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作物的“大舞台”
提起新疆的物产,一黑(石油)一白(棉花)大家都不陌生,但近年来崛起的“红色产业”你又知道多少?这些为新疆大地抹上最亮丽色彩的红色作物,正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在中国西北角这个“大舞台”上翩翩起舞。“舞台”上的主角是谁?是它们选择了新疆,还是新疆选择了它们?
9月底,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皮亚曼乡的石榴园中,丰收的石榴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一片殷红。皮亚曼种植石榴已有数百年历史,到今天全乡农民家家户户种石榴,石榴种植业已成为乡里的支柱产业。2006年,皮亚曼石榴还被中国果协评为“中华名果”。

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

白、绿、黄诠释了新疆丰富的地貌形态,从巍峨的雪山到茫茫的戈壁,从无垠的沙海再到星星点点的绿洲,新疆把冷和热、荒凉和富足浓缩在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是这种大起大落的变化,让新疆多山、多盆地。当地人习惯地把新疆的盆地都誉为“聚宝盆”,最著名的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盛产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而另一些盆地,如塔城—额敏盆地、焉耆盆地等,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湿润,正成为新疆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与自然地貌的颜色不同,新疆有些颜色是通过人们的辛劳和智慧描绘上去的。过去,新疆经常提到“一黑一白”,指的是石油和棉花。近年来,“红色产业”赋予了新疆炫目的色彩,包括番茄、辣椒、红花、枸杞、红枣等等这些红色农作物,正逐渐成为新疆最亮丽的一笔。

为什么新疆特别适宜红色作物的种植?最主要还是因为新疆具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长年研究红色作物的新疆农科院园艺所蔬菜研究室主任余庆辉告诉我,全世界包括番茄、辣椒等在内的红色作物大都集中在南、北纬40度附近。从气候上来说,南、北纬40度附近气候昼夜温差大,而且比较干旱,自然降水相对较少,大面积的农业灌溉多通过地表人工输水,这样的气候环境和耕作方式,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容易积累,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要小很多。我国的内蒙古、美国加州,还有土耳其、意大利等地,都是番茄、辣椒等红色作物的种植大区。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新疆,夏季高温少雨,日照时间长达16个小时,对于喜光的红色作物来说,自然是块宝地了。

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单位:万亩)
据统计,新疆的番茄主要种植在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等;辣椒主要种植在博湖县、焉耆县和沙湾县;红花主要种植在额敏县、裕民县和托里县;枸杞主要种植在精河县和奎屯;红枣主要种植在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若羌县。资料提供/汪金生

番茄:绿洲上的“红玛瑙”

2009年初夏,我站在新疆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临近的一处国营农场里,眺望远方。蔚蓝的天空下,10多米高的新疆杨,整齐地排列成田字形防风林,将农田分割成大小均等的方格子,一片片绿色的作物间贯穿着一根根黑色的水管,嫩绿的番茄苗子,钻出地膜有一个多月了,刚刚开出黄色的花蕊。

番茄来到新疆,其实只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新疆番茄种植历史不长,但由于土地广袤,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番茄的生长发育。新疆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每年6月中下旬,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平均每天都可享受到连续14个小时的阳光沐浴,而在一天之内,更可享受到高达15摄氏度以上的温差。急剧的气温变化,使果实中的有效成分得到最好的积累,在全国各省区中,很难找到另外一处日照如此丰富而温差又如此剧烈的地方了。番茄选择新疆真是找对了婆家。

我在新疆著名的番茄生产基地——和硕县的900亩试验田采访时,和硕县农业局局长张建峰时常俯下身子,将发育不良的苗子清除出去,“它们可是害群之马,不除掉,不但结的是‘歪瓜裂枣’,还和别人争夺水分和肥料。”

新疆的番茄已经延伸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番茄在加工厂中被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等各种番茄制品,大多用于出口。在番茄加工厂里,常可以看到一队队满载着番茄、排队等候的卡车,这是农民们在等待番茄加工厂的收购。摄影/谭成军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突破。在新疆,由于干旱缺水,不少地方都正在推广这种方式灌溉农田。“事先肥料都按照比例融入灌溉用水中去了,只需要定时开关阀门,就完成了原本繁重的浇灌、施肥任务”,张建峰说,“更大的好处是,现在的农田,不用再费心去除草了,除掉不良‘分子’就行。”

经过几番解释,我才明白,新疆不同于中国东部湿润地区,由于很少降雨,田里没有人工浇灌的地方自然不会长草,滴灌又仅局限于地膜下的植物根部,“别看现在地膜下面有一些杂草在和番茄苗争抢水分和养料,但由于它们全部被封闭在膜下,叶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久后就会腐烂而死”。“由于实施了滴灌,这么大的60亩农田,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张建峰还说。

