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从康县走过

是机缘,走入一段陌生的生活,也是一段全新的体验。 没有故事,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故事,生活多是片段。不相干的,断断续续的,有头无尾的片段。或者说是碎片。 片段或碎片排列起来,打乱了时间和空间,混乱不可区分,如液体填充各个可能的空隙。 能够讲成故事的,大概只是把碎片中较大的捞起来,大部分却沉进背后。这里却只是零碎的碎片。 随意挑拣了在这里业余时间拍摄的五十张照片,文字也只是当时的信手涂写,随兴而发,没有脉络,也没有条理,仍是碎片。 不涉工作,只是感受。 我试图走遍康县的角角落落…… 我从康县走过,这些细小而凌乱的片段和碎片就是走过的痕迹。

白云山下的康县县城

从兰州到往武都的路上,都念叨着一个地名:望关。接近的时候,路牌上写着望子关。两个名字,多少一个字,差别却大。这个望关却引起我诸多的联想和想象。 望子关好理解,顾名思义,想象场景那是一个父母迎接或送别子女的地方,那迎接或送远的目光穿越时光直抵现在,依然在那块巨大的石头上凝结。 送别,相对简单一些,目视着送别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渐模糊,最终和远处的暮霭融在一起...... 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从这里望着远行的那个人,多是成就了一番功名,毕竟失败者容易被人们遗忘。

迎接,可能就复杂一些。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家人与乡邻在此地等候,虽发达了,却不忘初心,感恩父母乡里,在这个地方演绎了感人而喜气洋洋一幕喜剧。喜剧固然受人欢迎,有时候悲剧倒更让人感叹。也许,那个从这里出走的人,就再也不曾回来。每天日暮时分,父母或乡里都在此守望,望着远方的来路,盼着从此地走出去的那个身影归来。最终,人未归来,却等到了一个消息,一个悲痛的结果,于是撕天裂地的伤痛之后父母或妻子化成了路边的一块巨石,永远地望着来路,永远地盼着归来。 传统的传说大都如此,望夫石、送子崖之类的景点和传说不少。

后来才知道望子关正式的传说,有三种版本:一是说晋代《仇池国》大将杨大人西征,其子受伤,未归营寨,杨大人登关望子,久望不归,叹息不离关前。又有传说是宋代杨家将杨文广挂帅征番,其子作战受伤留后,自成州向阶州进军途中,立关瞭望其子,不见归来,凄然不忍离关。还有说诸葛亮出祁山不利,撤兵途中,其子征战受伤,诸葛亮立于关前,执扇望北,伐魏艰难,望子不归,老臣忠心,留影关前。 这三种望子关的传说,年代混乱,但是无不寄托了征夫离家弃子、骨肉相离的父子情怀,这样的情感穿越历史的风尘,在今天的天空下依然让人伤怀……

不经意间,又听到一种叫法:望贼关。中间的字变成贼,诗意全无,情怀顿消,意思完全不同。不过也可以想见,这里无疑曾经是一个关卡,承担了瞭望敌情,发出警报的职能。这个“望贼关”的称呼沾染着战争和冲突,沉淀着历史的变迁。 无论怎么得名,都说明这里是一个出入的必经之地和门户,出了望关就是出了康县,进了望关就是到了康县。

千年菩提花正浓

过了望关,一路走去,道路永远是弯弯曲曲,折来拐去,在山的底部或者旁边,想快快不起来,摇晃之际,不晕车的也会有晕眩的感觉,晕车的人立即会有反应。据说,晕到极致也就不晕了,好多晕车的人到了康县乘车倒治好了晕车的毛病。 从望关到县城35公里,这段路叫康望路。从县城到最南面的阳坝80公里,叫康阳路。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要走近三个小时,这还不算中途停车看点。 慢是慢了点,恰好这慢却是现在城市中人所最缺少的。人们不完全是慢不下来,是不知道怎么慢下来。到了这里,不慢下来都不行,这个时候,若你平静了心态,一路摇晃着走过去,就会知道这慢的奢侈。望关的路边立了一块交警的提示牌,“请您慢点,康县的美需要慢慢去品味”。这块牌子立得好,一语道破了康县的魅力在于一个“慢”字。 无论是康望路还是康阳路,路边都植竹子,翠绿的、鹅黄的、墨色的,高高低低、粗粗细细地长在路边,随着风,竹叶发出飒飒的声响。此情此景对于从兰州来的人是从未见过的。除了满眼的绿色,这两边的翠竹就足以调动起人们的兴致来。

