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法PK自然农法地栽玉米VS传统玉米(4中一5上)

农法PK自然农法地栽玉米VS传统玉米

每周会抽出一二天的时间到单位边上的山地看看那两畦玉米,玉米属于旱作,顺利出苗后,就再也没浇过水,每周去看玉米也就是拔拔草,让玉米在与杂草的生长争夺战中占居有利地位。

4月20日照例来到菜地突然发现相邻的山地,农民移栽了玉米苗,苗的大小和我的差不多,也许是去年我这块地的玉米大丰收,吸引了农民的眼球,也好,同样的山地,差不多大小的玉米苗,刚好可以来一场农法PK。接下来的两个月,将密切关注两边的生长情况,通过对比获得自然农法地栽种植玉米的第一手资料。

我的玉米地和上面的邻近玉米地


劳动力投入对比


自然农法山地种植,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到目前为止和我还需要的投入有:

1、种前的拔草,挖穴,播种(每穴两粒),以及随后的两次浇水。

2、每周一次的拔草,因为第一次已经拔过,这种程度的拔草也就是以玉米苗为圆心直径5CM的草除去,以及畦上过大过长的草拔掉,强度不大。

3、待玉米苗长到30CM以上时,将一穴两棵的玉米苗,留下健壮点的一棵,再盖上长草。这是最后一个工了,相当于给玉米地施得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肥料了。有了长草便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而这个时期玉米苗的生长显著加快,草已根本无力追赶。

传统农法玉米地现在和预计投入:

1、玉米地的上一茬是包菜,后期同样是杂草丛生,当时我还纳闷:这块是不是没人种了,岂不是可以占为已有。想不到突然间就种上了玉米。也就是说农民的除草必不可少,而且除得一干两净,这要付出更大的工,其实最大的工并不在除草,农民对土地进行了大翻耕,而我的地是免耕的。农民的玉米苗是移苗的,移苗后为了尽快缓苗,在苗边上插上了树枝,这也多了一项工,当然移苗后的定苗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2、按传统农法,中耕除草同样必不可少,相对来说我这种强度的拔草要比农民的中耕轻松许多。

3、农民一定会施肥,要高产还需要分不同阶段多次施肥;农民可能会浇水(无一丁点草的地干);还可能会有农药治虫,当然这些自然农法都可以省了。

 


在劳动力投入方面自然农法全面胜出,但农法PK,最终还是要靠产量说话,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月下旬:


几天不见邻田玉米全己缓苗,长起,目前看双方不相上下。

我的玉米完成间苗每穴留一棵,割来长草进行覆盖,也当作玉米的缓效肥料了。 

 

远景

  邻田玉米

  农民的玉米叶色更绿,真的担心不用化肥的自然农法会被对手拉开太多。

  发现叶色更绿的原因,下面刚撒了白色的化肥颗粒

 4月27日 豆科植物助力实验

为了在本次PK中不要输的太难看,种上三穴多余的办公室育苗矮豇豆苗。每4棵玉米中间种一棵,不收豇豆,就用根瘤固氮,这一技巧来自木村种苹果的技巧。

 

  

 
5月上,去培训了两周,两周不见,我的玉米意外落后于农民的玉米,农民的玉米叶色更绿,茎杆更粗,长势更整齐。自然农法告诉你方法,却从来没有强调过程的艰辛,分析这茬玉米的落后,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付出不够多,去草地里拔到更多的草(一年蓬),覆盖,利用夏季高温加速分解。

农民的玉米

  一年蓬开出美丽的花

  支付宝的扫一扫,让喜欢野花草的自己终于轻而易举的知识了它的名字。

  覆盖完毕,这茬己来不及,希望能帮到下一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实践自然农法种植苹果的青年农民
民以食为天即再小的农业也是天大的事
我的立体菜园——自制家肥!
沈醉回忆录战犯改造所见闻(26)
38.自然农法 造福万代
《道德经》用自然农法造福万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