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山之石】民国时期龙泉青瓷文脉传承考析(陈佐汉 ·中)

/

民国初年的龙泉,到处有寻掘古墓者和收购古青瓷者。

龙泉古青瓷的身价倍出,引起当地民间人士研究仿制古青瓷的热情。当时民间烧制的仿古瓷,通过做旧达到古青瓷的效果,做得好的可以卖很好的价钱。

民国仿龙泉窑鼎式炉

但仿古青瓷的烧制成品率很低,花费的精力和代价较高,如果外地商贩到家收购,利润不大,只有拿到上海等地,才能卖到好价钱。

《近代龙泉古瓷发掘概况》介绍:“处州青瓷销往上海后,对外主要销路有二:大件销美国,小件销日本...上海古董商多聚于棋盘路之怡园茶楼,从中收购转卖,牟取暴利。”

民国时期上海的古玩市场

//

陈佐汉退役回乡后,一面从事瓷商行业,一面经营父亲开设的陈万昌瓷厂,与乡人、亲戚学习研制仿古瓷。

徐渊若在《哥窑与弟窑》中也提到:西乡宝溪乡之溪头,有陈佐汉、李君义等,亦建两窑。原制日常用品,继仿大窑古法制器...较诸真品,难望项背,其巧者即鉴赏家亦荡然难辨。海上此货,战前颇为充斥。”

民国时期陈佐汉烧制的青瓷

陈佐汉自幼生活在制瓷之家,对青瓷深感兴趣,再加上年轻时的自学钻研,对古青瓷的鉴别有一定水平。缘于各种因素,陈佐汉当起了买卖古瓷的商绅。

据说,陈佐汉每年都要提着皮箱去上海古玩市场两趟,货源有收购当地农民挖掘来的古瓷器,另也代亲戚乡人出售高质量的仿古青瓷。

《陈氏家谱》中陈佐汉自述:“京沪考古家无不知之,历年奔走京沪平津香港及各大都市,均表欢迎。”

宋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1938年陈佐汉以副乡长身份,以“宝溪乡第五保溪头村碗业窑厂停顿,基金欠缺无从借贷……准予设法挽救,拨款借贷,俾得复兴瓷业,建树生产”的理由,向龙泉县唐县长呈请经费。

要求地方政府尽振兴地方瓷业之责任,同时还提出“改革工艺推广销路,尤应在城市通商地带设立分销处,避免奸商剥削垄断摧残工业”

这些建议,均是陈佐汉多年经商的经验之谈。陈佐汉当时就意识到,要想振兴传统瓷业,富裕百姓的生活,唯有依靠政府并争取政府的支持才能做到。

陈佐汉向国民政府呈交的公文

民国时期龙泉的制瓷行业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私有窑厂分布在八都、宝溪一带山区。

