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梦怪梦怎么治?中医告诉你

还记得赵女士第一次就诊时的情景,从她的一个奇怪梦境讲起。赵女士7年前一个夜晚梦到有人用刀将其背部剖开,往胸膛塞冰。听到赵女士的描述,血淋淋的画面立即呈现在脑海中,让我毛骨悚然。可冷静一想,不就是一个噩梦嘛,这有什么奇怪的?对此不以为然,平复心情后接着问诊,当听到赵女士的症状描述时,就明白了,这个梦并不简单。

主要症状为:从做了噩梦开始至今逐渐出现心慌、胸闷、胸骨刺痛、气短,后背部冷痛、僵硬,疲倦时自觉头重脚轻,特别怕风寒,平时心烦急躁,口干想喝温水。脉象沉滑而涩,左关脉弦细。观其舌象,舌质暗,舌下脉络青筋怒张。这不是一派寒凝心脉之象嘛!

吴师气定神闲,通过四诊合参,诊断其为胸痹,属寒凝心脉证,处方选用选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栀子豉汤,7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我将患者此梦告诉了吴师,吴师云:梦境是大脑在虚拟环境中对如何处置危险情况的一种预演,同时是人体处于疾病状态的一种警示。随即查阅《实验心理学》中关于梦的描述:梦的发生与人在睡眠状态下快速动眼和非快速动眼的周期性相关。一般来说,梦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梦的内容也有一定规律性。人们在睡眠中感觉身体不适或疾病,大多发生在第一、第二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而慢性病的感觉可能在第三、第四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里。也就是说赵女士的梦境早就反映了其身体的问题。

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此患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呢?

查阅刘伯温·《断梦秘书》中记载:“梦身卧冰上。此梦主阴消阳陷,争讼防幽羁,患病虞死亡,凶兆也。”

阴消阳陷,不正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记载的“阳微阴弦”吗?“阳微”,寸脉微弱,为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的表现;“阴弦”,指尺脉弦,为阴寒太盛,水饮内停之证。胸痹多位上焦心肺阳虚,阳气不足,温煦推动血脉运行的功能减弱,致血行不畅,心脉瘀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吴师的处方。

枳实薤白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栀子豉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是治疗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痹之名方。枳实,主大风在皮肤中,除寒热结,利五脏,益气轻身;薤白,《名医别录》载:“味苦,无毒。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桂枝,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瓜蒌,味苦,寒,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因患者没有咳唾喘息等气机不畅的表现,故去厚朴,加法半夏,起到祛痰散结、协调阴阳的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表证。用麻黄开腠理,给邪以出路,使邪从腠理而解,附子温经助阳,以驱邪外出,细辛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既能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助附子温经散寒。

栀子豉汤,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淡豆豉体清气寒,升散调中,宣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功。加一味凌霄花,凉血、化瘀、祛风。增强清热除烦之作用。

总之,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患者心慌、胸闷、胸骨刺痛、气短的症状,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患者后背部冷痛、僵硬、怕风怕冷之症,栀子豉汤治疗心烦急躁、口干的症状,三方齐下,定会有佳效。静待患者的下次就诊。

果不其然,7月16日患者复诊,喜出望外地说道:心慌、胸闷、气短明显减轻;胸骨部刺痛消失;头部困重、头重脚轻消失;后背冷痛也相应缓解。

吴师根据患者情况,药物适当加减,经过四次就诊,困扰患者多年的心慌胸闷胸痛症状完全消失。

古中医就是如此神奇,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是我们处理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的源泉,我们定当继承好、发扬好。

▍版权声明: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

○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欲转载,请于后台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方剂简释秦伯未
经方运用有秘诀,100首经方临床实战核心,简单易记,太实用
伤寒杂病论经方及其原剂量 - 经方理论探讨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
常用经方散剂剂量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五)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胸痹腹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