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宅(二)| 陶磊




A 建筑设计论坛讲座实录

讲座推荐:系统 | 主持:杨迪迪 | 编辑:张乃千,虚虚

▶ 提示:根据下方关键词按序查阅讲座图片

A 建筑设计论坛创建十二年,秉承专业交流的初衷,以微信讲座为主要交流形式。本次讲座A 请来了TAOA 创始人陶磊。早在一年前,A 就曾与陶磊先生约下这场关于建筑师自宅的讲座,但那时房子还在建造当中,原计划2017年春节前完工,转眼已快到2018年春节,项目终于全部完工,在陶磊先生的精心打造下,面朝小院,春暖花开。听陶磊先生述说自宅,让我们明天起,也做个幸福的人。讲座全程精彩纷呈,现将讲座平台备份并回放,供大家分享学习。讲座分三篇整理,第三篇附有精彩问答,千万不要错过!




主讲:陶磊

TAOA 创始人




讲座图片回放


提示:根据下方关键词按序查阅讲座图片


自宅


自宅2 来自A十建筑论坛 28:24


关键词

#自宅随手照#


好的,时间关系,以往的一些项目就介绍到这里,还有很多项目来不及一一展开来聊,还是把我们的话题回到今天真正想要讲的我的自宅上。我会尽可能比较全面、比较深入的做一个介绍,这个住宅也是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是。对我来说,这次是比较有机会深入的,与生活有关的一些细节、一些思考还有它跟周边环境关系的一些比较有深入性的思考在里面,我觉得这也是这个项目比较特别的一点。

为了减弱我们的距离感,因为在网络上的这样一个讲座,确实跟在现场有现场感比较不一样,相对会比较没有互动感。那我用手机在我现在坐的位置转过身拍几张照片发给大家,让大家知道我现在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所里讲。




关键词

#院子的角落#

#冬至日阳光的意味#


这次借用之前为一个论坛做的PPT的内容,截图给大家,主题叫做并非自然。这里其实更多地是在讲住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非单纯的谈自然也不是单纯的讲建筑,更多的是在讲建筑、自然与人的生活之间的一些深层次的关系。

照片上看到的是我的院子的一个局部情况。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是我前几天冬至日中午拍的照片。凡是学建筑的都知道,冬至的意义——太阳对于居住的影响,在那样的季节里面,阳光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所以我这张那天拍摄的照片有特定的含义。我想要表达出这个建筑能够如我们所愿的满足我在这样的季节中对于阳光的需要。

接下来我会穿插一些文字,可能会更方便大家浏览,毕竟纯粹的语音,确实有时候带来很多不方便,文字会比我的语音更直观一些。(文中黑色粗体字)


毋庸置疑,自然是所有人都最为向往的,对于建筑而言尤为重要,但是自然本身并不具备诗性,建筑要想具备某种特殊的气质,必须超越自然。





关键词

#改造概况#


接下来我给大家深度的分享一下我的这个设计,到目前为止,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它还没有在任何一家正式的媒体发表过。所以在这算是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小范围的内部曝光。


该项目是在原有别墅基础上改建的住宅,原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坐落在被相同房型环抱的社区之中。这是一个独立的住宅,除了一家人的居住,内部还有两间用于创作的工作室。此住宅试图在现代都市中创造出一片独立的世界以获得内心的安定与自由,并通过实木与金属材质的构建表达建筑与自然的真实性。同时,也试图将建筑的功能性与舒适性高度统一起来。


与介绍其他项目一样,我觉得了解一个项目首先要从他的用地背景、建筑背景说起才能有效地讨论一个建筑。这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改建,下面这张照片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现场的条件限制以及原有建筑的面貌。这之后我会做一系列的考虑,才有现在这样一个格局,它是有很多现场条件制约的,也是有很多的现场问题需要解决的。当然现场有他的缺点,也有他的优点。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有策略性的安排,就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对后面的结果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通过这张简易的鸟瞰图,可以知道它是对一个普通别墅区里的一栋房子的改造,也就是说周围有很多跟他长得非常相似的原有建筑,而且是有一定密度的原始建筑,它们是被有效的道路组织起来的、被专业设计师设计过的一系列房子。他与郊区那些私搭乱建的房子的性质还不同,他原本是一个商业地产的开发项目。