其生产方式与人际关系长期以来都是按照地方传统行业约定俗成的行规和习俗延续,各民间窑厂为谋生存而传承祖业,早期没有形成行业规模。

陈佐汉已认识到没有行业的规模势必限制制瓷业的发展。

1943年陈佐汉等人针对当时多数瓷窑主陈守旧法、不思进取之弊端,决意联合各瓷业主,潜心研究瓷器改良,发起成立龙泉县瓷业合作社联合社。

窑厂生产适合民用之需要的各种日用瓷,加上合作经营的力度,销路颇广,全年产量和产值得以提高。

在这期间,陈佐汉担任瓷业合作社社长,他积极筹资,联合各瓷业主改良生产,开本地合作事业之先河。

陈佐汉自述“联合磁窑凡十八厂,投资万余元,救济工友达数千,盛极一时”的情况。

/ / /

龙泉青瓷的规模生产在明末清初衰落、中断后,民间利用龙窑烧制土碗相继而起,八都、宝溪一带百姓赖以为生。

民国时期的宝溪溪头村像个瓷业大工厂,仅有二百余户人家,民国初年先后有李生和、周顺吉、张义昌、利民等19座窑厂,大部分村民从事窑业生产,主要烧制日用碗。

据1994年出版的《龙泉县志》记载,1934年陈佐汉邀本乡瓷工李君义、张高岳、张高文、张照坤、龚庆芳、许家溪等制瓷高手,在溪头组织仿古青瓷研制小组。

可以说它是现代龙泉青瓷行业第一个民间研究组织,七名成员都是宝溪乡溪头村和车盂村的瓷窑主,其中李家、张家、龚家互为姻亲,仿制古青瓷已有一定的基础。

在当时,陈佐汉能召集当地制瓷高手开展仿古青瓷的研究,一方面是以他的副乡长身份,庇护这些人免于被抓去当壮丁服兵役;另一方面可以集中大家的精力和智慧,研制出高档的仿古瓷,去上海等地卖个好价钱,利益大家共同分享。

徐渊若《哥窑与弟窑》中也提到此事:“宝溪乡龚庆芳兄弟以及张高礼、张高岳等六人,以仿古著名,其制品甚精致。曾以恢复固有艺术,系属专门技术人员为词,申请缓召...”

龚庆芳

张高礼

既然县长都赞同专门技术人员“缓召”,陈佐汉就有理由将制瓷高手聚集名下。

仿制古青瓷的制作场所就设在陈家宅院的前厅,置有石磨、水碓等设备。

陈佐汉故居

为便于研究,陈佐汉腾出自家破旧房一间,略加修整,匾其门曰“古欢室”。“古欢室”三字,据说是当年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所书。

据陈佐汉子女回忆,“古欢室”很是神秘,父亲一般不许儿女随便进出,据说房内摆放着许多珍贵物品,如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国民政府高官陈诚、龙泉县长徐渊若等各级政府官员与陈佐汉的合影照片,还有浙江省卫生处长、中国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等名人给陈佐汉的题词,连同蒋介石的题词、苏联外交部的回函等原件或复制件等。可惜这些资料在新中国成立初都因政治运动而被销毁。

陈佐汉为了探究古青瓷技艺,到处搜集古青瓷的资料,同时到大窑宋代古窑址寻找青瓷碎片进行分析研究。

大窑遗址

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陈家仿制古青瓷终于取得初步成功,其作品从釉色到造型几可乱真。

徐渊若称:“陈佐汉氏等所制仿铁骨,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去其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于上钩。”

在研究仿古青瓷的几年里,陈佐汉的足迹遍及温州、福建浦城、建瓯及龙泉各乡村,凭借年轻时好学练就的绘画技能,将观赏到的130余件古青瓷器样,一一手绘成图录,并注明其年代、出处或略加点评,集为一册,后人将其取名为《古龙泉窑宝物图录》。

陈佐汉手稿

与此同时,他还分析、总结历代哥窑弟窑青瓷的特点,并将研究之思想、成果编写为《古欢室青瓷研究浅说》,遗憾的是此研究专著已失传。

徐渊若《哥窑与弟窑》

缘于对青瓷的共同爱好,陈佐汉深得徐渊若的厚爱。1944年时任龙泉县长的徐渊若,在编写龙泉青瓷专著《哥窑与弟窑》时,陈佐汉为其提供了大量资料,徐渊若在书中特别强调本人与“邑绅”、青瓷“权威”的交流与往来,有十多处提到陈佐汉。

陈佐汉烧制的仿古青瓷

陈佐汉也正是利用了良好的政治背景,通过对青瓷技艺的研究,吸引有声望有实力的县府官员,成为地方绅士联系 各级政府的桥梁,为自己所热爱的青瓷事业,同时也为地方百姓做了许多益事。

未完待续······

本文内容筛选于吕鸿著作

古龙泉青瓷文化探究——以民国绅士陈佐汉手稿为例

【他山之石】民国时期龙泉青瓷文脉传承考析(陈佐汉 ·上)

来源 ▏龙泉青瓷

本微信公众号法律顾问:

广东迅恒律师事务所 卢锐湘律师

▼广东海丝馆 网上商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龙泉青瓷仿古与陈佐汉
近代龙泉仿古青瓷
龙泉窑青瓷器如何从四个方面辨伪
龙泉近代仿古青瓷鼻祖廖献忠
最全龙泉窑介绍
名窑概述系列之——龙泉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