新疆和硕县的番茄实验田只是番茄生产大区的一个缩影。新疆统计局最新数字显示,新疆工业番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20万亩,成了我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2008年,新疆十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番茄原料400多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有的读者也许对数字不很敏感,如果换算一下,新疆每年收购的番茄如果只供新疆当地2000万人食用,相当于每人每年要吃275公斤。

注意,我们这里用的是“工业番茄”(也称“加工番茄”)这一特定词语。中粮屯河总经办的刘振东告诉我,所谓工业番茄,其实就是皮比较厚,它的口感和味道跟普通番茄是一样的。不难理解,皮厚,就耐储存耐运输,不容易变质,“有的工业番茄,硬得跟充足气的皮球一样,摔在地上,不但不碎,反而会弹起老高。如今从美国引进的一些工业番茄,咬破一口,十米之外的人都能闻到香味”。根据番茄的酸度和粘度,新疆已有数十个工业番茄品种。最“坚固”的番茄为“屯河41号”,她颜色鲜红,呈饱满的椭圆形,每颗果实都能够承受来自四周达6.9公斤的压力。

“工业番茄的种子,是经过特殊培育的”,刘振东说,“为了保护专利,一些番茄种子经过基因变异,生产出的番茄,尽管能提取出种子,但第二年种到土里去,不管怎么施肥浇水,也都不会再发芽、生长了,这就避免了其他公司窃取番茄种子的可能。”

2008年8月,正值番茄收获时节,我曾在新疆昌吉的一处农田旁看到,和往日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一样,如今新疆番茄在采收中逐渐摆脱“人海战术”,而是用上了大型的机械采摘设备。上千亩的番茄地,只需用上采摘机,一个个鲜红的番茄就不断从采摘机中滑入随行的卡车车厢。我忽然想到,如果不是工业番茄有坚固的外壳,普通的番茄是很容易“粉身碎骨”的。

如今,新疆的番茄已经延伸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早在十多年前,新疆就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酱出口基地,当时意大利市场上销售的番茄酱,有1/3来自新疆。今天,新疆番茄酱产量占到了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孕育了以中粮屯河以及新中基两家主营番茄制品的龙头企业。

中粮屯河现在是全亚洲地区最大的番茄酱制造商,这个庞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每年需要消费300余万吨番茄,并通过火车及万吨巨轮,将55万吨番茄酱、5.3万吨番茄制品等运送到国外市场,远达美国、欧洲,近至东南亚、日韩、中亚、中东,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享用到新疆的番茄制品。

因为番茄富含维生素A、C、B1、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等多种元素,以及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欧美市场对番茄制品的需求很高。然而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都没有食用番茄酱及番茄红素的习惯,多数消费者还仅仅把番茄看成是蔬菜的一种,只能在餐桌上见到。“我们公司制造的许多类型的番茄汁饮料,国内市场销售情况就不很理想”,中粮屯河的刘振东认为,国人对番茄营养成分的认识和食用习惯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无论如何,番茄的“全球化”过程也许要算是物种传播的一个传奇。这个原先生长在南美洲丛林里的小红果,尽管外表艳丽,却被当地人误为有毒,只是用来观赏的“狼桃”。明代末年从海路传入中国后,番茄长期被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食用,数十年前,迁徙万里,远居内陆,竟在新疆发扬光大。

辣椒:戈壁滩上的红色海洋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穿梭在新疆戈壁滩旁的国道上。盛夏过后,国道两旁原本枯燥的景观突然惊艳起来:一片又一片火红的辣椒,在路旁铺成了一个个足球场般大小的晒场,连绵数十公里,如同红色的海洋,与艳阳、戈壁这些西域元素共同组合成一幅新疆特有的印象派油画。

在阿克苏,当地人喜欢把辣椒晾晒在戈壁滩上,炎热而干燥的戈壁滩是辣椒天然的脱水加工厂。戈壁滩上,一片又一片火红的辣椒,在路旁铺成了一个个足球场般大小的晒场,连绵数十公里,从空中向下看,色块和条纹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超大的印象派画作。摄影/George Steinmetz

新疆辣椒大规模收获季节集中在9月份。那时,在新疆和硕至焉耆314国道两边的戈壁滩上、乌鲁木齐至奎屯的高速公路旁,乃至乡间田野深处,总有一批又一批农民经纪人准时出现,晾晒从农民手中收购来的红辣椒。

当地人喜欢在辣椒丰收后将其晾晒在戈壁滩上,炎热而干旱的气候,不足30%的湿度, 70多摄氏度的地表温度,再加上干热风阵阵吹过,使新疆广袤的戈壁滩成为天然的蔬菜脱水加工厂,原本脆嫩的红鲜辣椒,不出半天便在阳光酷晒下迅速脱水,就可以制成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干(当地人称“辣皮子”),它们或进工厂加工,或放在家中等待漫长冬日来临时食用。

