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博士谈阿拉伯马(三):阿拉伯马的饲养及管理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于转载文章开头明显位置,标明原文作者名(如:“中国阿拉伯马”)、原文出处(如:“阿拉伯马”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本文内容摘自王铁权先生编著的《纯血马 汗血马 阿拉伯马》(北京市,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一书;编辑:孙泰吉 博士】

 

推荐阅读:

十六、阿拉伯马的饲养及管理

阿拉伯马在引入原苏联切尔种马场进行驯化适应的早期,采用了舍饲方法,其后改为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法。以后对母马及马驹使用这一方法。

 

公马养在马厩之内,床面为3 X 5米,每天骑乘1小时。此外,室外设有公马栏。夏日炎热时还盛行洗澡。

 

母马冬季养室内小栏中,床面积为3.5 X 3.5米,每天少不了室外运动,天气晴朗时,整天在靠近马厩的马栏中。

 

春天,随着产驹到来,专门组成母马群。夏季,母马及马驹除了吃料回厩以外,其余时间均在室外草地上放牧。

母马达四岁时,经赛马场能力测定之后开始配种。马场内配种采用本交的方法。配种时间从2月到6月,配后进行滤细胞检查。

 

母马试情及配种的结果,都记录在专门的簿子上,同时也记在公母马的个体台账上。其后予测产期,制成专簿。母马一般按期分娩,事前又需作接产护驹的准备。

 

在出生后48小时内,给马驹作初生记载。这是档案的基础,包括初生日期、性别、毛色、特征以及父母名号。这些记载需抄在马场内公母马的档案上。

 

生后3日内,要给马驹称重、测量体尺,后者为体高、体重、胸围、管围。此后,给马驹练习带嚼、笼头、渐行刷试、触摸四肢、牵马行走。

马驹生后,每6个月测量体尺1次,直到出场或转入生产马群。测定数据均转登到生长发育簿及马场台账上。

 

配种与产驹之后,均要写出报表。报表内容包括母马产驹日期、受配母马所用公马名号、马驹性别、名号及本年配种受胎日期。

 

公母马的马场档案、产驹记录、配种及试情记录,都是建立正式国家档案的依据。

 

马驹于6个月龄离乳,其后便烙号。在左侧肩胛后缘的前方3~4厘米处,烙个体号。该号每年从1号开始,一般公马单号,母马双号。隔一段距离再烙上年度最后两个数字。同时在右侧,与个体号相对应之处烙上场号。

在烙号时,在专用台账上记录,记上每一烙号马的档案,即马驹生年月日、性别、个体号、生色、别征及父母名号。

 

离乳后的马驹,公、母分开饲养,每栏放两驹。此时马驹尽可能地在放牧场上或在室内栏中自由运动,也可在放牧场上成群追逐运动。离乳后的马驹就要着手调教,渐渐地使之习惯于不同步法,从速步开始训练,渐渐地加长或放慢,逐步进入袭部(跑步)训练。

 

分组追逐运动,有利于马驹的肌肉、腿部发育,为步入正式调教作准备。到一岁半,马驹体躯已发育正常,需进入系统的强度调教。调教时,阿拉伯马具有温和从顺善良的特性,很快便可就驯。在其它国家,如波兰、阿拉伯及东方国家,主张把调教年龄推迟到2.5岁,认为1.5岁调教对马驹生长发育不利。但切尔马场多年经验认为,1.5岁开始调教并入任何副作用。早期调教更有利于筋肉发育。

 

开始调教的马驹,进入调教马厩单栏饲养,每厩可容20~25匹,由专门调马师、骑士、骑手、马夫管理。开始调教的马,按正常调教方法进行。原苏联别契吉尔赛马场,从1950年起便着手阿拉伯马的调教。该马场有2130米、宽20米的沙地跑道,跑道的走向为右回转。

调教2岁公驹时,需负重57公斤,3岁时负重58公斤,4岁及以上增至59公斤。母马则相应减去2公斤负重。

 

