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要把100万人送上火星的男人,究竟牛逼在哪儿?

我这人最不喜欢转别人文章,但今天必须要破一次例。没别的原因,就是太激动了。


要知道,自打阿波罗17号登月以后,人类的载人航天事业已经停滞近半个世纪了。所以在2011年,伊隆·马斯克说要把人类送上火星的时候,网上的评论都是一水儿的“吹牛逼”、“不现实”、“就想搞个大新闻”。


现在,人家把详细方案扔出来了。


在前天的国际宇航大会上,马斯克同学不但公布了他的火星殖民计划,还列出了一大堆工程细节,比如火箭有多大,用几个发动机,发动机推力多少,比冲多少,反推用多少燃料……这下喷子们傻了,他们哪懂这个?


但马斯克同学是真懂。


当年他为了做SpaceX,可是从火箭推进原理、天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开始,把所有的专业课都踏踏实实啃了一遍的。


马斯克计划中的火箭有整整42个发动机,起飞推力超过万吨


要想创造奇迹,哪有那么容易。


以前我写那些牛逼人物的时候,一般不太爱写他们怎么怎么用功,因为太俗套。但你一定要知道,真正的天才比谁都努力。


——为了打破飞行记录,身为亿万富翁的霍华德·休斯亲自撸起袖子造飞机,从扁平铆钉到可收放起落架,每个细节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直到去世前的两个月,乔布斯还在忙着测试Siri的智能语音,他当时已经站都站不起来了。


——为了让记者看清电动汽车的构造,马斯克在特斯拉的发布会上徒手举起了近100斤重的发动机。


所谓天才,大抵如此。


就像Ted大会主席Chris Anderson在下文中说的:很多人都有能力梦想大胆而新奇的可能性,但他们却没有实现任何成就。所以,乔布斯和马斯克的故事里还有别的因素。


它叫做“信念”。




天才的共性


作者:Chris Anderson

首发于《财富中文网》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在描绘21世纪的人类进步时,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2012年,在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卧室里出现了一个关键时刻。每隔数月,他就有一个“重大发现”的时刻。有时是在早上淋浴期间,有时是在入睡前的深夜。有时就像一年前的这个时刻,发生在他凌晨两点醒来之时。


他是这么对我描述那个时刻的:“我意识到,甲烷-液氧火箭发动机可以实现380秒以上的比冲(比冲指一千克燃料持续产生一千克推力的时间——译注)。”


确实,这听上去不太具有历史意义。可是你要知道,拥有这种比冲的火箭的航程足以逃离地球的外大气层,飞到火星。之所以采用这种燃料,是因为火星拥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永久冻土(含水),完全可以转化成上述的甲烷和液氧。这意味着,你在火星上就可以为回地球的旅程制造燃料。这又改变了在地球和火星间进行太空旅行的长期经济学,因为它意味着你在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行器的时候不必携带回程用的燃料。


意义正在于此。伊隆·马斯克坚信,在未来20年内,人类将移民火星。由于他在凌晨的那个“顿悟”时刻,我们已经有可能从火星回来了。这将肯定成为征招移民者广告中一句有利的宣传,除非你想和他一样,在帮助建设完成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后终老于火星。


马斯克所说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已经造出来了,前几天刚通过点火测试


他可不是你认为的寻常首席执行官。


你可能以为,伊隆·马斯克疯了,可他拥有让你胆怯的将梦想变成现实的纪录。他的第二家成功的互联网新创企业是贝宝(PayPal),在成立仅三年后的2002年就以15亿美元卖给了eBay,而这只是他的热身。他的下一个动作,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又称为SapceX,是第一家将货物舱发送给国际空间站的私营企业,获得了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机构数十亿美元的订单。他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制造环保的绿色汽车,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2倍。由于以上这些和其他的原因,马斯克当选了《财富》杂志2013年年度商业人物。


看看他不可思议的涉猎范围,再找找近年来商界中可与之对比的人物,你只可能想到一个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大多数商业创新仅仅是渐进的改善,在那些有幸在大创意上成功的企业家中,大部分人一直坚守在各自的行业里,从事扩张和合并。而乔布斯和马斯克则自成一格:他们是连环颠覆者。


乔布斯创造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同时至少给四个行业带来了变革(计算机、音乐、动画电影、移动通信)。马斯克的影响甚至可能更大。SpaceX已经大幅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空项目。与此同时,特斯拉正逐步成为美国50年来第一家成功的新汽车制造商,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电动汽车在全球的普及。他还给目前在美国领先的国内太阳能提供商SolarCity带去了资金和创意。


