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和宇宙层面的研究

刘先银书法作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刘先银书法作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刘先银书法作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道和宇宙层面的研究

研究《道德经》,必须重视其时代的基础文化环境。老子时代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思想的飞跃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华文明的初始典籍《河图》《洛书》,一切进步都是在这种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延伸。

《河图》阐述了宇宙的前世、现世和后世,运用形象思维的象术理论,发明了阴阳五行这种世界存在的物质和生命一体运行的模型,奠定了天地人一体的原理。

只有把《道德经》与《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同参共解,才会得出正确的准确的合理的认识。

《河图》《洛书》阐述了天道和宇宙的运行,宇宙生成隐含在图式之中。《道德经》把宇宙生成作为重点,把宇宙生成和天道运行作为其理论和哲学的基础。认识了宇宙生成的奥秘,理解了老子的天道理论,就识得了天机。天道的理论化就是老子的天道哲学。

第一章讲述了道的运行与宇宙时空运行的关系,主要是道之行。

老子从宇宙时空纵横的两个角度,观察和描述了宇宙运行中的道。为了便于人们的理解,把运行如一的道分解为常道与非常道两大概念,概括地解释了常道和非常道与世间万物生命的关系。老子把常道规定为道之运行的所谓模式化之道,就是道之运行的时空横断面之道,即道运行的“曲则全”图式所表示的意义,具有天道运行螺旋的横断面意义。老子把非常道定义为宇宙运行时空中延续时段的道,实际运行中的阶段性的道,就是道之运行的时空纵深度之道,即道运行的“枉则直”也,具有天道运行螺旋的纵深延长的意义。

宇宙天地生成之后只存在连续运行的道,所谓的常道和非常道是老子所作技术性的命名。道不因为人的认识而存在,却因为人的认识而得到命名。

常道,人为规定的所谓静止状态下以便于观察研究的道,模式化之道,时空运行的横断面之道。就像医学教科书中的细胞模型一样,任何实际的活体细胞都不同于那个模式化的细胞模型,但是所有细胞都存在类似于那个细胞模型的特性,具有类似于那个细胞模型的本质。我们在基于常道的状态下,对于世间万物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世间万物总的生命状态,从中可以发现世间万物个体之间明显的和细微的差别。

“常有”就是常道的有,就是指有常道。“常有,欲以观其微”,在常道状态下,在道的运行时空横断面状态下,我们观察到的是世间万物个体之间的差别之所在。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物与物之间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被老子称之为“微”。比如,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作人口普查,存在着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段的个别的人,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人又存在着个体之间的明显差异。天地之间的万物存在着不同的种属,不同的个体,这种万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就是“欲以观其微”的那个“微”。

“常无”是常道的无,就是指非常道,具有宇宙时空运行纵深度的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在基于非常道状态下,也就是在任何有一定长度的时间段内,对世间万物进行观察,观察到世间万物中所有生物或任何一物的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体现为“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种世间万物或任何一物的生生化化、作而芸芸和归根复命,反复运行过程就称之为妙,生命的过程就是妙。

“道可道,非常道”包含了老子天道理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第一个道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我们认识的对象。道可道,告诉我们对于天道认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道,就是对于天道实质的认识和论述,已经获得的认知和成果。

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常道与非常道,做出了符合逻辑的论述,形成了合乎天道的理论体系。对天道理论体系的认识,就是道的常名与非常名的应用。

“名可名,非常名”是认识论,是老子的思维方法,是认识道的方法论和工具论。可名,就是应用阴阳术数,“象物精信”认识体系,对观察和认识所得的“象”进行思维、思辨、演绎、推论的程序和结果。

浅层次来说,常名与非常名就是人们对于常道和非常道的命名。在哲学理论的高度,常名与非常名属于思维和思辨内容,常名相当于形而下概念的名,非常名就相当于形而上概念的名。上升到天道哲学的高度,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就体现了老子的天道哲学思想。

本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概括了宇宙从无到有,宇宙生成的过程,生成后的状态,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生化规律,以及人类对于上述状况的认识深度。

通过第一章,我们知道了天地生成的定义,无和有的定义,老子带领我们从混沌状态、无物状态,走过了有物混成、五行生成、三生万物,走到了现在。老子一路上告诉我们有关道的知识,道在不同时空有着不同的运行状态,不同状态的道被赋予了不同的名,不同的名代表了我们人类的认识水平。老子告诉我们在某一个时间点的世间万物的千差万别,和任何一个时间段内所发生的生命变化。通过《道德经》,老子告诉我们天地是怎么生的,万物是怎么长的,无极与太极是怎么转换的,什么是玄,什么是妙,什么是微。为什么天道会玄之又玄,为什么万物会妙而又妙。

读懂了第一章,也就进入了老子的思想境界,就基本认识了老子的理论体系,其他的内容也就容易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可道”之“道”的实质
肖起国
原创《老子天道论》《道德经》第一章解读(9)
老子眼中的宇宙 116--《老子天道论》原文...
“无”是宇宙的前世,“有”是宇宙的现世(连载06)
这个“物”是指五行 224--《老子天道论》原文连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