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岛开发▏马尔代夫模式:“无人岛”开发典范

全球四大洋都有无居民海岛。在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方面,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堪称典范。以海岛旅游闻名于世的马尔代夫,旅游业也已经与渔业、船运业一起成为马尔代夫的三大支柱产业。马尔代夫有大小岛屿近1200个。1980年起,马尔代夫依靠国外资金的援助,制定了海岛开发计划。该计划根据不同岛屿的具体情况,拟订不同的政策措施和相应的开发时间、规模和方式。有人形容马尔代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也有人形容是一片碎玉,这两种形容都很贴切,白色沙滩的海岛就像一粒粒珍珠,而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的美玉。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虽然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创收、为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海岛开发刚刚起步,海岛的旅游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因而,马尔代夫旅游业的成功对中国旅游业特别是中国海滨旅游有着重要的启示,其运作模式对我国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借鉴意义。

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生态开发

马尔代夫政府在决定具体海岛是否开发时,就已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海岛开发的规划、旅游区承载力的确定都要服从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在马尔代夫,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无论对投资经营海岛者还是来海岛旅游的客人,马尔代夫方面都有环境的要求。

早在1984年,马尔代夫就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细致的环境管理,包括珊瑚岛、暗礁、海洋和陆地环境都有对应的严格保护措施。

马尔代夫著名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和高绿化率),就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确保岛上旅游资源和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体会到休闲的享受。

根据其政策,每个珊瑚岛上的建筑开发面积被严格限制在20%以下,如要建造水上客房,也必需在岛屿上保留有等面积的空地。同时,当局还规定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两层,建筑物必需距离海滩5米的距离,海滩部分仅有68%的长度能被用来建造客房,20%以公共目的予以保留,剩余的12%则备留作空地。岛屿上的树木也不得被砍伐,只能移植;机械化施工得到严格控制,并需经过环境影响评估;鱼枪、拖网捕鱼被严格禁止;对砂子、珊瑚礁、海龟、龙虾的捕集被视为非法。

为妥善处理垃圾,马尔代夫所有的酒店都被要求配备垃圾压缩及焚烧装置,以具备一定的自我处理垃圾的能力。目前,马尔代夫酒店人均产生垃圾为每周16.5 公斤,每周超过一万名的游客给马尔代夫垃圾处理带来了不小压力。为此,马尔代夫还成立国有控股的垃圾处理公司来全面负责垃圾处理事宜,并引进丹麦的垃圾处理技术,希望能尽量减少垃圾处理给环境带来的负作用。同时,政府专门开辟了一个垃圾处理岛,每天垃圾运输船都会将约330 吨的生活垃圾运送至该岛进行填满及相关处理。

有人曾这样形容:“99%晶莹剔透的海水+1%纯净洁白的沙滩+100%的马尔代夫。”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由1190多个珊瑚岛组成,离海平面都在2米左右,马尔代夫80%的陆地低于海平面1米,只要印度洋水位上涨50公分,马尔代夫80%的土地将被淹没。科学家预言,在下个世纪,全球的海平面平均将上升近1米,因此,在100年内, 马尔代夫也许会像消失的亚特兰提斯一样,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马尔代夫因海得福,其整个国家的命运也与其周遭的大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目前,马尔代夫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其政府声称的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引发的国家危机。为此,马尔代夫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积极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1997年,马尔代夫成为首批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之一,现总统于2009年提出要于2019年成为世界上首个碳“零排放”国家。马尔代夫还积极加入各倡导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计划。其提出的“举国迁徙”动议、“水下内阁会议”等一时成为国际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焦点,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其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其巧妙的公关策略可见一斑。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马尔代夫带来的威胁,马尔代夫政府与国家规划和发展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制定了第一部《国家环境行动方案》,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在马尔代夫经济战略计划中提出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环境保护系统,以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同时,马尔代夫还建立了岛屿度假村开发和管理的环保标准,并对在旅游业中就业的村民进行培训。

此外,马尔代夫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律:一是严禁私自在岛上钓鱼、采摘或践踏珊瑚,违者罚款高达5000美元;二是严禁在酒店房间内煮食,违者罚款可达5000美元;三是严禁在岛上喧哗、吵闹、随地扔垃圾,以确保大自然环境的优美和宁静。

坚持“一岛一特色”的“马尔代夫模式”

马尔代夫旅游业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适逢西方石油危机的爆发,自那以后,全球经济持续繁荣,保持平均3%的年增长率,全球经济总量也由1975年的15.15万亿美元发展至2009年的70.29万亿美元。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观念悄然改变,马尔代夫旅游业把握住了历史机遇实现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独特的旅游发展之路及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马尔代夫海岛旅游业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有完善的发展规划。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特别重视海岛规划,每一个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均先由一个经济主体(投资公司)向政府租赁一个无居民海岛,在海岛上建一家酒店,以完整、独立、封闭式的度假村模式经营发展。这种一岛一店“小、清、静”的开发模式取得极大成功,海岛旅游独领风骚,被称为海岛开发的“马尔代夫模式”。