所以,毫不奇怪,马斯克最近经常被人称为“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不过,我并不想仅仅就他们成就的多样性和高度做比较。他们的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可比的。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思维特质,这种特质令我对这两人以及其成就高山仰止。


那么,他们独一无二的天才之处是什么?我的看法是:由非常的信仰所推动的系统层面的设计思维。用斜体标出的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极为重要。让我们来深入探讨。


先要指出的是,乔布斯和马斯克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发明家。令他们成名的特定产品都有许多其他创造者。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设计了第一台苹果电脑。Mac电脑的图形用户界面的核心创意来自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乔尼·伊夫(Jony Ive)是iPhone和iPad设计的关键人物。AC Propulsion公司帮助特斯拉制定了最初的技术愿景,还有其他很多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了解乔布斯和马斯克的贡献,你必须将镜头往回拉。他们的独特贡献是构想出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那些产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密切了解技术,还要密切了解设计、物流以及发布这些产品并让它们真正吸引潜在客户的商业模式。你可以将他们俩都形容为神奇的设计师,但不要以为,他们的设计天才就是狂热追求养眼的外形和好看的用户界面。那些东西重要,但他们的出发点是更为宏观的系统层面的设计。大多数创新就像一种崭新的旋律。对乔布斯和马斯克来说,创新就是一整部交响曲。


在乔布斯身上,你很容易理解这种情况。仅凭iPod并不能产生任何颠覆性影响。真正颠覆的,是iPod与iTunes的结合以及围绕着它们的商业协议,它们让在线探索音乐和购买音乐变得超级简单。类似地,如果构想过于狭隘,马斯克的那些企业就没有一家会取得成功。他对火箭的革命实际上需要进行数以百计的工程创新,其中的大部分创新不是他想出来的。但让它们共同发生作用、大幅降低太空发射成本的宏观构想却完全属于他。


这一过程需要几种思维能力的罕见结合:深刻理解技术上的可能性、强烈的设计直觉、对潜在产品所处的经济生态系统的清晰把握以及走进潜在客户头脑的奇异能力。也许有其他人帮助提供了信息,但要真正产生魔法,需要在脑海中同时把握不同的元素,并且拼命发挥它们的作用,直到出现重大突破!他们要经历一个知道如何让过程简化、意愿清晰以及让各个元素产生协同作用的时刻:没错!我觉得这么做能行,它一定会很厉害。我们得这么干。


风险资本家史蒂夫·尤尔韦松(Steve Jurvetson)多年来一直在比较乔布斯和马斯克。他曾在NeXT公司给乔布斯打工,与乔布斯开过一对一的散步会议,所以曾近距离观察过乔布斯的思维方式。尤尔韦松还是SapceX和特斯拉的早期投资人和董事,有很多机会观察马斯克的思考方式。正如他所看到的,两个人设计硬件和系统的方法受到了制作出色软件方法的启发。他们有魄力将一个难题分解成若干部分,再将这些部分进行重组,直到实现完美的配制。


让我们看看特斯拉S型车(Model S)的诞生。将时钟拨回到数年前,那时对于电动汽车,大部分人所能说的最好评价无非就是它们非常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性,但在可见的未来,它们仍将严重受制于里程,驾驶体验也不是很好。可是另一方面,电池技术实在过于昂贵,也太重。关键突破是转向锂离子电池技术,当时这种技术并不用于汽车,而是用于计算机和手机。尽管价格也不菲,但它有比其他电池技术大得多的能量密度,还受益于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效费比可以大幅改善。如果能将足够多的锂离子电池单元合并成一块电池,你不仅能保证汽车足够的行驶里程,还能有足够的能量将卑微的电动汽车变成人们渴望得到的东西。有了!一项技术的改变就解决了两大拦路虎。


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位产生这种见解的人。他的天才之处是,以这一核心理念导出合理的结论,并将它融入有关一个汽车系列的发展宏图之中,汽车的制造和营销成本将不断降低,最终将特斯拉带进大众市场。7年前,马斯克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特斯拉汽车公司的秘密大计划”(The Secret Tesla Motors Master Plan)。文章概述了基本蓝图:一共发展三代汽车,第一代为超高端跑车,然后是运动型四门家用车,最后是大众市场车型。支撑这个计划的,是他的信念。他相信,这些车不仅能可行,还会受到强烈追捧。毫无疑问,当时汽车业有很多人嘲笑他幼稚。现在,他们再也不笑了。