这个房子原本是MOMA集团开发的一个别墅区,之前别墅的原始方案据说是欧洲的一个老建筑师做的,是个很现代主义的设计,相对比较功能主义一些,比较节能。他开了很多的小窗户,做了很多比较有科技性的措施,比如地源热泵、新风、恒温恒湿等等,但是我觉得他对于实际的居住感受的考虑还是很少的。

这是在施工之前做的一个模型,它也是我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实际的空间变化带来的可能感受而利用春节时间做的一个模型。




关键词

#设计分析#


设计的策略是将一个巨大的“建筑外罩”将整个基地连同原有建筑全部罩在了一起。它混合了建筑与庭院、室内与室外,试图将所有内容混合为一个完整体,甚至连同树木和自然光一同混合到这一中间,且各自独具特色,自成一体。


这个建筑概念上最明确的就是它的外罩,把整个基地笼罩在一起——把基地上所有的自然的、人工的(建筑)统统笼罩一起。把一切混合到可能会很难分清彼此的感觉。之所以希望能够做到一个模糊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想要把自然的与人为的做一个比较有机的链接。

这是原始基地的一个基本分析,黄色的区域是用地的相关条件,上边的两个方块是原始建筑的基本体量。

针对这样的条件,为了使地下室的空间能够有更好的自然介入,我们做了两个下沉的庭院。同时这两个庭院也在分割着地上的空地,使原本的地上空地会被更有效地分成不同的子单元,不同的、小的、跟室内有更独特关系的内院。

这张图是为了表达整个建筑的外罩把基地上所有的东西全覆盖到一起,笼罩在一起,包括下沉庭院、包原有建筑场地上所有的一切。

通过对外罩的开洞、整合来形成不同的自然院落,这些院落能被地下庭院分隔,也会被地上半遮闭的建筑所分割,由此形成不同的主题和空间氛围。这些空间氛围将会使未来的室内空间有不一样的服务,同时这样所形成的院子的最大好处就是会跟室内形成更为完整的一体。

为了让人能够与所有的空间有非常好的参与度,能够体验到这种空间带来的愉悦。我们在整个空间系统里面布置了一系列的人形楼梯与步道,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使人可以穿越院子并到达屋顶。我经常会将这样的方式形容为就像是以一个游山玩水的方式整合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它会带来很多的游走的体验,又由游走带来不同的空间变化以及不同的愉悦感。






关键词

#鸟瞰图与现场照片的对比#

#设计被很好地完成#


这张图是在施工前做的一张比较完整的鸟瞰图。这个鸟瞰图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比较全面、整体的看到整个空间的关系。在最后的执行过程中还是比较忠实、完整的体现了当初整个的设计构思,包括很多细节都被几乎百分之百的完成了。

这张照片是前段时间刚拍摄的,以此来跟上面的图做一个对比,可以看到,整个晚上的效果跟预想方案的可能性的一致性,这种从头到尾的一致性,一直贯穿到最后完成。这一点在别的项目上可能是很难做到的。





关键词

#独立的小世界#

#灰空间带来的丰富性#

#院落的世界#


在这个独立的世界里,空间充分自由伸展,如同抽象的山水。用几何空间表达的山水意境从下至上、从左至右,可以自由的游走,不同的情境之间亦随之转换。行走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感知新建筑带来的自由与舒展。


从刚才这一系列的分析图与最后的这张照片,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一些我在设计上的愿望——想要创造一个比较独立的小世界,而我就在这世界里头。之所以采用建筑外罩这样的做法,之所以想要把自然的东西与一些人为的东西能整个聚合到一起,其实都是在想,能不能做出一个有足够独立感的、自我的小世界。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自由度,我们对生活上的对自由的向往,如果没有一个个人世界的建立,这些自由性的东西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只有当具有足够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才有可能有自己的自我感、自由自在的自由感。之所以构建这样的一个大的外壳,我觉得在这个建筑里面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策略性的设计。