马尔代夫的酒店选址均为无人居住小岛,并实行“一岛一店”的原则:本国居民除在酒店做服务生以外,一般不允许登上旅游岛,游客只有通过酒店导游并使用酒店自己的游艇或专线飞机登岛或离开。

旅游业是脆弱性产业,为提高旅游业的抵抗力,除建立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外,还应该随着市场个性化的发展,细分旅游市场,这将有利于了解和反馈信息。当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旅游业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应该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还可以提高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并不断开拓新市场,以更好适应市场的需要。

对于旅游目标市场的创新,马尔代夫提出了开发高端旅游市场和中端旅游市场以及挖掘潜在市场的方案。马尔代夫政府考虑到其狭小的面积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影响,并尽量减少该行业潜在的负面影响,决定开展消费量较高的潜在游客为重点的高端旅游业,而不是追求大众旅游,并鼓励精品风格的豪华度假村的发展,吸引高消费游客, 在发展旅游、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保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重点强调高端市场的同时, 当地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度开发一些中端旅游市场。

根据马尔代夫政府对酒店业发展的规划,政府将负责物流、垃圾处理、机场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配套。马尔代夫政府正斥资修缮其位于Hulhule岛的机场,同时逐渐将原来的美军军用补给机场甘岛机场改造为主要用作往返欧洲的包机专线机场。同时政府还负责各旅游岛垃圾的集中处理。

各酒店则负责完善各自岛屿的硬件设施,每个酒店需独立负责岛上的能源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供水、沙滩养护、防治植被退化、固体垃圾搜集及处理等具体事务。

这种公私合作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是由于各旅游岛较为分散,没有原住民,政府管理力量存在局限等客观因素所限定。马尔代夫1200个岛屿散布在96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彼此之间分隔较远,各旅游岛也只能自力更生,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此种公私合作的服务模式。

对于许多西方游客而言,马尔代夫并不是其南亚度假唯一的一站,通常欧美旅行中介机构都会将马尔代夫与斯里兰卡旅游进行捆绑,将斯里兰卡悠久的文化历史与马尔代夫纯粹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在一起。各大航空公司中转科伦坡飞往马尔代夫的航线安排,催生了将斯里兰卡与马尔代夫打包的旅游产品,两国旅游业也因此实现了互惠。

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马尔代夫旅游业的成功,除了优良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马尔代夫政府在海岛开发中主要承担的管理职能如下:完善政策,鼓励外来投资,海岛开发实行国际招标;加强海岛旅游的宣传;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制定海岛法等管理法规和标准,对海岛环境资源保护、交通运输和旅游质量安全等做出明确规定。

同时,马尔代夫海岛开发也实行了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旅游部门每年组织两次对海岛旅游的监督检查,对不达标准、违反有关规范的行为进行重罚,以维护良好的海岛旅游信誉和秩序。海岛上所有建筑都须经旅游部门批准才能建设,马尔代夫还明确规定:海岛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海岛总面积的20%,海岛建筑不得超过两层,以保持海岛的原有特色。

此外,旅游部门的职责还包括代表国家对外出租海岛、组织审查海岛开发规划和海岛开发建设的布局、制定滨海旅游法规,以及旅游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由于旅游业对马尔代夫举足轻重,该国还成立了由旅游、渔业、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国家旅游委员会,以便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政府允许投资基础设施及公共交通建设的开发商在无人岛兴建二星及三星级宾馆,开发中端旅游市场, 以吸引更多海外旅游散客。由于马尔代夫的主要客源来源于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马尔代夫旅游促进会和旅游企业在一些国家举行了展览活动,以挖掘潜在的客源市场。比如,马尔代夫参加旅游市场交易会时,通过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马尔代夫旅游,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马尔代夫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

在旅游营销行为的创新方面,马尔代夫进行了主题推广活动,同时加强国际交流, 推动旅游市场的活跃度。马尔代夫政府及旅游企业很重视参加各国的旅游节活动, 以增加国际交流,推动旅游市场的活跃度,将马尔代夫旅游业与文化推向国际市场。

马尔代夫政府通常拥有酒店的产权,通过公开竞标出租经营权的方式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租期通常为20至30年。同时,政府还会就酒店经营绩效设立标准,未能达标的酒店将被关闭,或者缴纳罚金。目前、马尔代夫80%的酒店完全由本国资本投资,外资及合资酒店仅占20%。但马尔代夫并不排斥外来投资者,国际知名酒店包括希尔顿、四季、香格里拉、悦榕等酒店集团都在马尔代夫开设有分店。

由此马尔代夫旅游业形成了“投资本土化,管理国际化”特点,在保证旅游业受益更多回馈本国的同时,也确保了酒店服务业的国际一流水准。

■文章来自“地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千万不要在马尔代夫裸泳,因为...
滨海度假发展模式之一——整岛出让 差异发展
盘点马尔代夫最热门的旅游度假岛屿
海岛旅游开发规划要先行
国外无居民海岛开发经验:大多只租不卖(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