新疆人爱食辣,吃饭做菜都离不开辣椒,新疆名菜“大盘鸡”,其实就是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鸡肉、土豆和辣椒。“辣子鸡”更绝,就是鸡块加干辣椒,经过油炸的干辣椒,辣味已沁入油中,尽管看起来红彤彤的油光发亮,貌似“毒辣”,其实吃起来竟辣中带甜,口感非常好。

在新疆,干辣椒制品比鲜辣椒酱更受欢迎,新疆人将干辣椒碾碎后,加点盐,浇上熬得滚烫的植物油,随着吱吱的油炸声,香辣味顿时飘满整个屋子。这种辣椒制品俗称“油泼辣子”,在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都是极受欢迎的佐料,无论是吃饺子、馒头、包子还是吃面条,都离不开它调味。

同番茄一样,辣椒也是舶来品,原产地为拉丁美洲,明朝末年引入中国。辣椒在我国曾被看作观赏花卉。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牡丹亭》剧中,列了38种花名,其中提到了“辣椒花”,这是辣椒第一次见诸中国文字。与汤显祖同时代的徐光启也有记载,在其《农政全书》中,记有“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在将辣椒看作观赏花同时,指明了味道很辣。直到明末清初的作品中,才可以清楚地看到,辣椒已被作为调味品。如陈淏子在《花镜》中说“番椒一名海疯藤;俗名辣茄。其味最辣,研极细,冬月以取代胡椒”。

新疆广泛种植辣椒,也是近50年来的事情。新疆光照强、升温快,辣椒长势喜人。据新疆农业厅统计,2008年,新疆加工辣椒(不作为蔬菜食用,而是被加工成干辣椒、辣椒酱、辣椒油等)种植面积38万亩,新鲜辣椒产量达77万吨(不包括)。按2008年产量估算,如果全部加工辣椒供新疆人食用,每人每个星期就要吃掉1公斤多!目前,新疆干辣椒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侧的焉耆盆地,那里产的辣椒尤其好。这里一天内温差最高可达25摄氏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而且气候相对干旱,可抑制病虫害发生,为辣椒的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难能可贵的是,焉耆盆地水土、光热条件非常接近辣椒的原产地墨西哥的自然条件。

2009年5月,10吨产自焉耆盆地的“辣椒红素”从青岛港口岸出口日本,意味着新疆产的辣椒红素首次出口高端市场。由新疆隆平高科弘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批辣椒红素,出口总货值达到19万美元,需要250吨干辣椒制品深加工提炼而成,附加值比出口鲜辣椒或干辣椒制品高得多。

与番茄红素一样,辣椒红素是一种以辣椒为原料提取的天然色素,有很好的天然活性,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要知道,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含量的7-15倍,在蔬菜中占首位。而辣椒红素不但有营养,还有着色功能,食品、化妆品等行业都少不了它。

红花、枸杞、红枣……:鲜红的点缀

番茄和辣椒,因种植面积广、产量及出口量大,在新疆“红色产业”占主导地位,同时,新疆还有一些“红色作物”,如红花、枸杞、红枣、色素菊和玫瑰花等,它们广泛分布在绿洲、戈壁甚至荒漠之中,成为鲜红的点缀。

色素菊在新疆天山北坡尤其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有广泛种植,在艾比湖畔的新疆兵团八十四团,种植着约2万亩的色素菊。
色素菊属于新疆红色作物中的“特色作物”,与普通菊花不同,色素菊花朵色泽艳丽,花期长,可提取天然色素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着色。

与番茄、辣椒等舶来品不同,中国是枸杞、红枣的母产地。红花更为特殊,它原产地很可能就在新疆,在新疆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界80%的红花在中国,中国80%的红花在新疆,新疆80%的红花在塔城—额敏盆地。”实际上这个位于新疆西北部、面积仅仅4000多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每年红花种植面积都在30万亩左右。两年前,我曾经到新疆额敏县采访,看到一大片的红色花朵远接天际,很是壮观。

红花是一种集药用、油料为一体的特种经济作物。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能;红花籽榨的油色黄、味香、液清,亚油酸含量高达83%左右,堪称“亚油酸之王”,是食用油中的上品。摄影/谭成军

我国古典著作中很早就提到红花。远在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由此可推出,红花在新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红花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气候干旱、土壤排水性能好的环境中,塔城—额敏盆地的自然条件适合红花生长,从而成就了中国最大的红花种植产业。