在这里,建筑没有任何制约,它只是拓展了生活的可能,实现了比改建之前的空地还要自由而且更加舒展的状态。在这个具有连续性的空间中营造出了多维的场所,这些介于室内外间的灰色空间使得场所具有多重层次的特征,孕育出丰富的空间起伏。


这也是正在巴西参展的一张照片,我觉得它能反映出这个建筑外罩的内部所能形成的这样的一个场所感。它形成自然而然的会形成大量的灰色空间,这样的灰色空间,我觉得对于居住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这一点恰恰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大多住宅所不具备的一点。我觉得大量的灰色空间对于连接室内外是非常有效的,也能很有效的让人可以在这个环境当中驻留下来、安静下来。

这是同一天,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照片,旁边附带一张平面图,可能会比较明确的解释这个建筑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内容。这张平面图可能是最有信息量的一个图纸。


也正是由于这种起伏和空间明暗控制,住宅空间才得以既分开又联系,实现各种空间片段之间的切换,使其更有生活的戏剧性。人类生活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也因此而丰富多彩。独立的世界不等于孤立的世界,更不等于孤独的世界,内容丰富并且自成系统才有可能独立于外部的是世界,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与安宁。


既然我想做出一个自己独立的小世界,那其中的丰富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它更多的是来自于自然的变化。对我来说,我更注重的是那种自然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人如何能够直接的感受到自然,能不能直接的参与到自然中,自然能不能被我们居住在室内所真切的感受到,是不是一个有效的自然。这非常的重要。

接下来我会放一些院子里面的不同角度、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性的照片,以展现一种生活感——它如何让我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安静下来并不厌其烦的在里面生活,让我能够一直保持有一种新鲜感。在这里面,丰富性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一个作用。

这是春天拍摄的一张照片,我们以往过春节的时候写春联,经常横批会有一句话叫做“春光满院”或者“春光满园”,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对于美好环境的一种向往。这张照片大概就是在体会或体现这样的一种感受。春暖花开的时候,真的可以说是春光充满着整个院子,这种感受对我来讲是非常温暖的,是一种很喜悦很惬意的感受,大概所谓的“居住的诗意”大抵就是如此罢。

同样的角度,这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拍的,显然也会带来惊喜的效果——整个院子落满了雪,雪反射的明亮的光线映射到整个室内而带来变化,确实是有些戏剧性的,是一种对于日常生活来讲足够有惊喜感的场景。

可是这一切的感受、感觉,我觉得首先得益于之前的设计概念,它是整个建筑外罩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可能它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一点——整个建筑外罩所带来的空间影响,因此才会形成这样的独特感受,才会形成制度特殊的一些自然片段。

同样的角度在秋天拍摄的,当落叶落满院子,秋天的阳光,整个光线的感觉,跟其他季节都不一样了,变得温和了很多,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受。所以我觉得“建筑的诗意”或者说“居住的诗意”是一种由内而生的感觉,而不是一个很概念性的、牵强的说辞。

拍摄这张照片那天其实并不算是个好天气,我记得那天雾霾严重,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小世界里面,还是可以得到这样的一种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建筑通过设计所能够带来的价值。我觉得可能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装修或者家装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商品房的设计可以做到的,这就是在能不能真正设身处地的在那去感受的设计,是为生活的设计。我是以实在的为生活的设计,为感受的设计为这种出发点而捕捉到的不同的东西。

仍然是那个雾霾天拍摄的照片,满地的落叶与彼时彼地的自然光,所营造出了这样的氛围。我觉得这就是在抵抗外部嘈杂的、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在屏蔽这样的外部环境。