新花桥,新农村

花桥是这几年重点打造的旅游示范村。花桥有美丽的传说,有原生态的乡村味道,有朴实憨厚的村民。

夜色花桥迷人眼

茶马古道游龙关

游龙关是康县段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关口,相传当年这里地势险要,半山腰是崎岖狭窄的驮道,山涧有一深潭,潭中有一条神奇的蛟龙,过往商人脚夫们可以看见蛟龙戏水的情景,所以叫游龙关。 如今已经看不出那时险要的情景,一条越拓越宽的道路把原来狭长的关口变的宽阔起来,游龙关的景点在北面靠山的地方安置下来,据守着一方风景。

茱萸花开农家院

康县多雨,因为潮湿而感觉有些冷,其实,看看那树那花,就知道这里的春天比起兰州来要早的多。 梅花开得早,当得起一个寒字。寒冷的兰州没有腊梅,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已经天暖,阳光下薄如蝉翼,质似蜡纸,花瓣柔弱的不忍触碰,幽香浮动。 红梅开时,只县委院里三两株,就是一院春色。花期也长,晴天下雨,花瓣有些固执地留在树上,等待其他花开。 黄的亮眼的是山茱萸,花开满树,只见花不见叶,细小而柔嫩,有点像枣花,香味也相似。还别说,山茱萸又叫枣皮,和枣总有点牵连。 白的是樱桃花,山间的是野樱桃,屋前的是家樱桃。樱桃多呀,想不明白那句“樱桃好吃树难栽”却说的为何?细碎的小花开的星星点点,在山间和屋前屋后繁闹的像雪花,一阵风过,也如雪花般飘落,零落成泥,融在尘埃。 桃花开的慢点,也少,与品种有关,康县的桃子多来自外地,本土自然就少。零落在乡间地里,或者路边,粉色浅淡,却俏在春风里,摇曳着自己的风姿。

康县樱桃

还有一种结香花,密集的一丛枝条,不高不矮,花蕾淡淡的黄绿,像没完全张开的小菊花,待到花开,一簇几十只小花挤在一起,鹅黄和大红相间,也许因为挤在一起的分量,花瓣总是低头耷脑,低调而羞涩。 不常见的的花草,我就自认为是奇花异草。况且结香花也有着不凡的传说。 结香花树又名梦树。因花在未开之前,所有花蕾都是低垂着的,结香花像是在梦中一样,人们据此称其为“梦树”。 还有一种说法是,民间传说清晨梦醒后,在结香花树上打花结可以有意外之喜;若是晚上做了美梦,早晨的花结可以让你美梦成真;若是晚上做了噩梦,早晨的花结可以助你解厄脱难,让你一帆风顺。所以就被人们称为了“梦树”。它的花自然也就成了“梦花”。

玉兰总是高仰着头的,花瓣骄傲地向上直立,不屑低头看地。无论单朵的还是一丛的,都抬头看天。 玉兰花的别名很多,也很有味道。 一说木兰,立即让人想起了那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花和人气质极似,人如花,花似人。 又说玉树,白色玉兰如玉树无二,晶莹剔透,质如凝脂。 还说望春,一个“望”字,让花从尘世间跳了出来,立在枝头望尽红尘烟火。 至于迎春,轻看了玉兰的气质,比起真正的迎春花的恰当,我倒觉得不足取。还有玉堂春,沾染太多的烟火富贵,与花质本洁来洁去也不协调。 还是玉兰好,气质俱佳。 康县的街边行道树是广玉兰,只有叶子未见开花的广玉兰。

