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山下发现宋代涂山窑 他们为它深深痴迷欲将其“唤醒”

据史料记载,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中期,中国便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可你知道吗?其实自古充斥着码头文化的山城重庆,也与瓷器有着不解之缘。在南山黄梅垭镇一带,沉睡着一座瓷器之山,上世纪80年代,古陶瓷专家认定这里的涂山窑为宋代黑釉瓷窑址 。它向世人证明,数百年前,曾有一个精致而优雅的时代。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不代表消失。现在,已是86岁高龄的古陶瓷考古专家陈丽琼,用36年的光阴让它走进世人眼中;对“中国设计”最有发言权的欧洲设计师迈克尔·杨,也带着这颗敬畏之心来到了重庆。本期《传承》,带你一起走进涂山窑的光辉岁月。

涂山窑兴于宋衰于元初

据史料记载,涂山窑窑址位于重庆南岸区黄梅垭镇一带,始烧于北宋,兴于南宋,衰于元初。它不仅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窑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重庆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出土历史文物最丰富的古代窑址。

1938年,美国传教士、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在南山黄桷桠调查涂山窑遗址,称其为重庆的建窑遗址。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对黄桷桠窑址群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发现沿川黔古道的北端十几公里范围内密布窑址,数量惊人。其中一个窑址,仅7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掘出17座窑炉,有土瓷器、窑具数万件。80年代,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认定涂山窑为宋代黑釉瓷窑址。毫不夸张地说,宋代的南山,是中国西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窑炉群。

但曾经如此繁荣的涂山窑,也抵挡不住衰落的命运。1258年,南宋的安逸生活,被成吉思汗率领的铁骑彻底打乱,四川成为蒙宋最惨烈的三大战场之一,当时的名将王坚、张钰先后镇守重庆,直到1278年重庆城破。这20年间的上百场战争,元军的血腥屠杀已让重庆成为焦土,涂山窑当然也不幸被毁。在南宋这艘巨大的沉船上,涂山窑乃至整个重庆,只是不起眼的一角。后来,由于斗茶活动的消逝等诸多原因,错过了发展机遇的涂山窑黑瓷,终于在与白瓷、青花瓷的竞争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涂山窑黑瓷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对这句古话的一个驳论。如果没有类似于古陶瓷考古专家陈丽琼一样的瓷器爱好者,没有他们几十年的热爱和坚持,现在,我们也不会知道涂山窑黑瓷。

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涂山窑黑瓷作为古时优质瓷器的一种,只有散发出与现代相呼应的魅力才能焕发出新的色彩!

作为多次获得红点设计大奖,全世界公认的设计界的领军人物,迈克尔·杨是将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进行极致融合统一的大师级人物。他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带着让古老的事物新生的使命,从英国来到重庆。在三峡博物馆里的陶瓷厅,专注地观赏着橱窗内精美的中国瓷器;在涂山的窑遗址去感受去触摸这些精美的“Baby”。随行途中迈克尔·杨告诉我们:“当我得知你们的目的是想让涂山窑这个源自宋代的古老瓷器,希望能够在现代新生时,这件事情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中国,顾不得倒时差,就随大家来到这里,去亲眼见证并挖掘这些被人遗忘了千年之久的陶瓷。”说这话的迈克尔·杨整个人都充满了兴奋的气场。

工艺考究堪称“火焰的艺术”

作为民窑,涂山窑烧制的瓷器大部分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比官窑瓷器更能反映宋代渝人的生活细节。这些民间用品里积淀着当时先进的工艺,记录着彼时人们的审美和趣味。

据专家介绍,涂山窑的工艺,是在土胎两次上釉,含铁量高的底釉上再挥洒含铁量小的釉彩。这样,就会随着火焰变化产生随机的复杂纹饰。小小的茶盏上,也能出现兔毫纹、玳瑁纹、油滴纹、鹧鸪斑纹甚至著名的矅变花纹。

涂山窑虽位于西南地区,却不是南方常见的龙窑,而是北方更多的馒头窑,这种窑能到1320℃高温,火焰由火膛斜直喷向窑室顶部,再倒向窑室后半部,所以又叫半倒焰窑。可以想象,那时工匠们对馒头窑的火焰变化和釉料作色的掌握,已有了极高的水平。

