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散文常见表达技巧及作用,为做好“散文阅读题”打牢知识根底

散文和小说以及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基本通用。但下列手法在散文中出现较多:

①象征(托物言志)

概念:借助某个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用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来象征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作用:它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文章立意高远、含意深刻,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的余地。

②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

概念: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这是正衬。再如高尔基《海燕》:“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鸥、海鸭、企鹅衬托海燕的英勇无畏。这是反衬。

作用: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③渲染

概念: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如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以这样的环境和气氛,渲染了人物的凄楚心理和作品的主题。

作用:能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加强气氛,深化文章的主题。

④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概念: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去贬低或否定他(它),然后再褒扬或肯定他(它)的一种构思方法。如杨朔《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爱蜜蜂,后来再重点赞美蜜蜂。

作用:通过前后对比,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和精神品质,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⑤借景抒情

概念: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

作用:使文章形象生动,使表达的感情更充沛、丰富。

⑥联想和想象

概念: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的事物。如朱自清的《春》,由眼前带着“甜味”的春花,联想到秋天甘甜的果实。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作用: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⑦以小见大

概念:指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鲁迅《一件小事》。

作用:事件平凡,人物亲切,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平凡中显伟大,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感情细腻,有血有肉;能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最是难忘故乡情--一叶飘然烟雨中
初中语文知识分类
在散文阅读中,事物形象有何作用?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2014高考散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