗?

对此,我们采访了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中国菌草之父”、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的女儿,农工党员、菌草领域专家林冬梅

她介绍道,当时是1997年,自己22岁,刚刚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记忆里的父亲基本不着家,偶尔回家时还常带着陌生人,一问才知道是为了给上门求教的菇农省钱,带回家里来吃饭。

林占熺教授自掏腰包搞科研是常有的事。在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研究菌草技术的时候,他就向学校工程队借款盖实验室。多年来,他把大部分的讲课费、专利费、技术服务费都用来搞科研、给工人发工资。他参与闽宁协作时已经55岁,给宁夏菇农垫款3万6千元确有其事,但并非林教授一个人独自承担的,而是整个团队一起集资凑起来的。“被打”的不是林教授,而是团队中的队员。林教授肋骨的确受伤,不过不是被打伤的,而是在奔波途中出了车祸摔伤的。

《山海情》中的科技专家凌一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冬梅学成后已经定居海外,并曾劝说父母一同赴新加坡便于照顾,但林占熺教授没有这个打算。作为女儿,林冬梅被父亲“发展菌草造福人类”的精神感动,决定帮助父亲实现这个愿景。回国后,林冬梅跟着父亲去西部的乡村做菌草扶贫工作,每天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亲眼看见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看到那些穷困无依的妇女通过菌草技术的帮助能够自食其力、能够独立自强的时候,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问题三:

在《山海情》中,为了解决吊庄移民后的就业问题,当地政府与福建的工厂“结对”,批量带领青年人赴福建工厂就业,改善了家庭生活水平。剧中的白麦苗就是这群年轻人的缩影。那么,当地人在福建人开设的工厂里打工,他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如何?是如何适应的呢?

《山海情》中的赴闽打工的白麦苗

为此,我们采访了富贵兰(宁夏)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许上等。他介绍道,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闽宁镇留守妇女缺乏创收技能以及社会支持环境。针对这个状况,公司对当地留守妇女进行心理培训和业务技能实训,帮助她们快速掌握生产技能。此外,为了解决留守妇女要兼顾家庭的烦恼,公司出资搭建四点半课堂、小图书馆、篮球场,为员工子女放学后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安排老师给予课后作业指导,帮助员工实现工作、家庭两无忧。

闽宁镇不乏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妇女榜样。比如,车间一名缝纫工马秀萍,主动跟公司提出购买一台缝纫机,利用休息之余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公司得知她的想法后,免费送她一台,并鼓励所有员工向她学习。另一位女工马贺兰,工作了一年多,现在已经当上了工厂车间的组长。她家现在添置了小轿车,生活越来越好,像这样由工人转成管理人员的,在公司里有十几个。

问题四:

随着《山海情》剧情的铺演,闽宁扶贫产业园蓬勃地发展起来,引进了葡萄酒产业项目。闽宁镇还将这个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大力推介。闽宁镇的葡萄酒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为此,我们采访了落户闽宁镇的德龙酒业、贺兰神葡萄酒庄的负责人陈德启,让他来说说与闽宁镇的缘分。

陈德启介绍,2007年,他作为支持东西部协作的闽商赴宁夏考察,出资签下10万亩戈壁滩的使用权,经历并见证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勃然发展。截至2019年底,宁夏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庄211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远销德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塞上江南一张耀眼的“紫色名片”。

对闽宁镇来说,葡萄酒产业首先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仅陈德启的公司一年用工量就达到7000人次。2015年以来,每年至少带动400户家庭就业,并且与当地建档立卡户建立长期用工关系,安排和解决至少每户一人顺利就业,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成为该区域移民脱贫攻坚的带头企业。

此外,葡萄酒产业还是建设“绿水青山”美好家园的重要载体。陈德启先后斥资24亿元,将500万棵树木扎根在戈壁滩上,让5万多亩荒滩得到开发,一排排高大的杨树成为防风挡沙的屏障,让戈壁滩变成了富有生机的绿洲。

《山海情》中戈壁变绿洲

事实上,《山海情》中所反映的闽宁镇是福建—宁夏合作的示范窗口和缩影。20多年来,闽宁双方建立起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扶贫协作机制。来自福建的干部、科研工作者、企业家们带着满腔热忱,投入到这项改天换地的事业中去。

闽商严国圣的宁夏国圣食品公司,是西北最大的土豆食品加工企业;闽商黄添进的麦尔乐食品公司是宁夏首屈一指的糕点生产企业;闽商王志强的青川管业让闽宁镇第一次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20多年来,闽宁协作带动赴宁创业闽籍企业和商户5600多家,年创产值300多亿元,安置就业10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万多人,招商引资和帮扶宁夏社会公益事业均超亿元。

产业进来了,环境变好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一批又一批宁夏人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蒙忠鹏在莆田学习工作7年后,回家乡创办了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加工杂粮上千吨,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2000多农户亩产增收2000多元;南国强从福建带回了“三件宝”:资金、理念和市场,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养殖黑山羊致富。

正如《山海情》片尾总结的那样,闽宁协作是一幅荡漾理想主义浪漫、蕴涵现实主义真切的画作,是一群人的真实经历,更是时代大潮写给每个人波澜壮阔的史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奋斗者·正青春】山海情未了 闽宁携手乡村振兴新征程
《山海情》大结局,剧中的这些人物原型,你知道几个?
山海情·扶贫事业里的中国故事
豆瓣9.4、10万人爆哭:《山海情》的原型故事,比电视剧更精彩
脚下有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闽宁缘 菌草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