红花为菊科植物,浑身是宝,本身可作通经药,有破血、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而从中提炼出的红花素,可作纺织用的红色染料。而红花籽油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产自塔城—额敏的红花色泽鲜亮,红花籽含油率和亚油酸含量高,油质好。近年来,当地政府正引导科技部门将红花产业往深加工方向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取红花籽油。

新疆红花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塔城地区和吉木萨尔县,目前种植面积近4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80%。在7月中旬红花的采摘季,绚烂的红花如同红地毯铺满了整个草原,明亮鲜艳的“红色海洋”与天际白雪皑皑的雪山相连,构成了一幅醉人的图画。摄影/谭成军

另一种红色作物,中医药搭配中的常客——枸杞,在新疆长势也不俗。目前新疆枸杞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位居第一。

枸杞生长在沙滩或绿洲,可耐轻中度盐渍土,新疆北部有大面积种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现在是中国枸杞的主要产地之一,每当枸杞成熟的时候,红彤彤地挂在树枝上,甚是可人。

精河县这座小县城,因枸杞而致富,因枸杞而闻名海内外。据统计,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产1.5万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5000多吨,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建于境内的“中国枸杞城”在海外华人聚居的东南亚享有很高声誉。

如今,精河县已不单纯满足于只作为枸杞的原料输出地。2008年起,当地相继开发出了枸杞浓缩液、发酵酒、色素、多糖、籽油、果酱等8个枸杞产品,精河县成了名副其实的“枸杞城”。

在和田地区,还有另外一种红色作物,这就是有着“沙漠香魂”美誉的和田玫瑰。和田玫瑰不仅是用来观赏的,同时也被做成玫瑰花酱供人食用,或者晒制成玫瑰花干,用来泡制果茶,香味浓郁怡人,幽雅持久。摄影/赵君安

还有一种红色作物不能不提,那就是红枣了。中国人对红枣情有独钟,古语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的说法,红枣已成为中国人养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原本不种红枣,这里的枣树,多半是在清朝时期从中国内陆省份陆续引进的,到今天,新疆红枣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已超越内陆,真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有关部门预计,在未来5年到10年内,新疆红枣的栽植面积将接近或达到目前全国红枣栽植面积总和。

2008年初夏,正值红枣泛红的时节,我在位于阿克苏地区的实验农场里,看到一片被果实压弯了树干的枣树。农场场长张经民告诉我,别看这些枣树不高大,但产量很高,一棵枣树能收近100斤红枣。

张经民说,几年前,实验农场从河北省引进了著名的赞皇枣,几年后挂果,没想到较原产地的相比,皮更薄、核更小、肉更厚、味道更香甜。这也算是新疆独特的土壤、水源,外加充足的光热,带给外界的一个惊喜吧。就在阿克苏市,还有一座“红枣博物馆”,可见,阿克苏人也引以为荣。

经过多年嫁接培育,新疆红枣品种越来越多,如沙雅小酸枣、阿克苏红枣、若羌徽枣以及各地的沙枣等,但最为著名的恐怕还是哈密大枣了。

位于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因日照长,辐射强,年积温高,日温差大,适宜大枣等果树的生长,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乡,在沙地、荒地甚至一般盐碱地上都可以种植。这里的枣树9月果熟时,流光溢彩,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枣香。

新疆农科院院长戴健告诉我:“和库尔勒香梨一样,哈密大枣也是特殊物种,只有在哈密部分地区才能种出品质优良的果实,移植到其他地方,哪怕生态气候环境再相似,结出来的果子品质都不一样,口感也差了一大截。”

哈密枣特色就是个大,犹如小苹果,同时,营养也很丰富。据专家测定,哈密大枣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高于苹果70多倍,鲜枣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种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含糖量高达70%,并且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油酸、花生酸和亚麻酸等。在清代文献中,甚至怀疑哈密大枣乃是天外来物,故云“枣大疑仙种”。正因如此,哈密大枣成为哈密回王对清廷的贡品之一。

鲜枣好吃,脆而甜,只是不耐储藏,一般放上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变得干涩。新疆气候干燥,当地人索性将红枣晒干,制成干果,这样就能放上一两年。来新疆旅游的人,只要光顾干果市场,定能发现一堆堆大枣摆在醒目处,散发着诱人的红色光芒。这几年来,新疆的红枣价格更是节节攀升,2009年春节期间一公斤干哈密大枣就卖出120元以上的高价,折合下来一颗枣就值一块钱。尽管如此,外地游客大多慷慨解囊。没办法,谁叫它是“仙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养生药膳:补血养心,吃红色食物,红枣、枸杞、番茄
泡椒鱼片
红色产业
食用天然色素的营养保健作用
【美食百科】冬天多吃红色食物,对身体大有好处
这8种红色食物,美白祛斑,养血补气,女人一定要多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