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不要怕,八招帮你自疗康复,最后一招最重要

原标题:患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不要怕,八招帮你自疗康复,最后一招最重要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我就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做一些剖析,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一、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征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用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二、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

一般来说,心理疾病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1、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婚恋失败造成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

2、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3、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4、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三、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自我康复疗法

当我们出现心理困扰时,并不需要立即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因为都会有自我调整的一个过程,但是当我们出现长时期的心理困扰时,应该及时的求医,长时期的陷入心理困扰,会让心理困扰变成心理疾病。如果你确认自己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情况严重,建议你去正规心理门诊看心理医生,情况较轻,可以考虑自疗。我提出一些有效的自我康复疗法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带有普遍意义,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还要进行个案分析:

1、顺其自然。有了心理疾病,一定不要害怕。心理疾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持续的不良情绪状态。任何不良情绪如果顺其自然,不对它强行抑制并设法消除维持它的新刺激,总会自然消解。

2、自我分析。心理疾病是现实造成的,它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堪承受的压力所致。对此可以做些自我分析,看清自己陷在哪些现实的冲突之中。一旦真正认识到自己问题产生的根源,情绪困扰背后的驱动力量得以发现,我们就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纠正。

3、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制定无法实现的目标,不为力所不及的事情苦恼,也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不要把个人目标设置得太高,如果我们以60分为目标,我们永远是成功的;如果以100分为目标,也许我们永远是失败的。

4、学会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你不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堵墙,希望把它撞开,无济于事,徒劳无功。我们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学不会接受。接受了,就慢慢不会生气了。

5、走出家门。心情烦躁时,可以多出去走走,一定不要宅在家里,那样只会越来越胡思乱想。走出去,尽可能参加一些使自己感到轻松开朗的社会活动,做一做自己一直很喜欢但已经很久不做的事情,增加生活中有意义的活动,多和朋友聚会,倾诉心声,随着活动的增加,你会发现,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样就会渐渐的让你恢复对生活的兴趣,就会慢慢减少抑郁焦虑症的症状。

6、加强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经常锻炼,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做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心理疾病患者的孤独感。但是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像散步、健美、舞蹈、太极拳等都可以达到减轻抑郁焦虑症的症状的效果。

7、阅读书籍。可以多看一些书籍,通过对书中人物的感悟,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思维模式,改掉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社会。

8、培养自信。不论在什么时候,自信永远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自信是很重要的原因。培养自信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自己内在素质的提高,自信心就会自然而来。有了自信,你就不会再焦虑和恐惧,敢于坦然面对一切。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有疾病恐惧症怎么办
【健康】强迫、焦虑、抑郁……你有“心病”吗?专业测试来啦!
超心理学横空出世!轻而易举击破了抑郁症等所谓的「心理癌症」
超心理学:量子力学和阴阳理论结合,解决了所有心理疾病难题
十种常见的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
你没点心理疾病,怎么好意思出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