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释放寄生蜂54亿只 从根本上控制椰心叶甲疫情

南海网万宁5月2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高鹏)5月20日,海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在万宁市召开。南海网记者了解到,截止2014年底,全省人工繁殖和野外释放寄生蜂达54亿只,从根本上控制了椰心叶甲疫情。

据了解,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在海口市发现椰心叶甲危害,随后疫情逐步蔓延扩散,到2007年底,全省染虫株数已达334.52万株,面积约24.9万亩。

疫情发生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初期,采用喷灌疫树心部的方法进行应急防治,起到了尽快压低害虫的虫口密度,减缓疫情的自然扩散蔓延的作用。尽管该方法能减缓扩散,但对于许多高大的椰子树,药水难以渗入疫树心部。

省森防站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研究出椰甲清粉剂挂包法防治椰心叶甲的新技术方法,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挂包防治法对控制海南椰心叶甲疫情,特别是保景观防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开展椰心叶甲应急防治的同时,分别从越南和台湾引进了椰心叶甲天敌姬小蜂和啮小蜂,并攻克人工繁殖难关,利用椰心叶甲天敌进行防治,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进行人工野外释放,截止2014年底,全省人工繁殖和野外释放寄生蜂达54亿头,从根本上控制了椰心叶甲疫情。

景区、道路等以挂药包为主,快速灭杀害虫,保护景观和遏制疫情沿路扩散;农村地区和椰林成片的区域采取释放寄生蜂的生物防护措施。

另外,由于椰心叶甲的传播蔓延主要是人为调运棕榈科植物及其种苗种植造成的,为了切断这种传播途径,严禁省外棕榈科植物调入海南和省内有疫情市、县的棕榈科植物调运出省;禁止省内棕榈科植物跨市、县调运,禁止有疫情市、县的棕榈科植物在本市、县跨乡、镇调运。

海南采取以释放寄生蜂等生物防治为主、椰甲清粉剂挂药包防治为辅,分类施治的可持续控制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多年防治已经基本实现“有虫不成灾”的可持续控制目标,特别是在文昌、琼海等东部主要椰子产区,除了椰心叶甲虫口密度大幅降低,被害状十分轻微,寄生蜂野外寄生率达到了3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椰子的椰果及相关制品的产量恢复到椰心叶甲入侵前的水平,以椰子为主的棕榈科植物景观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海南下一步将加强寄生蜂的生产和释放的监督管理,继续做好椰心叶甲挂药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原标题:海南释放寄生蜂54亿只 从根本上控制椰心叶甲疫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一入侵物种在我国折戟沉沙, 但打败它们的, 却不是广大“吃货”
阻击椰心叶甲
阻击外来生物入侵(4)阻击椰心叶甲
【动态】椰心叶甲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椰心叶甲虫的防治
关于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