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执政的根本方针

来自 凤凰号

00:00:39
00:00

刘先银山水画《福寿齐天源远流长》

老子道德经第49章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执政的根本方针

侯王,国家领导人如何执政,如何治国,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十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方针,第65章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指出治理国家绝不能凭个人的聪明才智主观妄为,那样必然害民害国,成为国之贼,国之罪人。反之,不以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为国家为人民造福。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治国呢?

老子在49章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道之君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不是依个人固有的思想,而是依照百姓之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善良的百姓我好好地对待他,不善良的百姓,我也好好地对待他,这是以善德待人。诚信的百姓我以诚信相待,不诚信的,我也以诚信相待,这是以信德待人。有道之君时时为天下百姓着想,营造出淳朴善良的社会风气,使百姓耳濡目染,人人向善。有道之君应该爱民如子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可谓治国之良方,永桓之真理,完全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我们今天常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吗!国家,本应是全体国民之家。国家领导人应该为全体人民服务,为全体人民着想,使人人自由平等幸福,这样才能达到国泰民安,国家领导人不能贪图享受,而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敢为天下先),这一方面,道德经讲得很多。

道德经第75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姓之所以受饥挨饿,是因为当权者赋税太多。百姓之所以难于治理,是因为当权者强为妄作。老百姓之所以不惜犯死,是因为当权者贪图享乐,百姓无法生活才冒死犯上。只有当权者不为贪图享受而横加征敛,那就是最贤明的举措了。

老子在57章中列举了四项古圣人明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我顺民心办事,则人民自然归化。我清静无邪,人民自然纯正。我不无事生事(不打仗,不横加征敛)人民自然富足,我没有贪心,人民自然淳朴。老子在78章中还列举了古圣人对君主的要求:“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即是说:能承受举国的屈辱,才能称得上社稷之主;能承受举国的灾殃,才能称得上天下之王。”

老子在第十三章还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教导君主要以天下为自己所贵,以天下为自己所爱,老子还提出:“我有三宝”,要求君主们“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意思是:第一,对人民要有慈爱之心,第二对物要有节俭之心,第三,对社会要有先人后已之心。并警告说:现在的君主,舍去爱民之心而逞勇互相征战,舍去节俭之心广为征敛,舍去先人后已之心贪图安乐享受,不顾人民死活,这就快要灭亡了。老子的这些理念与方针,完全是符合宇宙自然规律的治国良方,是天人一体、天人一理的理论经典。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实践体验。同时也是对于古代大同社会实践和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曾赞颂尧说:“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说尧取法于天,按天道行事。孟子《滕文公篇》讲到尧对待人民的态度:“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是说百姓努力工作的,要加以慰劳,百姓自愿来归附的,当加以奖励,招他到来。人民若有错误,就教导他,使他改正。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保护人民不受侵害,使人民自得其乐,勤劳发展。孟子甚至说:“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足见尧之重民爱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名言及注解集锦(80句)
老子对待不同人群的三个原则(肖起国)
112.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圣人之道,大公无私(第四十九章)
高恒解《老子》之四十九
处下退让
[转载]美国旅游行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