马驹从2岁开始,每2周正式赛跑1次,比赛距离为1000、1200、1400、1600、2000米。对于这些马有几项传统的专门奖(公、母有别)四种:夏季奖、加里宁奖、敖德萨奖、大奖。

 

完成上述比赛后,马驹休息1个月后,再开始训练,准备参加3岁马有奖赛马。

 

3岁阿拉伯马的比赛距离为1200、1500、1600、1800、2000、2400、3000米。对这些马也有几个专门的比赛奖:大奖、秋季奖、彼其格号奖、布琼尼奖。

3岁比赛之后,一部分马驹被卖掉、另一部分优质马编入育种马群。

 

每一匹出卖的马都给买主详细的档案记录,其中包括:纯种证明、生年月日、毛色、别征、四代系谱、鉴定及比赛记录。

 

4岁及其以上的阿拉伯马,每年举行长距离(3000~7000米)比赛。对他们也有传统的专门奖4种(含3200米奖),还有一种2400米奖。

 

跑行记录,记入专门台账上,以后再录入良种登记簿之中。

平地速度赛之外,阿拉伯马可用于各种标准马术比赛。为此,有些赛马场还附设马术学校。

 

阿拉伯马的饲养日粮标准如下:

公马冬季每日给以8公斤精饲料,其中5~6公斤燕麦。2~3公斤大麦、玉米,此外,给1~2公斤胡萝卜,粗饲料为野干草及秸秆。进入配种期,增加精料喂量,并喂给鲜草及高蛋白补充饲料——牛奶、鸡蛋。配种季过后,饲料恢复常量。

 

母马冬季每日喂给10公斤粗饲料(部分为秸秆)、3~4公斤精饲料(0.5~1公斤为麦芽)、胡萝卜1~2公斤。夏日,进入草场放牧,日补精料减到2公斤。

 

马驹生后2个月,开始补精料,离乳时每日精饲料喂量增至4公斤。

 

马驹离乳后到1.5岁,冬季日给干草1~6公斤。其中包括一部分秸秆。4~5公斤精料及1~2公斤胡萝卜。

马驹调教阶段,每日喂给7~8公斤干草,5~6公斤精料,1~2公斤胡萝卜。

 

所有的马都可得到矿物添加剂(盐、矿物饲料),放入槽中任其自由舔食。添加维生素合剂也是必要的。

 

以上日粮标准为前苏联阿拉伯马场所采用。经多年使用,认为可以保证成马及马驹的健康及良好发育。

 

马场内有放牧地,放牧对马匹非常有利

全部马匹经常处于兽医师监测之中。

 

厩舍内部要保持清洁,春季出牧前和冬初越冬前,要进行两次大消毒。

 

阿拉伯马适合粗放饲养,但这是一种合理的饲养。其草料的质量及数量应当高于我国地方马种及杂种马的草料。阿拉伯马后代应给予补饲及良好的饲养管理。阿拉伯马的杂种后代若饲养于一般农村条件下,虽可适应较差的条件,但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发育,应给以精心护理,较佳营养才好。

(未完持续)


关于作者王铁权先生——

出生于1928年的王铁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养马学家。1953年,受国家公派,王铁权先生前往苏联莫斯科基米里亚杰夫农学院留学,攻读养马专业,其导师是世界著名养马学家维特教授,1957年获苏联农学副博士学位。

 

王铁权先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王铁权先生一直从事马科学研究工作,曾对马的杂交改良、选育、马种分类、马种资源调查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骑乘赛等现代马业的初步形成也进行了有益的推动工作。

 

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位无私奉献的现代马人,并为此竭尽全力。

 

王铁权先生辞世于2008年4月1日,享年80岁。


视频、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建议及投稿事宜,请联系:chinaarabianhorse@163.com



阿拉伯马”微信公众平台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吾马
因母马和马驹被买家拉走,公马十分不舍狂追卡车,马主人:看着挺心酸的
《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明朝人不懂得驯养马,使用的是阉割过的马,军
宁做吃苦的马,不做享福的猪
公马相亲高兴的手舞足蹈,却被母马一脚给踢死了,真是乐极生悲
坤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