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后感

读后感

读完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就赶上要上新学期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上来就讲新课,总感觉不好。读了这本书还是有些感触的。为什么不把这种感触跟学生们交流一下呢?就顺势而为地在班上讲了这番话。下课后,根据回忆把这番话整理了一下。应该算是读后感吧。

 

老师:Good morning, everybody.

I am very happy tosee every one of you back safe and sound.

学生:不太懂。

I’m very pleasedto see every one of you back safe and sound.

Safe and sound 意思是安全健康。 看到大家安全健康地回来我感到很欣慰。

学生:活着回来了。(笑)

老师: 往常我们开学第一节课都干些什么呀?

学生: How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Did you enjoyyourself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老师:(用英语)今天我们不这么做了,怪没意思的。不过,周末的作业咱就写写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学生:老师要考试是吗? 为嘛啊?刚开学就考试?

老师:消息还挺灵通的。不是考试,检测一下大家假期的学习成果。不过,我们不急,先得有个学期开场白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 我总觉得我的生命周期不是每年的元旦,也不是生日那一天,而是什么?就是春节。按理说元旦是一年的开始和结束, 生日那天值得纪念也是因为那才是生命的一个周期。可是,我就是感觉春节对我来说,才是一个生命周期的起始点,只有这个时候才真真正正地觉得,嗨,自己又老了一岁。也说不清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春节这个名词只是民国初年随着改朝换代才确定下来的,只有110年的历史。

学生:(吃惊)

老师:以前的名称才叫元旦,也即是阴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么多年来,我们都认为过了阴历年才长了一岁。再加上春节不工作,忙里忙外,“过年关”,我们的文化习惯让我们确认了这是我们的生命周期,所以形成了这种意识,很难改变。所以每长一岁,都有一些感慨。可能你们还没有这种感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这种感觉还是很强烈的。有时甚至觉得生理和心理也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老师:好多年来,每年的假期,寒假也好,暑假也好,我必须要做三件事。一是必须外出旅行一次,或远或近;二是至少要读两本书;三是跟朋友们团聚几次,因为平时难得有时间,这也很重要。这个寒假,我读了肖赫洛夫的《静静的顿河》,又把10年前读过的余华的《活着》,在旅途中有听了一遍。十多年以前的阅读,跟十多年以后再听一遍,确实有着不同的感触。人的理解也随着年纪的增长有很大不同。这两部书,讲的都是人在时代大潮中是多么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更进一步地想让人们知道,活着本身就是奇迹,不要抱怨,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学生:(有感触)

老师:还有一本书,是校长留给老师们的作业。

学生:(好奇)

老师:书名《什么是好的教育》。我还差一点没读完。读了三分之二左右,印证了我自己很早就有的想法。发现我们现在的教育,绝对不是最好的教育。书中有一个细节,讲的是一个西方的考察队在南美或北美的原始森里中考察,请了当地的印第安人做向导。每次连续行进几天之后,这位印第安向导都会要求队伍停下来休息一天。对考察特别渴望的考察队员们,不解。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是要想想为什么,要去做什么。

老师:很对。他们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走得太快,灵魂就会跟不上,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是他们的信仰,而对我们来说,则是一则寓言故事。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想一想,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呢?不光是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在不知目标是什么的情况下,对自己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被别人,被社会,被老师,被学校裹挟着走着。是不是这样?昨天返校的时候有一个学生,xx同学,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做作业啊?

XX同学:我没有啊?

老师:昨天发生的事,老师不会记错。

学生:当时灵魂肯定没跟着他。(众笑)

老师: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很好。如果问之前你好好想想,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那就更好了,你可能也就会记得你问过这个问题。作业当然可以不留啊(真的?)。但前提是,老师不留作业,你会给自己留作业吗?如果自己会给自己留作业,那老师完全可以不留作业。我们有多少人会给自己留作业呢?比如,寒假前,你让自己读一本300页的书,保证完成,完成一定的任务。那你就不必写老师留的作业。

学生:真的?(但又沉默)

老师:完全可以。发达国家的学校平时也好,假期也好,就是这样留作业的。而且从小学刚有阅读能力时就开始的。 假期时,二年级读200页,三年级读300页。。。8年级就得读上千页的作品,不见得是文学,也可能是科学,历史,地理等。就外语而言,学了45年以后,是一定要读作品的,而且是大部头的。人家这样在中小学阶段每年是要读几十本书的。而大了以后阅读量更可观。美国人均年阅读45本书,犹太人65本,而中国人呢?5本。如果这样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比起那些简单重复的机械性作业,哪种方式对学习的目的---成长更重要呢?说来惭愧,像我,一个老师,应该更有机会读书吧,一年也只能读10几本书。当然西方人并不是都是这样,但是,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就会被初中淘汰,就会被大学淘汰,被更好的生活淘汰。

我们留作业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是因为考试不考你平时读了多少书,当然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书的动力,宝贵的时间我们要用来准备考试。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你自己也要成绩,小考大考考好了,脸面上好看,好考上更好的高中和大学。这种想法不怪你们。是体制使得我们这么做的。而这种学习,即使考好了,就意味着你真的学好了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定有许多人会说,爸妈让我学的, 老师让我学的,我们要考出好成绩。这种学习,即使考好了,也是意义不大的。学习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为了今后的创造。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把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读书是任何一种学习的必由之路。即使有体制的限制,即使考试不考你平时读了多少书,但大量阅读,用心体会,考试成绩只不过是其副产品。学习是一种见效很慢的过程,任何的急功近利只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今天说话的唯一目的,就是真正的学习,不是为考试而学习的,课堂绝不是你学习的主要场所,那是老师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地方,帮你指方向的地方,给你一点点启迪的地方。阅读,你会发现,原来迷茫的你,豁然开朗了,原来消沉的你,变得积极了,老师总也教不会的你,变得聪明了,原来不想学习的你,变得会学了。你会发现有成就感了,不会让那些你不会做的单选题把你雷着,你会发现你心胸开阔些了,你会发现,困难一点一点地少了。读一些你稍稍努力就能读懂的英文简易读本。作业多了,少读或者不读,作业少了,就多读点。每周读一千字有困难,就读五百字,有困难了,就找老师、找同学。这样,成绩会怎么样呢? 我不说,你先做了再看。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种考试体制,成绩还是不太理想,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读书了,读进去了,有感触了,这就够了,能够输出一些,就更好了。每本《典范英语》就是1000字左右,读懂是不困难的。如能读两遍,那就更好了。阅读的意义还在于,培养你的坚韧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方法。

 

这就是我的学期开场白吧。假期刚过,心也需要收一收,所以不急于讲新课,测一测上学期末我们做了好多遍的8上的短语,温故而知新。先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跟上来。

现在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实录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天:《诗经》版教师
【转载】检查教案有必要吗?(2)
还在写教案吗!你是否已疲惫不堪?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高考之前,碰上一位神奇的数学老师
抓作弊的是与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