大量茶盏见证宋朝时期重庆饮茶之风

在发掘出的瓷器中,茶器特别是茶盏占了很高的比例。为什么宋代人偏好茶盏?原来,北宋末期宋徽宗带头倡导,士大夫乐此不疲,斗茶之风席卷全国,巴蜀之地也不例外。而斗茶,必须要用到茶盏,并且还以黑瓷茶盏为佳。祝穆《方舆胜览》中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据史料记载,当时民间富足,有闲的人们发展出了斗茶的游戏。验茶痕以定输赢,正是斗茶的一种玩法,水痕先退者输。如果只是判断一个输赢,那就不需要这么复杂的釉纹了。热汤入盏,兔毫纹会在汤底闪现放射状银光,日矅纹会展现日落深渊的画意,玳瑁纹会让茶汤如彩波起伏……斗茶,便成了立体的艺术展。就算不是群聚而饮,一盏在手,欣赏汤中的画意,也能享受到片刻的小隐之乐。

重庆人好茶,川东地区也自古就有好茶。茶圣陆羽《茶经》里说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和抱者……而渝州附近的开州、城口、奉节都自古有贡茶。”结合涂山窑的盛况,可以想象出几百年前重庆城的饮茶之风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景象。

其实,涂山窑的馒头窑并非突然出现,这个窑形源于西周,在重庆地区也很早就有了。

荣昌区,以陶瓷著名,其在陶瓷制作方面有着和涂山窑一脉相承的技艺,所制作出来的瓷器也极具涂山窑黑瓷的特征:纯净光润、绚丽多姿。最值得一提的是瓷窑中发现了曜变纹黑釉瓷,这种黑褐色的釉面上,浮现出大大小小的斑块结晶,纹饰无定,斑块周围闪耀着蓝色的晕辉,随着观赏角度的不同,光线透过釉面发生波动,呈现出红、蓝、绿、紫的艳丽色彩。仔细研究,还会看到它们复杂窑变形成的各种神秘图案,这些图案说明了高温窑炉,必定有着同样复杂的火焰变化。

基于这个原因,迈克尔·杨自然也是亲自去拜访学习了一次。进入刚刚起开的窑口反复观看刚刚诞生的精美器具,眼中迸发出兴奋的火花。尽管语言不通,他依然满怀好奇和热情地,向老窑工们请教拉胚、上釉等等烧制的技艺。这些代代传承至今的技艺,深深地折服了他。因为他坚信,尽管现代工业让很多古老技艺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好的设计依然需要清楚明白每一项古老工序的功能,以及要用它来做什么。此外,他非常感谢重庆人民对我的设计能力有足够的信心,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文物研究,创造设计,向全世界展示其内涵和历史价值。他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热爱、需要敬畏、需要创新,但总有一天,这些尘封已久的瑰宝,会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涂山窑吸收了建窑、吉州窑、耀州窑在烧制和装饰上的特点,但在很多方面,又有独立的系统性制式。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涂山窑说成建窑的一支,它凝结了宋代渝人的器物观和审美趣味,是一门独立的影响数百年的瓷艺。

涂山窑独特的美等待现代化的“唤醒”

40年的改革开放、20年的直辖,让山城重庆改头换面,在这期间,人们的时尚品味、生活趣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豪放直爽的码头文化已渐行渐远,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如今的重庆人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座城市渐渐变得更精致而优雅。每一次时代的进步,都意味着对传统的重置,对我们文化资源的重新认识。

近年来,对涂山窑的关注已成为重庆寻找记忆的重要部分,很多机构和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求涂山窑的重现。为了“唤醒”这一重庆文化瑰宝,融创重庆近日特地邀请了世界知名设计师来重庆寻访涂山窑,并邀请各界专家学者举行研讨会,力图通过赋予传统文化更当代、更具设计感的表现形态,将其衍变、升级为饱含地域特性的城市美学符号,以瓷为媒,一同见证城市文脉的涅槃与新生。

研讨会上,古陶瓷考古专家、涂山窑研究领域权威专家,86岁高龄的陈丽琼分享了她与涂山窑的36年故事。在与涂山窑共同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每一个现场、每一件东西,她都会用相机完整的记录下来,每一块瓷片,她都坚持亲自清洗。就这样,在她一片片的亲自筛选下,涂山窑中最为精美的作品真正走入了世人眼中。

虽然已是86岁高龄,陈丽琼始终沉浸在对涂山窑的热爱中。她说,自己准备写一本以涂山窑为主体的长江上游黑瓷之韵的书籍。为此她已经花费了半年时间,通读了《全宋诗》、《全宋词》和《宋诗钞》,从这些古人的诗词中寻找着涂山窑的蛛丝马迹,并将全家人都动员起来围绕着涂山窑忙碌。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只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让人遥望不可及的涂山窑将从博物馆、书架上走出来,带着它古老神秘的气质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来到我们的茶席,供我们欣赏把握,感受它那份与生俱来独特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白瓷、青瓷,黑瓷,哪种品茗杯最让你心动
建窑建盏辨真伪
马未都教你如何辨别瓷器的“秘色”(三)
中国陶瓷史上唯一为茶而生的瓷器
陶·生 | 瓷器烧成之辩
黑釉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