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国桢—— 雕塑作品赏析 200914

周国桢|Zhou Guozhen

1931年生于湖南省安仁县牌楼乡上荷渡农村茅坑旁。儿童时期积极接受农家民间艺术,1948年从“鸡窝里”飞出来考入长沙华中高艺(华中艺专),1950年考入苏州美专,1951年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后虽已被宣布留校,但却要求到基层去、到民间去。1954年8月来到景德镇部管陶瓷研究所,1976年3月调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学会会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协会理事长,“首届(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首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选”评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陶瓷艺术基金总顾问,景德镇市第九、第十届人大副主任。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59年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1988年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先锋”称号;1991年被评为“景德镇市拔尖人才”;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世纪勋章”;201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2014年被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国陶瓷雕塑行业领军人物”称号。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1980年应邀于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198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周国桢陶瓷艺术展览”,同年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在四川美术馆主办“周国桢陶雕艺术展览”;1987年应邀于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举办个展;1991年湖南陶玻公司等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周国桢陶雕艺术展”,同年又在湖南安仁县举办个展;2011年11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学院共同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国桢现代陶艺回顾展”;2013年12月30日由景德镇陶瓷学院主办,在陶瓷学院展览中心举办“一代宗师·学术楷模”个展。

作品分别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馆、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私人收藏。四川美术出版社、香港文化促进中心、《中华儿女》杂志社、景德镇百花广告公司等均为其出版个人专辑。2011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又为其出版《周国桢现代陶艺作品集》。2001年由费孝通题字成立景德镇“周国桢陶艺馆”。2009年由钱绍武(中国雕塑学会原主任)题字于老家安仁县建立占地15亩,拥有2700平米方展厅的“周国桢陶艺馆”并在广场建造十二生肖大型陶艺(最高3.2米,一般2米左右)喷水池。

外界评价

周国桢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陶艺家、画家及陶艺教育家,也是将一向陈列在室内的小型陶雕放大,使之走向室外大环境的首创者,因而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吉尼斯之最”,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中国的毕加索世界的周国桢”“中国现代陶艺第一代领军人物”“动物陶塑大家”“陶艺泰斗”和“一代宗师”。总之,周国桢先生既是中国现代陶艺史上的高峰,也是世界现代陶艺史上的巨擘。

作品欣赏

《兄妹上学》

石膏

高120cm

1952年

作品说明:

我国自古以来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女性不能入学堂上学接受教育,直到解放初期开始实行男女平等新政策。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一妹妹高兴地跟着哥哥去上学的情景。

此作是195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时期的处女作,1953年被国家选送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展出并获得十五元稿费奖励。

《荷花灯舞》

石膏

高120cm

1953年

作品说明:

《荷花灯舞是中国新创作的全新形式的舞蹈。1953年《荷花灯舞》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当时轰动国内。学校的女同学也来学着跳并在校演出,舞步走起来就像在水上飘一样,很特别,因此有感而作。

1955年作品《荷花灯舞》又一次被国家选送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展出,并获得两枚奖章。

《弹弓手》

瓷土

28cm×44cm

1955年

作品说明:

1955年,政府号召全民除四害,麻雀也被列为四害之一,因为它吃农民的谷子。那时最积极响应的是儿童,他们拿着弹弓四处寻找麻雀,于是我也跟着他们,看到他们在发现麻雀的那一刹那,既惊喜又轻步向前同时又慢慢地拉开弹弓,将发未发的那一刹那时的动作,深感生动,于是便固定了这一表情和动态。本作品在1955年江西青年美展中得了一等奖。

《迎春》

瓷土

23cm×43cm

1956年

作品说明:

爆竹一声,辞旧迎新,这是中华民族逢年过节的传统习俗,它预示着人们的春天即将到来。此作体现解放初期,农村打扮的儿童,伸出左手,用两只手指钳着爆竹点燃,正要响又未响的刹那间,表现了他既高兴又紧张的勇敢有趣精神。当年是我国公私合营时期,作者有感而发。

《兄弟俩》

瓷土

31cm×26cm

1957年

作品说明:

作品表现学龄前的兄弟俩由于一个人还无法拿起一把锄头使用,于是两人共拿一把锄头正在使劲地锄草。这既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又表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因而给人一种诙谐、可爱、向上的形象。

