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ED演讲 | 意识到底是什么?一起了解存在的本质

传播:文化国学经典丨艺术教育养生

人类并不是被动的感知这个世界,而是主动的创造了这个世界,我们感知的世界其实除了来自于外界,也来自于自身。

小编私下认为此篇内容既有趣,又烧脑。神经科学家补充了简单地从生物物理学解释生命的概念。同时,“内观修心”这个许多宗教里经常提到的概念,真的会造就存在于你自己小宇宙中的那个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自己。


事实上,我们随时都在产生幻觉,包括现在。只是当我们对幻觉的看法一致时就称之为现实。 

In fact, we're all hallucinating all the time, including right now. It's just that when we agree about our hallucinations, we call that reality.

演讲实录

一年多前,我的人生经历第三次不复存在。当时我正接受一个小手术,而我的脑中充满了麻醉药。我还记得当时感觉——抽离、崩溃和冰冷。随后我恢复意识,昏沉又迷惘,但我肯定在那里。当你从深睡中醒来,你可能对时间感到困惑,或是对睡过头感到焦虑,但基本上都会意识到时间流逝、以及彼时与此时之间的连续性。麻醉过后恢复意识则截然不同。我也许已经失去意识五分钟、五小时、五年、甚至五十年。我就是不在那里,完全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麻醉是种现代的魔法。它把人变成对象,接着,又由对象再变回人。这个过程中有着科学与哲学中未解的最大谜题之一。

意识是如何发生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脑中有数十亿个神经元联合工作,而每个神经元都是个小小生物机器,它们联合产出意识经验。不仅仅是任何意识经验,而是你在此时此地的意识经验。这是如何发生的?

回答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因为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一切,没有意识,就没有世界,没有自我,什么都没有。当我们受苦时,是有意识地受苦,不管原因是心理疾病或是疼痛。而且如果我们能体验喜悦及苦难,其他的动物呢?它们也有意识吗?也能感受到自我吗?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快、越聪明,也许将来某个时候,也许不用太久,我的iPhone就会发展出对自身存在的感知。

其实我认为,让人工智能具有意识的愿景很遥远。因为我的研究告诉我,意识与单纯智慧不太相关,而与我们是活着、会呼吸的有机体这个天性比较有关。意识与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即使不聪明也会受苦,但大概得要活着才会受苦。

在这个故事中,我要告诉你, 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有意识的体验,都是由于我们的生命体而发生的各种幻觉。

或许你听过,我们对于头脑和身体如何形成意识一无所知。甚至有些人说这已超出科学能及的范围。但事实上,过去25年中这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如果你来到我在University of Sussex的实验室,会看到各学科的科学家,甚至有时会有哲学家。我们所有人一起试图了解意识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果它出错了会发生什么事。而且这个策略十分简单。

我想请各位用我们思考人生的方式来思考意识。人们曾以为无法用物理和化学来解释活着的特性,认为生命不仅仅是机制。但现在人们不再那么想了。生物学家继续用物理和化学来解释生命系统的特性──像是新陈代谢、繁殖、体内平衡──关于生命的基本谜题已渐渐消失,人们不再提出更神奇的解答,像是生命之力或生命冲力。所以,意识就跟生命的状况很像。一旦我们开始解释意识的特性,用的是头脑和身体中发生的状况,「意识到底是什么」这个明显的无解谜题应该就会渐渐消逝了。至少计划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开始吧。意识的特性是什么?意识科学应该试图解释什么?今天我想要用两种方式来思考意识,有关我们周遭世界的经验,充满了景象、声音、味道,像是多种感官、全景式、3D、完全身临其境的内在电影。另外还有自我意识。身为你或是身为我的特定经验。也就是这部内在电影的主角,可能也是各个意识面向中我们最紧抓不放的一面。让我们先从我们周遭世界的经验开始,先来谈谈一个重要想法:头脑是预测引擎

想象你是个头脑。你被关在头骨中,试图知道外面世界有什么。头骨内没有光,也没有声音。你只有电脉冲,它们和世界中的事物只间接相关,不论是什么。所以,感知──理解外面有什么──一定是一种根据信息的猜测过程,过程中头脑结合这些感官讯号,连同先前对于世界的期待或信念,来猜测最佳的讯号成因。头脑听不见声音也看不见光线。我们所感知到的是头脑对于外在世界的最佳猜测。