这样的一个大的建筑外罩之下,被自然的分割成了若干个院子,每个院子会有不同的表达,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同样是在冬天拍的一张照片,叶子都落光了,随便一接触就很冰冷,但是它仍然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这张同样是去年下雪的时候的变化和惊喜,尤其是当坐在温暖的室内的时候,看到外面这样的雪景,确实就像是看到了一场比较惊艳的舞台剧。

这个角度是从反方向看过去,能看到这个院子跟室内的一个最直接的连接关系。

这是下沉庭院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我觉得在这个建筑里面我做的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解决了我地下室的采光、通风问题,最重要的是把自然引入到地下,建立起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内庭院。这个内庭的气质跟地上庭院又完全不同,因为它的四周是这个土地,土地之下的一个院子,它带来的这种安定感,带着一种空间的结实感,这可能是地上庭院所不能给的东西。

这是地面上的另一个院子,这就是被切分开所带来的院子与院子之间的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又是有关联的,即使它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和气氛,即使每个院子服务于不同的室内空间。这张照片是我卧室前的院子,它是由车库改造出来的一个空间,我认为车应该是让位给人的,应该把最好的空间解放出来,移走了车才会有卧室这边的竹林。我觉得这是一个权衡和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

#木材特性的把握#


设计的另一种思考,是从最微观、最具体的物质感受和细节的精确性开始的。虽然材质本身并无诗意可言,我相信它们经过重构法则,可以呈现出诗意的品质。


刚才所讲的都是关于如何去做一个设计的宏观思考,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设计师都会是有的思考顺序或者思考、设计的方法——从大处着眼,对场地的利用、对场地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通常的办法。在这个世界里面,我觉得更有价值或者说更能够打动人的部分,其实是一些从微观的、具体的物质性上做出的关于感受性上的考虑,我觉得这可能会让整个建筑的细节或者空间品质看起来与人有一种更好的关系,可能会更容易去接受这样的一些环境。


材料的真实性

建筑体的基本材料是实木和铝板,像一件衣服的外套,外层是铝板,内层是红雪松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耐腐的铝板作为建筑的基本防护,而雪松木作为内层材料,更像是衣服的内衬,更温和更舒适。这样的决定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跟人所在的场所有关,使得人的身体和场所能更好的相处,木头是自然的延续,温厚的物理属性,更让身体容易亲近。


我们谈论到建筑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其实答案是有多样性的,或者说是很难下定义的。但是我觉得它包含几个方面,当然空间是大家都知道也都要去面对的一个很本质的问题,而材料也一样,它也是一个建筑很本质的问题,建筑总是要考虑怎样借助这种很物质的东西来表达。因此材料的真实性,对于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实际上我们有大量的建筑的材料并没有表达出它真实的一面。

其实自宅这个建筑最初也考虑过清水混凝土来做这样的空间,但是权衡利弊,担心现场的作业条件,包括邻里关系的处理,最终选择了一些比较轻质化的材料做法。

木材在这个建筑里面被大量的使用,尤其是在一些内部空间中。我觉得木材可以带给人更直接的一些温暖、温馨的感受,这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这让我特别的想要保护这种木材的自然感,让材料的那自然感能够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而不被掩盖掉,所以在很多做法上都保留它自身的特色。

当然从建筑的细节做法上来看,很好利用也是木材本身的一些特性。

我觉得一个建筑的建造关系、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在这之中要如何去表达,材料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都要建立在一个比较真实的基础上。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构造逻辑性的真实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关系到其真正的建筑品质或者说建筑的品格,都会在这些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刚才那些院子的照片可以看到,室内使用了大量的木材。这里面有他空间的延续性,有空间变化的连续性,还有这种一致性的表达所必然导致的很明确的表达。




本文已获得主讲人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旧院子大改造计划,效果彻底颠覆传统中式庭院!
寓情于宅,一席农村小院,藏境生活本真
木质围栏 · 淳朴自然
庭院地面铺什么材料比较好?这种材料,简便,美观自然
老院子
别墅院子,究竟应该如何利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