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立人间第一香



独立人间第一香

——读牡丹诗有感


周玉清


        沿着绚丽斑斓的风景线,我默默地漫步着,徜徉在牡丹花五光十色的烂漫之中,不,是牡丹诗,读其鲜活、读其大气、读其雍容,从画意诗情中,感受到一种滋味——清芬而又沁人心脾。武则天曾有过一首小诗“明日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小时候读《镜花缘》,记得书中竟将它演化成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是说牡丹违抗了女皇“花须连夜发”的命令,而被贬下瑶台,牡丹就成人间的第一香了。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欣赏牡丹的风尚,特别是唐代。《剧谈录》记:“京国花卉之盛,以牡丹为上。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国史补》记:“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唐代历代帝王都非常喜爱牡丹。《清异录》:“洛阳大内临芳殿前亦栽有牡丹千余本,如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红紫龙杯、三云紫等”。《杨妃外传》记:“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移植于兴庆宫东沉香亭前。”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亭前赏花,竟诏李白来助兴。李白在醉中写了《清平调》三首,用牡丹之形来绘杨妃之神。其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下瑶台月下逢。”将美丽的云彩比喻成牡丹的叶,用花一样的容貌来绘杨妃之貌,是说在春风吹拂之下,如果不是在山头看见如群玉一般的牡丹,一定误认为是与瑶台仙子,在月光下相逢了。这样来写杨妃,真是美轮美奂,绘形传神,把杨妃的美艳写足了。“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看,......沉香亭北椅阑干”等都进一步将花比人,制造出一种形神兼备,如诗如画的意境,呈现杨妃在沉香亭畔欣赏牡丹,恍若仙女下降,不胜娇堕而别具情态,给人以似真似幻,如梦如烟的感受而耐人回味咀嚼。美丽的杨妃多像美丽的牡丹呵!


        由于最高统治者们的提倡、欣赏,唐代的牡丹也真能呈现盛时气象,而且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也极其热爱、欣赏牡丹。唐皮日休有一首《牡丹》诗极具代表性: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色,独立人间第一香。


        “落尽”“始吐”对比制造环境气氛,袒露暮春时节,许多花都零落怠尽了,唯独牡丹开放,已经够吸引人的了。更何况它花大而多姿,缤纷而绚丽,色彩斑斓,华贵雍容,又恰好开在暮春,给人间带来何等的亮色和喜气。诗人情不自尽称它为‘百花之王’!这样的花王自然是“天下无双色,人间第一香”了,真是切情、切景最恰当的评语。而“竟夸”,袒露广大人群对它的喜爱而争相传颂,“独立”,映射牡丹晚开而胜群芳的强劲精神。情调开朗,爽利明快,读起来色味俱佳,如饮醇醪,令人胸襟开阔而振奋陶醉,久久地节节赞赏不已。


        白居易更写了不少有关牡丹的诗。他在作翰林学士时,发现院北一株红牡丹花将败落,非常地怜惜。那时他正在皇宫中值夜班,便点起灯去观看,写了一首《惜牡丹花诗》: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首句渲染惆怅惋惜之情。第二句‘惟有”点明惆怅的原因,红牡丹已败还未败尽,残损得只余下两枝了。第三句写担心明朝一起风,就连这仅有的两枝也会凋谢尽了。几经周折,层层递进,曲意深微,所以诗人迫不及待,决不放弃还能欣赏这最后两枝红牡丹的机会,第四句便点起火把去看花了。爱花惜花,珍惜光阴的急切心情,描绘得非常直观立体,真切感人,颇具艺术的感知力和诱惑力。


        牡丹花诗写得有韵味的还比较多。如罗隐的《牡丹》:“似共春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红楼梦》中曾用“任是”句来描绘薛宝钗的神韵,说明诗句感人之深,影响之大。罗隐说如果此花能够说话解语,自当倾城倾国,评价之高,无过于是。


        唐王维诗:“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绘形传神,苍润互见,牡丹花红衣绿艳,简直是一个娴静幽雅的少女。而让‘花心愁欲断’的风神若隐若现地透露而别具风彩神韵,令人读而生慕。


        薛涛的《牡丹》诗:“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将花拟人,说牡丹向她传来馨香,是对自己有情,彼此之间不需要言语,心灵已自相通。花与人真是一对难得的知已,所以她要在“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细细味之,真感荡气回肠,倾慕之情,溢于言表。韵外之韵,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耐人回味咀嚼。


        宋代杨廷秀的《牡丹》诗:“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焕双明。浅红酽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写得非常有情致和特色。本来有眼病而不胜痛苦,但因赏千朵牡丹,连双眼都复明了。各类颜色的牡丹所具有的新态,也都能看得真切而分明。这里映射出来的是人的精神,人爱牡丹而治好眼病,也就从另外的角度呈现出牡丹的美。所折射出来的点点灵韵和亮色,颇具有感染和诱惑人的力量,都是韵味隽永的佳作。


        欧阳修也有写白牡丹的诗:“蟾精雪魄朵云亥,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暖风庭面倒银杯。”诗歌用许多比喻写它像雪魄、蟾精,朵云、玉块、倒立的银杯,以绘现它的纯洁和美好。“香腴”句,是说它在春天,花朵开得大而丰润,以绘现白牡丹美艳的丰姿。写白色而未着一个“白”字,写牡丹而未见“牡丹”二字。挥洒自如,上下相承,行笔不枯,非有深厚功力者,何能及此!


        吟颂牡丹的诗,真的让我走进了一遍烂漫,一遍绮丽,一遍柔情,感受到生活是欢笑,是幸福,是和谐。我似乎看到了一种精神,一遍鲜活,一种顽强。它们敢于抗争,不妖不折,永远地唱着欢乐的歌,延续着春的繁华和艳美,把永恒的情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大地,奉献给了人间。





【作者简介】周玉清,女,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出版了《红楼梦新续》《李清照评传》《中国古代诗词文选》等著作。发表论文、散文一百多篇,诗词一千多首,绘画数十幅。其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百万一朵的牡丹配上古诗之后,其雍容、高贵、之意更加非同一般
画好'红画',这几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很重要...
百种牡丹谱全图
把火看花应笑痴
谷雨时节牡丹香
人间最美四月天,桃红柳绿伴春艳。洛阳牡丹甲天下,绵延十里洛城艳。(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