让我为各位举几个例子。你们以前可能看过这个幻觉,但我想请你们以新的方式思考。看着这两块方格,A与B,看起来灰色的深浅应该不同,对吗?但事实上,它们的灰阶相同。我可以用图解。若我放上这张图的第二个版本,用灰色直条连结两块方格,就能看出没有差别。它们是同样的灰度。如果你们仍不相信我,我把直条移过来连接它们。是单一的灰色,完全没有差别。这不是魔术把戏。是同样深浅的灰色,但拿走直条,看起来又不同了。这里发生的是头脑用它先前深植在视觉中枢的强烈信念,认为阴影会使表面亮度黯淡下来,所以我们以为B的灰色比实际上的浅。

还有一个例子能展示头脑多么快速地用新的预测来改变我们的意识经验。听听这个。

(失真的声音)听起来很怪,对吧?再听一次,看你们能否听出什么。

(失真的声音)仍然很怪。现在听听这个。

(录音)Anil Seth::我认为英国脱欧是个很糟的点子。

我的确这样认为。你们听见了一些字吧?现在重听第一段声音。回放。

(失真的声音)如何?现在你们可以听出一些字了。再试一次运气。

好,发生了什么事?不可思议的是进入头脑的感官信息一点也没变,改变的只是你的头脑对于感受到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佳推测,也就改变了你意识听到了什么。这一切让头脑的感知基础变得有点不同。感知并非大部分依赖于外在世界进入头脑的讯号,而是同等、或是更多依赖于方向完全相反的感知预测。我们不只被动地感知这个世界,也主动地使这个世界成像。我们所经历的世界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等量,或者更多来自由内而外。

让我再举个例子说明感知是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结合身历其境的虚拟现实和图像处理,来模拟强大的感知预测对经验会有什么影响。在这支全景影片中,我们将这个世界──这里是University of Sussex校园──变为幻觉游乐场。影片用Google的DeepDream算法处理过,来模拟强大的感知预测。这例子是狗。你们可以看见这有多奇怪。当感知预测太强大时,就像这里这样,结果看起来很像是幻觉,像是人们在意识状态改变或甚至精神错乱时看到的幻觉。


花点时间思考这一点。如果幻觉是种无法控制的感知,那么此时此地的感知也是某种幻觉,只是它是被控制的幻觉,头脑的预测被感受自外在世界的信息所统治。事实上,我们随时都在产生幻觉,包括现在。只是当我们对幻觉的看法一致时就称之为现实。

现在我要告诉各位,你们身为自我的经验,身为「你」的特定经验,也是头脑所产生的一种控制幻觉。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想法,是吧?的确,视觉假象或许欺骗了我们的眼睛,但我怎可能会被自我的意义骗了呢?对大多数人而言,身为一个人的经验是很熟悉、很一致、很连续的,所以很难不把它视为理所当然。但我们不该视它为理所当然。事实上,有许多方式可以让我们体验身为自己。一种是拥有身体和是个身体的体验;还有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感知世界的体验;有打定主意要做某事,要成为世上事物的体验;有身为连续且独特个体的体验,随着时间建立丰富的记忆与社会互动。

许多经验显示,且精神病学家与神经病学家都很清楚,我们体验身为自己的各种不同方式都有可能会崩坏。这意味着,「统一的自我」这种基本背景经验,是由头脑建立起的脆弱产物。另一个经验,就和所有其他经验一样,需要解释。

让我们先回到身体的自我。头脑如何产生是个身体以及拥有身体的经验?适用同样的原则。头脑如何做出最佳推测,哪些是身体的一部份、而哪些不是。神经科学中有个很棒的实验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点。和大部份神经科学实验不同,这个实验你可以自己在家做。你只需要这个(笑声)和几支画笔。

在橡胶手幻觉里,这人看不见被遮住的一只真手,橡胶假手被置于面前,接下来两只手同时被画笔刷摩挲,当时这人凝视着假手。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后会产生一种很怪异的感受,会觉得假手其实是他们身体的一部份。原理是,你同时看见与感觉那个看起来像手、又位于手该摆放位置的东西被触摸,这种一致性足以让头脑做出最佳猜测,认为假手其实是身体的一部份。(笑声)