当然还有油菜花,大众而平常,在沿路的小块地里偶尔一露头,匆匆的从眼前就过了,有点像邻家女孩露着羞怯。现在都流行造出大片的油菜花,开发成旅游的景点,倒有点倚门卖笑的感觉,风尘气息浓厚,比不了那该有的羞怯。 还有一种太过普通的花,因为太过普通,最容易让人忽略掉,那就是萝卜花。萝卜花其貌不扬,花瓣细碎,有紫白等色。见过一种白色的萝卜花,杂长在油菜花田里,花型与油菜花极像,若不是知道那是萝卜花,若问:你见过黄灿灿的油菜花,那你可曾见过白色的油菜花?这基本上可以搅乱别人的常识。白色的太细小,紫色的虽也小,但是因为黑色的纹路异常清晰,犹如蝴蝶身上的花纹,观赏性也就增强了不少。所以我说,不要轻视任何事物,连萝卜花都能美成这样子。 造物很奇妙,春华秋实一点都逃不脱。造物还很残酷,你最绚烂的时候也就是你马上要凋零的开始。造物也很公平,孕育、新生、成长、结果、衰落、死亡,生命莫不如此。意义近乎虚无,过程就是全部,无论哪个阶段都有生命非凡的魅力,犹如花开花落。

马兰花

马兰花成了康县每个乡村的行道装饰花草,每个季节都伸展着长长的叶子,即使在冬季,有点变黄,也依然舒展自信。待到春来,康县每个乡村的路边这马兰花开始静静地开放。野地里长出的马兰花,一簇簇扎着堆,开出淡紫色或者蓝紫色的花朵,在田野里自娱自乐。花和原来见过的略有不同,花冠要大一些,花开四瓣,呈对称状,花色也淡,老远看是白色的,泛着一点淡紫,每瓣花都有着精细的花纹。马兰花的点缀是这些村庄的美显出自然和安静来。 这花有更诗意的名字,叫鸢尾花。鸢尾花有点小资的味道,我觉得在乡间还是马兰花更适合,透着自然和亲切。

办公室窗子的外面隔着一条河沟就是山,上面植被茂盛,蝉声阵阵,阴冷的可以用暑气全无来表达,这自是个清凉的世界。偶一抬头,突然发现,河沟的堤上,一个楔过木头的孔,竟是小松鼠天然的窝。要么看见它拖着蓬松庞大的尾巴上下窜跳戏嬉,要么看它在洞中探头探脑地谨慎小心,有这样的小家伙陪着,无聊的时间倒也不觉得漫长。 康县的雨多,绵长的雨,阴湿了每个角落,也会浸透每个曰子。办公室外的窗上会经常挂上一道雨帘,手工织就的,垂下的每一道雨丝都不同的粗细,也并不完全重直,会随了风的方向倾斜和摇曳,有时候会散乱起来,纠结在一起。雨帘的后面,却是苍翠一片,那是山,只是太高,窗户中看不到山的顶,只浓密的树站在那里,在雨天弄出各种湿润的声响,这自然的声音倒也迷人之极。 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一帘清风万重山,意境正合了实景,我便就喜欢了这幅当地书家的小小斗方。

我没有多少野菜的常识,却被这每日养眼又宠嘴的尤物包围着,渐渐地喜欢极了苦苦涩涩的味道。 鱼腥草,川地都叫折耳根,十多年前去蜀地游走就喜欢上了这个菜。康县春天到处可见鱼腥草,市场、老乡处随时都有,餐桌上更是少不了这一道菜。吃法也简单,洗净,辣椒、麻油、蒜末一拌,清爽之极。发现好多当地人说习惯不了那种鱼腥的味道,我却很适应,就和当初开始吃苦瓜一样,很多人不喜欢那种苦味,我却真喜欢那份苦味。鱼腥草也有两种,一种是带叶的,鱼腥味略淡,一种无叶只有茎,味道重点,嚼头更足。吃鱼腥草直接夹起就吃最好,若放在盘中或和米饭之类接触,饭便有了腥味,这味我倒不喜了。 一种芨芨草,翠绿翠绿,苦味不重,咬起来很细腻顺滑,看着是享受,吃着是口福。 苦苦菜我原来始终认为就是蒲公英,吃起来味道一般无二,后来有人纠正说不是一个东西,具体说是叶子一个光滑无齿,一个形状是锯齿一样。看看也是,只不过还是对不上长在地里的哪个东西才是苦苦菜。吃起来略带苦味,清爽不可方物。