这两人的多维思维方式是如何发展出来的?乔布斯将他成功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上过的书法课。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第一台苹果激光打印机上面的优美字体。乔布斯开始热衷于漂亮的设计。任何不必要的复杂或不美观之处都让他很生气。这一点,再加上对技术可能性的洞察和充满热情的说服力量,让他变得超乎寻常地卓有成效。在他看来,某些产品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它们既美观又强大。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种愿景。


马斯克也有类似的情况。小时候,他花在看书上的时间比朋友们都多,阅读了大量科学、历史和漫画作品。他拿到了物理学和商业学位,这是不寻常的组合。他同样追求设计的完美。在制造最初的特斯拉Roadster原型车时,马斯克本人亲任汽车外型的首席设计师,他审视泥塑模型的每个细节,寻找一切调整外观与功能的机会。在做决策时,他综合考虑了技术可能性、经济实惠性、体验满意度等复杂因素。


但请等一下。马斯克和乔布斯还不仅仅是多维的思想家。很多人都有能力梦想大胆而新奇的可能性,但在有了这个愿景后,他们却没有实现任何成就。所以,他们的故事里一定还有别的因素。


确实有,它叫做“信念”。


让我们当一分钟哲学家。我们人类最让人激动的东西之一是想象另一种未来的能力。我们可以构建出由一系列可能性组成的画面,再将它分解成各个元素,进行重新组合,然后描绘出另外一番可能性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有趣的部分。如果我们喜欢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就尝试将它变成现实。这种尝试有可能是很简单,比如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邀请某人吃午饭,讨论创意。也可能是奉献你的余生,用来创造一种你相信的产品。每一种此类的有意行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决心,否则你设想的未来根本不会出现。可能性所带来的挑战越大,实现的难度越高,你需要拥有的决心也就越大。而支撑这种决心的,就是信念。


当你对“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持有非常坚定的看法,并且看到未来可能与你的看法一致时,你的信念就产生了。对那个未来可能的愿景越清晰,对这一未来的期盼越热烈,你的信念也就越强烈。


乔布斯展现出的愿景超乎寻常地清晰,马斯克的热情也是如此。有时候,其他人也看到了他们构想的产品,但都望而生畏。苹果Mac电脑的所有元件在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都有,但没有人愿意驱动一支工程师团队为之疯狂工作数年,将这些元件变成现实世界的产品。多位创业家梦想过创办私人航天公司。但在三次发射失败后还能保持高度清晰的愿景与坚定决心,绝非常人能做到。


信念是一种力挽狂澜的力量,不仅对于激励个人,对于说服他人同甘共苦也是如此。乔布斯的“扭曲现实力场”的大名已经广为报道。马斯克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同样的说服力,面对强烈的顶撞时,他相信自己的内在逻辑和直觉。


以下是两个马斯克式的扭曲现实力场的例子:在为特斯拉S型车寻找一流功能的过程中,他为一个想法感到激动:车门在驾驶者靠近时伸出,在行驶中则自动收回,将阻力降到最低。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相关机械装置需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运转数万次,强度足以打破冻冰,但又要十分敏感,在孩子的手指伸进来时就要立即停止发生作用。而汽车的控制面板上已经几乎无法给这种装置留出宝贵的空间了。他对我说:“工程师在很多次谈话中顶撞我。他们的口气不像是说:’啊,这可是挑战。’而是更像:‘这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想法。’但我们最终还是做了,而我确实觉得它挺酷。它成了这部车子的一个标志性功能。”


至于在SpaceX,马斯克说,他花了数月时间去说服团队聚焦于制造可重复使用火箭。行业的流行智慧认为,现在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项目证明,追求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是件愚蠢的事。但是,每当受到工程师们的反驳时,马斯克就回到简单的数学,表明只要使用得当,可重复使用火箭可以将成本降低两个数量级。“我觉得很显然,没有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我们永远不可能移民火星。就像如果在当初,每次旅程过后就把船烧了,美洲也就永远不可能被殖民。”现在,可重复使用火箭在SpaceX处于首要和中心的地位。在精确控制下,草蜢号(Grasshopper)火箭已经展现出在2,441英尺(约744.02米)高的空中悬停、然后返回基座的能力。由甲烷和液氧驱动的火星移民运输飞船(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还要等很多年才会出现。但部分工作已经开始就位了。


