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件“宋代第一小楷”,是后世800年的典范之作,比印刷体还要规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宋代几乎没有擅长小楷的书法家。宋四家“苏黄米蔡”他们的成就都是在行草书上,即便是力主复古的米芾,主要的成就也都是在行书上。

宋代真正扛起了草书复古大旗的人,是南宋一个叫姜夔的人。此人金石、诗文、书画无一不通,被称为是苏轼之后宋代唯一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写下的这件《王大令保姆砖题跋卷》被称为是“宋代第一小楷。

外行看这件作品可能会觉得,这字是挺工整,甚至是比印刷体还要规范,不过真的能当得起“宋代第一小楷”之称吗?还真当得起,这需要我们细细分析。

每个时代的书坛都有自己的时代风尚,对此,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对此做出了一段非常精准的总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其中晋人的“韵”是以王羲之、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逸士的清韵,唐人的法指的是严谨的法度,宋人的“意”指的是“心随笔发”的意趣。

宋代“尚意”书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强烈的个性表达,这导致宋代书坛相对其他时代来说,是轻视古法的,米芾复古也主要是在“八面出锋”的行书上,所以宋四家都没有楷书代表作

到了南宋,古法进一步式微,姜夔又将“二王”和唐代的古法捡了起来,才有了这件《王大令保姆砖题卷》。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件作品除了端庄、工整;它对古法的复兴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这件作品章法宽松舒朗,行笔从容不迫,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安静恬淡的魏晋气息,这是藏在虚处的气韵。

此作虽为小楷,却结字工整,间架宽绰有余,点画均是一丝不苟,坚决贯彻杜甫所说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法则,让作品美观且大气,这是放在实处的唐人法度。

唐代以后的楷书大家本应当首推赵孟頫,可是赵孟頫的楷书是加入了行书笔意的行楷,和唐代的工楷有很大一段差距,这时我们向上溯源,能找到的复古力作,就是这件《王大令保姆砖题卷》,它是800年来的小楷典范。

这件作品中不仅有晋人的清韵,又有唐人严谨的法度,是一件学了不会流于俗气,能提升我们书法格调,同时又兼具实用性的小楷范本。作为墨迹本真迹传世,它也更便于我们研究古人的用笔。

我们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和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字楷书,法度严谨,楷书典范
精绝严谨,小楷典范——文征明·跋右军十七帖
如何写活楷书?听古代书法名家怎么说
他的楷书糅合了魏碑的刚劲和欧楷的险绝,摘得全国首届楷书展大奖
宋朝小楷中的极品,能写到这种水平的,堪称后无来者!
印刷体楷书第一人:高云塍先生小楷《高书小楷》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