《公社好阿姨》

瓷土

43cm×35cm

1958年

作品说明: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男女劳动力都有组织的到田里劳动去了,小孩没有人照顾,于是农村里已经丧失体力劳动的老太太出来带小孩。作品表现了农村典型的老太太形象,服饰和动作以及老少之间和谐欢乐的亲密关系,老太太身后边两个小孩露出半个身子,看来他们正在捉迷藏,这说明老太太周围有很多小孩,这正是表现了当时社会剧变的重要侧面。

《红绸舞挂盘》

瓷土白釉

24cm×24cm

1958年

作品说明:

本作品大约经过半年左右的试验完成于1958年。它是一种史无前例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底釉是烧成难度极高的祭红,人物和衣裙是特别的高温白釉,既要有一定的硬度又要能产生透明感;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既堆雕又彩绘相结合的方法。

《喜儿》

瓷土

43cm×77cm

1959年

作品说明:

1959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用芭蕾舞形式演出中国传统歌剧《白毛女》。该作是我有感于当时国情下国际友谊建立的可贵和中外艺术结合的创举而创作的,而《白毛女》中的主角“喜儿”一只脚尖落地这一动作在制作烧成上难度极大。

《东山在望》

瓷土

25cm×42cm

1960年

作品说明:

1960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处于饥荒、精神颓废的状态。作者表现一个农家妇女年轻、自信,把小猪养得肥肥的,意思是说希望就在眼前,鼓舞人们对生活要有信心。

《怒火》

14cm×23cm

1960年

《独立》

瓷土

16cm×70cm

1960年

作品说明:

1960年是非洲独立之年,那一年非洲许多国家纷纷宣布独立,作品表现了非洲妇女特有的劳动形式和独立后亭亭玉立的自豪感。

本作品也是作者第二个创作时期即“唯美时期”的最初作品,形式上高度提炼、概括、适当夸张,作品全身用高温色釉装饰,一次烧成,从而打破了当时白瓷加彩二次烧成的传统装饰手法。

《西班牙舞》

瓷土

42cm×31cm

1962年

作品说明:

用流畅而简洁的线条表现西班牙舞的狂放风格,用郎窑红和乌金釉两种强烈对比的色彩来装饰,使其更增添了热情和火辣味。

《永不生锈》

32cm×73cm

1964年

《晨练》

匣钵土

45cm×110cm

1964年

《上夜校》

18.5cm×8cm

1965年

作品说明:

该作刻画的是一个老年妇女左手紧握《老三篇》(毛主席著作之一),右手拿着手电筒,兴高采烈地走在上夜校的路上的情形。1965年是“文革”的前夕,也是为“文革”作思想准备的,当时主要以“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思想为指导,1966年“文革”便开始了。

《夕阳红》

白水泥

高270cm

1978年

《盼渔归》

玻璃钢

180cm×200cm

1978年

   2011年制作汉白玉石刻立于湖南郴州东江湖边

《计划生育好》

玻璃钢

50cm×72cm

1984年

《传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玻璃钢

48cm×86cm

1986年

《鹿的一家》

白水泥

高400cm

1988年

《白衣天使》

瓷土

22cm×60cm

2003年

作品说明:

2003年,世界局部地区遭受“非典”的严重威胁,中国某些地区成为重灾区。面对这个史无前例且传染性极强的病魔,医护人员也难以抵挡,他们一方面在探索救护一批批已遭受感染的病人,另一方面又要正确保护好自己不受感染。在那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歌可泣!该作表现的是一位护士,她以大无畏的精神参加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之中,面带可亲而又可爱的微笑向病人走来,令人可敬可佩!此作品放大后为2.2米,坐落于江西都昌。

《静观》

匣钵土

23cm×32cm

2000年

作品说明:

猫头鹰站在高高的树上,对着黑暗的一面静静地观察,机警严密的监视害虫的活动,一旦发现老鼠等坏蛋,它们就别想逃走。作品以打成泥饼的耐火材料烧制而成,斑斑驳驳的变化产生特殊的装饰效果。这件作品求原始韵味,浑然天成,粗犷大气,是泥板成型的现代陶瓷的经典之作。眼睛是白瓷,与耐火泥的身子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炯炯有神。这件受到高度评价的作品现为作者的镇馆之宝。

感 谢 阅 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现代陶艺泰斗——陶艺大家周国桢
女陶艺家 周玲和她的“女人”们
《大匠之风》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名家作品鉴赏大展——胡发烟
《瓷无止境》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胡发烟
第三届安徽省陶瓷艺术双年展(提名)——艺术家作品介绍(一)
众家雅论 | 陈训成陶瓷:以简制繁,以拙胜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