强烈的信念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某种形式的痴迷。众所周知,乔布斯要亲自过问产品设计的每一个方面,即使是人们从不会看到的部分。马斯克有着同样的特点。在制造S型车的最初几个月里,他都要亲自在每辆车身上花数小时检查。他会发现,某辆汽车的前灯的位置偏离了3毫米。他还对我说,如果遮阳板上的一颗螺丝钉型号不对,“我都觉得是‘眼中钉’。”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他们俩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设计才能:一个是宏观的系统层面的设计;一个是微观层面的设计。前者表现在偶尔发生的恍然大悟时刻,后者每时每刻都很显眼。


强烈的信念还带来了额外的后果:反对者会受到蔑视。乔布斯因羞辱被他看成是“傻瓜”的人而恶名昭著。至于马斯克,这类故事要少一些。不过,他也曾与人大吵过。当我问他,是否真的对傻瓜没有耐心时,他爆发出一阵大笑:“应该有耐心吗?为什么?”他说,一般的傻瓜不用理,但傲慢的傻瓜会制造麻烦。尽管如此,也许是因为如此,他们俩都吸引到了出色的人才,帮助他们实现愿景。如果你为像乔布斯或是马斯克这样的人打工,就不要指望过安静的日子。但是,你也许会发现,你正在从事今生最好的工作。


事实上,通过展现对自己企业的绝对执着,马斯克已经让他的员工受到了鼓舞。SpaceX团队的一位成员多利·辛格(Dolly Singh)在问答网站Quora的一篇贴子上描述了马斯克如何应对2008年8月猎鹰火箭(Falcon)的灾难性发射失败,那是猎鹰火箭的第三次连续失败。他从控制室走出来,马上对惶恐的员工发表讲话,告诉他们为什么必须振作起来,继续努力。辛格评论说:“我想,我们大多数人愿意跟着他干到底……这是我见过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领导力展示。”


没人怀疑乔布斯与马斯克的信念,但两人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差别,只有深入研究了什么在支撑着马斯克的信念、什么在激励着乔布斯前行,我们才可能最好地理解这些差别。正如我描述过的,对信念的支持来自于清晰愿景与激情的结合。对乔布斯来说,清晰来自于他对“少即是多”的优美设计理念的天生认同,而激情则在于追求一个被简约而美丽的超酷技术所革命的世界。


对马斯克来说,情况稍微有所不同。他的大部分清晰愿景主要来自于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当我在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和 design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译注)采访他时,他称之为“第一原理”推理。他说:“我的意思是,要从事物的基本事实出发,一点点推理,而不是用类推方式推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借助类推而推理的。这基本上意味着,你在复制别人做的事情,只是做了稍许变更。你只能这么做,要不然,你不能靠智力把事情理顺。但是如果你想做新的事情,就必须应用物理学的方法。物理学就是用来发现违反直觉的新事物的。”靠类推来推理就像在20世纪的人认为,要想加快运输速度,就得繁殖出跑得更快的马。你将自己的想象力局限在已知事物的简单延伸上。这可不是世界变化的方式。


“第一原理”的思维方式让马斯克甚至在完全没有现成的火箭设计方案之前就敢创办SpaceX。他不看NASA创造过什么,也不考虑如何改造NASA的产品。他从物理学定律开始。要将x重量的物质送入轨道,就得消费y数量的燃料,还要z数量的原材料成本。结果显示,y加z只有NASA每次发射支出的1%。在马斯克熟悉的其他所有硬件解决方案中,总成本从未能超过原材料这么多。所以,巧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应该可以将这些材料变成一款有效而且成本远低于现有型号的火箭。在还不知道成功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就愿意将个人财富净值的一大部分押在SpaceX上。要实际达到目标,就得进行数百项额外的创新。但对内在的物理学的了解令他相信,这些创新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特斯拉身上。马斯克并不肯定这家公司会获得成功,但他相信:1.物理学定律意味着,我们可以制造出极好的电动汽车;2.将电动汽车划分为三代,就有可能摸到成功的路径;3.如果人类打算实现一个拥有可持续能源的未来,公司的目标产品就会成为必需品。带着这样的信念,在2008年市场崩盘的肃杀气氛中,他为了公司的生存掷出了他个人的最后一笔资金,使S型车有机会问世。


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其伟大的著作《无限的起源》(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中对乐观主义者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定义。他没有把他们说成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而是相信任何不与物理学定律相矛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最终解决的人。从这个定义说,马斯克甚至比乔布斯更有资格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乐观主义者之一。