还有一种苦根菜,拌在盘中看不出形状,苦味甚浓,入口发涩,口感上略微粗一些。不过一律翠绿可爱,也是人间佳品。 香椿芽很嫩,这已是这个季节好多餐桌上的常客,倒不觉得惊奇。还有水蕨菜,和平常见的蕨菜很像,但当地人很认真地说,这是水蕨,和蕨菜大概有些差距,区别在哪?没人说得上来,其实也并不重要。就像吃鸡蛋不问出处一样。

康县新区

康县很小,我喜欢称康县小城。从县城容量和人口上看,这个小实在是恰如其分。从东到西,按我走路的速度,不刻意快,半个小时不到就走到了头,从南到北,也就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人口不到两万人,和一个中等规模的大学差不多,或者比起我去过的大企业还要袖珍一些。人少,地方也小,倒不显的空旷和冷清,街上人不少,白云山上人不少,几个广场人也不少。城虽小城,却也热闹。 另外一个小的缘由是这里的相对封闭和独立。小而开放,就如码头、驿站之类的地方,是一种过渡和承接,更多的是“站”的特点而非城的特点。所谓“站”是流动的、变化的,所谓“城”则是稳定的、常态的。所以,“站”固然热闹,只适合经过和经营,“城”则安静平常,适合居住和生活。 康县就是这样的小城,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小城的故事应该不多也不少,喜怒哀乐也极是平常,来不了大喜大悲。 总的看来,生活在这个小城的人幸福指数很高。

南面是山,白云山,高高地立在那里,常年青葱一片,切有云雾缭绕。从山脚到山顶,依次有些建筑,这个办公室,那个工作间,山中间有康县的博物馆,山顶有不知名的庙宇和山亭。上白云山有不止两条道,一个是步道,从山下到山上修好的台阶,一阶阶伸到山上去,几个岔路的地方还可以变化选择,不同的路会有不同的风景。一条车道,五米宽,在康县算是宽的道路,曲曲折折,蜿蜒向上,坡度不大。平日车倒不多,多的是行人,早晨或者夜晚,这里至少集中了县城十分之一的居民,大家到这里锻炼散步,那台阶的步道倒走的人少了。还有一些蜿蜒的土路,窄窄的,绕过田地和民居,自然地通向山上。不熟悉的走起来困难,了解了,走这样的道至少可以省掉遇见熟人就要寒暄的麻烦。毕竟,在这里呆的时间一长,几乎全县城的人都会成为熟人。老刘随我来康县,平日无事,便转悠在大街小巷,对于上白云山的路很是熟悉,走起来也驾轻就熟,好像当地人的范儿。 白云山下,一条狭窄的公路,沿着山根走。常有大车在路边停靠,会车很难,尘土也大。临河的人行通道很窄,且十几米一个灯柱,占在人行通道的中间,走起来很是不方便。原本散步很好的地方,也只能放弃不走。

公路的北面就是穿康县县城而过的燕子河。不算宽的河在康县地无三尺平的环境中,已经可以称为辽阔了。河床宽,河中水却少,只中间一条细细的水流淌着。在平坦处,也许是为了美化河中的景观,一级级修了河中的漫水堤,雨季水大时,会流淌出泛着白色浪花的矮小瀑布,但大部分时间却阻止了河水顺畅的流淌。 山水山水,小城的灵性一定要从这山水中去寻找。

何家庄

拍了这张秋景发在微信的朋友圈,一个加拿大的朋友说很象秋天的温哥华,立即觉得这小小县城的秋色就有了国际范儿。 看到太多夸赞康县美景的文和图,只是觉得太过浅显的赞美太多了,这景、这人,又岂是一个“美”字能够表达?

