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套平原:华夏文明之肾

如果没有河套平原,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内蒙古、宁夏,作为中国黄河中游最古老的农业灌溉渠,河套平原堪称华夏文明之肾。

为什么黄河百害,惟利一套?

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中游,黄河从兰州北上,进入宁夏之后,便进入了河套平原,黄河在此继续北上银川,经过内蒙古五原、包头、呼和浩特的土默特平原,一路从鄂尔多斯高原向南,进入陕西、山西交界。可以说,河套平原便是位于黄河的“几”字形的顶端。

自古,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中下游四处泛滥。古谚曰:黄河百害,惟利一套。便是指的河套平原。为什么,黄河在此变成了可灌溉、屯田的塞外江南了呢?其实和黄河流经此处的地形,尤其是贺兰山、阴山这两座山系有关。

黄河进入宁夏后,西侧便是腾格里沙漠,而黄河西侧的贺兰山正好位于沙漠与黄河之间,而正是由于贺兰山千年来为黄河阻挡住了风沙,防止了沙漠的东侵,银川平原的黄河两岸,经过千百年来人工沟渠的建设,成为了良好的灌溉区。而黄河继续一路向北,折弯向东后,北侧的阴山也起到了贺兰山一样的作用。广义的河套平原分为西套(银川平原)、东套。而内蒙古的东套又可分为:后套(五原-包头)和前套(土默川平原)。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原因,黄河到处变成了千年的肥沃灌溉区。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年代,赵国的长城便修筑在阴山之下,将河套平原变为了农耕汉族的定居地。秦代,更是在此设立云中(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九原(包头)两郡,迁移内陆农耕居民在此耕屯。西汉汉武帝时期,更是在此设立朔方(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南岸)、云中、五原三郡。

河套平原堪称中华帝国之肾

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河套平原的存在,使得,阴山、阿尔泰山之南的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等沙漠之间,多了一曲灌溉平原。

而著名的(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诗歌所描述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便是描写的土默川河套平原的景象。

可以说,河套平原是中华帝国之肾。河套平原若失,则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萧关(今宁夏固原)以北,则尽失。而西北的游牧民族一旦占据河套平原,进而占据了河西走廊,则可以直接达到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渭河平原。对关中平原虎视眈眈。

北宋一代,西北的西夏国(定都河套平原黄河岸边兴庆府,今银川)之所以能和北宋、辽三国鼎立,便是由于占据河套平原为根据,可以保住一隅。

事实上,不仅汉族的农耕民族对水草丰美,亦耕亦牧的河套平原有感情,游牧民族也一样将此地视为宝地。可以说,若没有河套平原,漠南的蒙古部落不会对华夏文明有如此的向心力。正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俺答汗在河套平原建立了呼和浩特城,并被明朝赐名归化。成为了漠南直到今天的政治经济中心。

历史上,无论是西部的匈奴、突厥,还是东部通古斯民族的鲜卑、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蒙古和大元,河套平原始终是蒙古高原之上,漠南游牧民族被吸引的所在。可以说,漠南的蒙古族之所以和漠北(今蒙古国)的蒙古族相比,对华夏文化更有向心力,和河套平原有着莫大关系。

直到近代,河套平原上的土默川一直是漠南蒙古族(西蒙)的心脏地区。著名蒙古族革命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乌兰夫便是1906年12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今土默特左旗)塔布村,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河套平原构成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以及近代以来汉文化、穆斯林文化、蒙古文化的交融。

至到今天,河套平原依然是宁夏、内蒙古经济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内蒙古最大的几个城市:呼市、包头,以及宁夏的主要城市:银川、中卫、吴忠等都集中在河套平原。从交通上讲,正是由于有了河套平原,黄河河谷的天然孔道作用。中国西部的新疆、河西走廊可以经过河套平原向东,抵达山西,乃至华北平原的北京、山海关外。正是由于有了河套平原的富足,新疆的驼队商队可以经过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向东经过桑干河(永定河)河谷经居庸关到达北京城。

而正是这个原因,汾河河谷的山西人将向北进入河套平原,向河套平原移民、经商称之为走西口。以河套平原为依托,向北可达漠北的外蒙、俄罗斯,向南可达黄河中游之上的洮河平原、渭河平原,进入关中平原、向南达四川盆地。向西可达河西走廊,到达新疆乃至中亚,欧洲。河套平原向东可经北京,山海关到达关外东北。

傅作义屯田河套

提到河套平原,必须要提一个人。他便是傅作义。正是由于河套平原的依托,抗日战争前后,傅作义在河套平原屯田驻守,阻挡了日军和伪蒙军进一步沿河套平原南下。而傅作义作为一介武人,对河套平原乃至整个绥远省的发展历史上都功不可没,留下重要一笔。

从1931年,傅作义接任绥远省(今内蒙)主席后,便向国民政府提出“移民、实边、发展生产、巩固国防”,并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消解匪患,整顿税收、金融,疏浚河渠,发展工农业生产。至1937年,七七抗战前,时绥远省社会基本安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财政税收增加,库存现金84万元,白银210万两,部队的装备和给养也有了改善,为绥远抗战准备了条件。

1942年5月4日,傅作义召集军政高级干部会,颁发职官十二戒条,规定:“绝不贪污腐化”,“绝不吸食鸦片烟、赌博”,“绝不蒙上欺下、弄权欺世”,“绝不接受人民下级馈赠”,“绝不与商人来往、不兼营商业”等等,违者给以惩罚。

1943年傅作义提出“治军治水并重”的口号,发放农田水利贷款,大兴水利。长官都成立了水利指挥部,统一调配军工、民工。军工所修干渠达1700里,支渠超过1万里,水浇地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一时河套平原重拾“塞上江南”美称。

1945年夏,傅作义请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到河套,进行从宁夏石嘴山到后套的黄河流速、降波、河床变迁等一系列勘察。积累了珍贵的治理黄河的第一手资料。时任记载,傅作义主政绥远几年间,凡到过河套地区的人,都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确是绝无仅有的业绩。

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正是由于河套平原的没有失守,保证了整个西北西安、兰州,包括延安大后方的安全。傅作义在此的驻守功不可没。

或许正是由于经营河套平原近二十年(1931年——1949年)留下的感情,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当了共和国第一任水利部长。

历史泱泱,功败垂成,自有后人评说。但和赵武灵王一样,傅作义在河套平原的历史上是会留下名字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朝和:关于后套我们原来不知道的故事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前套后套西套,一半天成,一半人为
观图读史:穹庐一曲——油画《林荫道》、《河套农村》
中原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了会怎样?
陌生而重要的山脉——阴山
刺向游牧政权心脏的利剑-河套平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