如果说马斯克的清晰愿景来自物理学,推动其信念的意愿则源自他在骨子里所认为的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样子。从读大学起,他就认定,人类必须转向可持续能源,必须找到向地球以外扩张的道路。这是他的基本信念。所以,当他看到了一条可能的实现信条的道路时,他就不惜押上一切走上去。


所以说,信念并不意味着确定性。事实上,马斯克向我强调,在SpaceX和特斯拉的最初几年里,他完全不确定它们是否会成功。他说:“实际上,我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失败。”他这个说法现在听上去令人震惊。但他坚称,在创业之初,他能知道的全部就是成功有一定概率。他坚持向前开拓的原因是他强烈地感觉到,一定要争取这个概率。


至于SpaceX,马斯克首先相信,总得有人为人类越来越乏味的太空事业做点什么。他震惊地发现,NASA并没有将人发送至火星的严肃计划。依照他的世界观,这将毁掉我们种族的一切进步的历史。在地球上,人类文明面临很多风险,为了确保长期生存,我们必须成为跨星球的种族。(我能听到玩世不恭者说:“得了吧,那些全是大话。他干这个就是想发财。”那些熟悉马斯克的人绝对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的。)


需要确定的是,马斯克与乔布斯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乔布斯从来不是一位真正的工程师,马斯克则是最出色的工程师。乔布斯拥有无人匹敌的说服能力,马斯克能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具备改善的能力,但他的风格逻辑性很强,缺乏让人痴狂的人格魅力。可是,他们共有的素质绝不是出于巧合。任何希望对我们的未来产生真正的重大影响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梦想要大!不要只想着赚钱!为超出你个人局限的创意而努力!扩大你的头脑!要喜欢在条条框框之外思考问题!接触最能带给你灵感的设计和设计师!让产品尽可能地简约(而不是相对简约)!让自己沉浸在科学和先锋技术之中!不要被从前的经历所限制!采取行动时考虑极端且超常规的未来可能性,坚持这种行为方式,直到找出能让你怀有信念的大事业!


一次成功会为下一次成功树立信心(并带来资源)。要是没有创办苹果公司时赚到的钱以及苹果成功带来的信心,乔布斯就不会冒险创办皮克斯公司(Pixar)。马斯克也是同样的情况。贝宝让他有了SpaceX的资金,看到SpaceX走向成功也极大加强了他做好特斯拉的信心。也许这样的关联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像乔布斯和马斯克这样的例子少之又少。即便具备所需的一切智识,你想取得第一次重大成功还是需要一些运气。你必须在正确的时刻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否则你就没有机会登上第二个成功的阶梯。我们更加有理由在未来的创业家身上寻找这些品质,并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支持。


乔布斯最大的贡献不是他打造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而是他让世界各地整整一代的超常规思想家的创造性具有了影响力,并且一劳永逸地证明伟大的技术亦可能是美丽的技术。同样的,马斯克的遗产也不会是他创造的财富(尽管他可能在10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特斯拉和SolarCity的前景在于,它们为实现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一条路线。绝大多相信汽车工业正在加速破坏这个星球的人都认为,要解决问题,就要采取周密而且全面的措施:征碳税、全球化的限制和交易、政策上向扩大公共交通和提高燃料效率倾斜。马斯克已经展示,我们也许不用被哄着进入可持续的未来,而是被吸引过去。


我们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购买电动汽车,并冒险乘坐超级环,原因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抗拒这么做的吸引力。嗯,如果这些措施都不起作用,地球还将自我毁灭,我们总还是有火星可去的。真正的非凡之处在于,无论是让人信服、充满希望的计划A,还是迷人的计划B,都是由同一个头脑驱动的。实际上,在马斯克看来,这两个计划不是互为替代的方案,而是同一个希望的组成部分。这一希望就是:人类很快就会有一天抬起双眼,敢于想象一个值得为之激动的未来。


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有句名言:“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在不停地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所以,一切进步都要靠非理性的人。”


按照这个说法,乔布斯和马斯克是非理性的人中的极品。世界也因此变得美好得多。


部分配图来自Economist



对了,要是你还没看过马斯克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放的火星旅行视频,下面这个就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斯克与乔布斯谁更厉害?
二十年创造三家独角兽公司,伊隆·马斯克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自己吹下的“牛皮”,含着泪也要实现
穆斯克与乔布斯:天才的共性
世界上有一种魅力,叫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他的公司可能在火星上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