青林沟柿子红了

柿子红了。 在乡村,柿子是深秋最美的元素。 柿子渐红,树叶落尽,深色的枯枝上就挂满一串串红彤彤的果实,给清冷的季节带来暖意。 一树的红色,一树的丰收,一树的喜庆。 柿子枝头,惊艳了一个秋天!

清河红叶似火

当兰州的秋天已近尾声时,康县的秋天才刚刚开始,从每个角落,每个乡村,每个山脚,慢慢地一点点侵染过来。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的秋来的缓慢而绵长,不像北方,一场秋雨,一夜寒风,第二天就会是满眼的秋色,内蒙坝上,额济纳旗,那都是大自然毫不商量的用秋色覆盖了整个世界。 康县的秋色一点点地试探着,这个山头露出一点,那个坡上冒出一片,随心所欲,毫不顾忌人的感受,心急如我,等得很焦心。 康县的初秋,更多人文的味道,尤其每个乡村,在秋阳下呈现着不同的韵味,更适合慢慢的去品味和体验......

康县连绵的秋雨,下起来缠缠绵绵,没有停下的迹象。 雨中的乡村,虽然少了光影的渲染,却更加潮润、清新。朦胧的雨雾,为这些藏在山间林中的小小村庄笼罩了一层江南般的烟雨意境。 才发现,更喜欢这烟雨中的美丽乡村,那偶尔露头的阳光也就无所谓了。

严家坝千年银杏皇后

康县多古银杏,只是生长比较分散。虽没有树群的规模,却自有其古老的韵味。 严家坝村的这棵千年银杏树龄大约有2800余年,主树根围有9.8米,胸围6.7米,树高38米,从主树的根部又共生出副树11颗,独木成林,成为不多见的奇观。 三千岁银杏王后,见证自然造物的神奇。 三千年的风雨雷电,三千年的日月星辰,这棵古银杏便也成了树神,居高临下,护佑着村子,护佑着乡民。

对对山下咸丰塔

与乡镇的干部一起爬了对对山,很陡,很累,登顶时一身大汗。

梅园沟天鹅湖

阳坝之美,首先美在自然。阳坝到处洋溢着自然的气息,春茶的清气,泥土的芬芳、山水的天然、花草树木的本来,这是上天的赐予,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般的纯美,不应有画蛇之足。 阳坝之美,还美在安静。这里应该只有天籁,蝉的长鸣,鸟的呢喃,虫的吟唱,是那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美,不应有车马之喧。 阳坝之美,美在山,林木葳蕤,花草舒展,竹涛阵阵;美在水,清浅地吟唱,汩汩地低语,无忧地嬉戏;美在茶,茶乡如诗,茶园如画,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阳坝老街夜景

当然,阳坝的美更美在人。那个原来的干江坝村,现在的梅园沟村,没上过学的一些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着毛山歌,毛山歌用最形象的口头语言,歌唱生活,歌唱爱情。 毛山歌虽“毛”,但它生动灵气,看这首:“郎在高山割竹穰,姐在河坝洗衣裳,听见棒棰帮帮响,蹶起尻子走他娘。走在跟前不是你,才是啄木子啄树里,背上火药拿上枪,叫你啄木子见阎王。”还有那“川无流水皆向东 村有花轿不嫁女”的“女娶男嫁”的原生态歌舞幺幺妹。 阳坝的美,需要慢慢去寻找和品味。

油房坝茶园

春茶已经下来,走进茶园,排排茶树倒不是想象的翠绿。人们告诉我,因为今年天气冷些,茶树色泽发黑,原本就少的春茶就比原来更少。 即使如此,我还是感觉到整个深浅浓淡的绿色里,似乎笼罩着一股春茶的清气。闻不到,丝丝缕缕地直望心里走。