你可以测量各种聪明的东西。你可以测量皮肤电传导、惊吓反应,但没必要。很清楚可见,蓝衣男子已经把假手给同化了。这意味着,即使是对于我们自身身体的经验,也仅是一种最佳猜测,一种头脑控制的幻觉。

还有一件事。我们不只从外在体验身体是世界里的一样物品,也从内在去体验它。我们都曾由内体验身体的感觉。来自身体内部的感官讯号持续告诉头脑内部器官的状态如何、心脏目前如何、血压是怎样的、还有很多别的。这种感知,我们称为「内感受」,往往被忽视,但非常重要,因为身体内部状态的感知和调节是我们能活着的原因

这是橡胶手错觉的另一个版本。在我们Sussex的实验室。在这里,人们看见自己虚拟现实版本的手,闪着红色、黑色,与心跳同拍或不同拍。当闪现与心跳同拍时,人们误认虚拟手是身体一部份的感觉更强烈。所以,拥有身体的体验深植在我们身体内在的感知。

我要各位注意的最后一件事:从内在体验身体和从周遭世界体验大不相同。当我看周遭,世界似乎满是物品,有桌子、椅子、橡胶手、人们、你们所有人;即使是我的身体,我也能从外在世界感受到它。但我从内在对于身体的经验完全不是那样的。我感受不到肾脏在这里、肝在这里、脾脏……我不知道我的脾脏在哪,但在某处。我并不把内在器官感知为物品。事实上,我几乎感受不到它们,除非它们出了问题。我认为这点很重要。对身体内在状态的感知并不在于知道体内有什么,而在于控制与调节,让内在生理变量维持在与生存相符合的严密界限范围内。当大脑使用预测来弄清楚那里有什么时, 我们就把对象看作是感觉的起因。 当大脑使用预测来控制和调节事物时, 我们会体验到这种控制的好坏。

因此我们身为自己、或身为有形有机体的最基本经验,深植于让我们存活的生物机制上。当我们顺着这个想法一路想下去,就会开始了解我们所有的意识经验,因为都仰赖着同样的预测感知机制,全都源于同样要活下去的本能需求。我们体验外在世界和我们自身,靠的是我们活着的身体。

让我一步步汇总。我们有意识看见到的是头脑对于那里有什么的最佳猜测。我们也从内而外体验世界,不仅从外而内。橡胶手的假象显示出这个理论可用来判断什么是、以及什么不是我们的身体。这些与自我相关的预测极为仰赖来自身体内在深处的感官讯号。最后,身为有形体的自我体验,和控制调节比较有关,而非去揣测那里有什么。所以我们对周遭世界、以及我们身于其中的经验,都是某种控制的幻觉,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所形成的,为了让我们存活在这充满危险与机会的世界上。我们预测,故我们存在。

我要留给大家三个含义。第一,如同我们可能错误感知世界,我们也可能错误感知自我,如果预测机制出错的话。了解这一点开启了许多精神病学和神经学的新契机,因为我们终于能够处理机制,而不只是治疗症状,处理忧郁、精神分裂这类疾病的机制。

第二:「身为我」的意义无法被缩减或上传成为机器人的软件程序,不论它多聪明或多复杂。我们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动物,我们的意识经验由让我们活着的层层生物机制而成形。单单让计算机变得更聪明无法使它们成为有感情。

最后,我们自身个别的内在宇宙,我们具有意识的方式,只是众多具有意识的可能方式之一。甚至人类意识一般来说只占可能意识的广阔空间中非常小的一块。 我们个人的自我和世界对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都是以 与其他生物共享的生物机制为基础的。

这些是我们如何了解自身的根本改变。但我认为它们应该要被赞颂,因为在科学上,哥白尼说过我们并非宇宙的中心,达尔文说过我们与所有其他生物都相关联,一直到现今。有了更多的了解,就会有更多的好奇心,以及更多的领悟,领悟到我们是自然的一部份,并非排除在自然之外。并且,当意识的终点到来时,就什么都不用害怕了。什么都不用怕。

讲者介绍

Anil Seth是一名认知神经科学家,Sussex大学意识科学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涵盖神经科学,数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精神病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定能做到.天蝎:去爱---阿莎莉娅每周星座运势(2014.10.13
关于个人的成长和突破
更名:幸福觉醒之家
人的神性、人性、动物性表现的三方面
运用“境由心生”的量子定律,可以战胜潜意识的负面思考
一切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