梅园沟女娶男嫁

在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当地人称之为“男到女家,更名入籍”。即男方嫁到女方家后,一切遵从女方家族的习惯和规矩,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辈序改名换姓,和女方同样称谓族内成员。若双方婚姻破裂时,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的,则来是一个人,去也是一个人,而且男方不具有财产分配权。如果是女方先提出离婚的,财产则男女双方各一半。从婚姻破裂后的财产分配来看,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另一种则称之为“二门俱开,两来两去”。这种婚姻,婚后男女双方均保留原有姓氏,男女都有继承双方父母遗产的权利和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若婚后生育两个子女,男女双方名下各一个,各自顶门立户。若婚后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则由双方商议确定姓氏,一般倾向于女方。若男方家庭条件较好,婚后进入女方家庭时一般都带有一定数量的财产,相当于“嫁妆”,男方则对这部分财产具有支配权,故叫做“带财入舍”,若婚姻发生变故,这部分财产归男方所有。

太石雍坝手工制铧

每年冬季农闲时节,坐落在西汉水南岸的康县太石乡雍坝村都会出现“集体铸铧大会战”的壮观场景。 走进太石乡雍坝村,在村子前面一片空地上,犁铧模具整齐排列、很是壮观。全村男女老少个个面带笑容,紧张忙碌地进料、扬炉、拨碴、取火、出铧……,而且吃饭喝水都在在工地上,一片“火热”的劳动场面,好似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生产时代。

大水沟羊皮扇舞

羊皮扇鼓舞原本是古老氐羌民族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议程,流传下来发展到现在,几经演变,成为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在乡间,人们在祭祀娱神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自娱。

李家山手工造纸

李家山的造纸作坊,比我想象的简陋太多。山村的西边有一个山谷,零星分布着十几家造纸作坊,被人们称为纸坊沟。一条涧溪潺潺流出,被截成浸泡原料的盈盈水潭,这是造纸所不能缺少的水源。就地取材,坐落在涧溪边的石头砌成的纸坊,屋顶也是石板苫盖的,就连纸槽也是由五块石板(有一块做底)做成的。错错落落,纸坊沟里差不多有七盘碾子,二十余座纸坊。虽然看上去破旧不堪,我却看见这纸坊沟其实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文化旅游胜景。 据说,手工抄纸工艺是先人遗留下来的,在这里的造纸历史究竟有多久,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手工造纸的工艺十分繁杂,李家山造纸,它取决于本地区的自然物产资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反应了特定时代的风物习俗,从而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还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李家山手工制造出来的构树皮纸,兼实用性和文化内涵之美,造纸工序是至今还严格按照明朝《天工开物》中记载的72道工序生产的,可谓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的“活化石”。

桃花源里人家

康县的乡村很美,一村有一村的不同的味道。我希望康县的摄影者,好好拍摄这些乡村,一个村一张照片,那就是一个三百多张照片的大专题,也会是一部见证乡村巨变的时代大纪实。

吴家坝村

不是每幅图都需要文字,也许图片本身就已是全部。

李家坝村

冯家峡

大水沟白鹭翩飞

魁星楼

白云山上飞云亭

白云生处人家

铜钱有大美

两河宋坝

李家山村

宋沟村天麻加工

三河小村沟村

铜钱乡

碾坝玄麻湾

市集

砸搅团

生计

周家坝手工挂面

毛垭山上遇马帮

三河水草坝小学的孩子

白云山下劳动者

康县十大碗

碾坝山万重

悠悠西汉水

毛垭山日落

世间原没有什么净土,所谓的净土只是心中的乐园。 如果愿意,处处便是净土。 一片不施农药和化肥的菜地,弥漫着自然的气息。 一块草地,昆虫紧张而无忧地穿梭往来。 一方林子,风吹叶动,鸟鸣蝉嘶,凉意包裹。 夜间的一处荒地,月光如水,自然天籁....... 甚至一灯如豆,一册小书,一个小天地。 如果愿意,处处皆是净土。 我从康县走过,这些碎片里,有一块净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恋花桥
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景区
打造文旅康养胜地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调研康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有感
360doc网文摘手
廖兴礼||扶贫开出幸福花
陇南:青山绿水“淌”金银 文化润育留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