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世纪音乐之旅三

Gregorian是由12位浸淫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拥有深厚古典基础,并在英国伦敦乐界有一定地位的演唱家所组成。其制作人Frank Peterson曾是Enigma的一员,知名作品有很多:如Enigma的和,Sarah Brightman的等等。正因如此,我们常常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听到与Enigma如出一辙的配器和编曲,而Sarah Brightman更是数次在作品中献声,为专辑平添几分光彩。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所谓的"Gregorian Chant"。这是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式礼拜仪式中所唱的圣歌,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当时有位教宗叫格林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任职期间公元590~604),他曾将这些圣歌编辑成册,因此后世人称其为“格林高利圣歌”。Gregorian Chant具有以下特征:歌词全是拉丁文,是无伴奏、无和声的单一旋律线,节奏非常自由,采用不同于“大小调系统”的调式音阶,同时还具有客观的、非个人 的与超世俗的性质。这种圣歌音乐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它们可算是“功能性的音乐”,亦即具有特殊功用的音乐,不具娱乐价值。它们主要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 涵,而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却改编自格林高利圣歌的曲调。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宗教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 教的主要礼拜仪式有两种:“弥撒”与“日课经文”,格林高利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例如,弥撒常用部分的歌曲包括或、或、、或、,在中世 纪时都是用格林高利圣歌来吟唱。因此一般民众对于格林高利圣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日一般民众对于本地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

【Era 创世纪】

  Era,英文原意为“时代、世纪”,可译为“创世纪”,是一个风格与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团)接近的音乐团体,其灵魂人物是法国音乐家Eric Levi。关于Eric Levi,我们所知的确实不多,甚至也只在Era的作品中见过他的名字。而且他也不属于高产型的音乐家。Era至今为止仅发行过3张专辑,分别是1998年的《Era》、2001年的《EraⅡ》以及2003年刚刚发行的《The Mass》。发行数量并不多,但都是颇受欢迎的作品。Era系列几张作品获得的成功反响,为他与日俱增的名气奠定了优厚的基础。       如果说Gregorian是在Enigma第一张专辑的音乐风格基础上强化格林高利圣歌和宗教元素而发展出来的,那么同样也可以说Era是借鉴与继承了 Enigma、Deep Forest、Gregorian等名家的成功元素并加以进化创新而生的。总体来看,Era与Gregorian两者的音乐类型都是圣歌与现代器乐的融 合,甚至乍听起来,还颇为相似。不过学习并非罪,刻板模仿才是可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Enigma那样能开一派之先河的。如前所说,Era本来就是 对前人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关键在于比以前是否有所突破和变化。而经过市场考验的结果是上,Era成功了。      比起Gregorian全男班的阵容(Sarah Brightman的献声毕竟是少数),Era无论在和声还是领唱上,都加重了女声的成分,因而整体风格都显得更柔和、更温暖。我觉得Gregorian 的歌声像高居圣坛之上的肃穆之歌,多少有点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Era的则更人性化,像是就在我们身边的平民歌声。这里并无任何褒贬之分,纯粹只 是我个人感觉上的不同罢了。而且由于女声的加重,Era的声部明显比Gregorian来得更丰富,而且女声领唱的戏分更重了。此外,Gregorian 很注重乐曲的整体氛围的营造,而Era的曲子旋律性更强,很易上口,感觉上更流行化一些吧。这也许正是Era成功的秘诀之一.

 

【Medwyn Goodall 梅德温•古奥】

新世纪音乐天才Medwyn Goodall生于英国肯沃郡。在这个美丽的乡下他度过了他的童年。平时他喜欢猫,喜欢科幻片,吃素。Medwyn Goodall自他家乡肯沃郡的工作室开始,便投身于通过音乐来表现大自然的壮丽和秀美。 Medwyn精通各类乐器,但最擅长演奏吉他。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60年代,但是十一岁的Medwyn得到了他的第一把吉他。这是他遇到了当时英国著名的流行乐手Cliff Richard, 他不断鼓励小Medwyn从事音乐事业,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广为新世纪爱好者熟知的世界Newage榜冠军大碟《女巫医》就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该碟乐曲运用南美轻松节奏、直笛吹奏、键盘及敲击乐器演出天籁之音, 闭上眼可以现象出一副热带雨林的奇异景色,百听不厌!” Medwyn的音乐旋律优美,富于表现力,给人以激情。它的作品中不仅有描写南美安第斯风情的,如“女巫医”;又有描绘美洲印第安部落的,如“守护神”,“鹰的精神”;还有崇尚大自然的,如“海豚”等。这些作品把人的精神带入了崇高的境界,远离世俗的喧嚣。Medwyn Goodall:从在Cornwall的乡下的家中和工作时里开始Medwyn Goodall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通过音乐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丽和灵秀。虽然他的主要工具就是吉他,但是他还可以演奏许多种其他的乐器,就是靠着吉他,他发展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类型 - 旋律优美,富于表现力 -既使人心静如水,又让人富于激情。 梅得温如是说:“我的音乐是使人们减轻压力并放松精神,它具备某种精神和你心灵深处的灵感,它具有震动的音调,不猛烈的节奏。我的音乐是与其说是我的创造,不如说是对灵魂的洗涤。我不想让人们睡觉而是让他们进入一个他们能做任何事情的梦境;鼓励他们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毫无疑问,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出色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

提起James Horner大家可能不很熟悉,但提起电影《铁达尼号》相信几乎人人皆知了吧。是的,《铁达尼号》史诗般的音乐就是出自James Horner之手。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1953年8月14日生于美国洛杉矶。5岁开始学钢琴,早年曾就读与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南加州大学。在南加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获得音乐作曲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Horner在南加州大学教授音乐理论,获得了一个来自美国电影学院为The Dronght一片作曲的机会,Horner很快喜欢上了电影作曲,在受雇于Roger Corman的New World Pictures公司之前还写过几部电影配乐作品,这都是他早期的电影配乐作品,另外他还为,,这些业绩不佳的电影创作音乐,但是他的配乐手法的日益成熟渐渐为好莱坞的配乐权威所注意。他应邀为配乐,于是他的事业开始走向辉煌。

从踏入影视创作领域至今,素以其唯美华丽、充满诗意的配乐风格在乐坛独树一帜。     “我是个爱尔兰音乐的追随者,我喜爱它的忧郁的气息和永恒的品质,我和其他作曲家不同,因为我不把音乐看作是一种工作,而把他看成艺术。”      在十多年时间内,Horner成为乐界Fans的论战的中心,他的风格和技巧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质疑,以致他很快成为好莱坞最易识别的作曲家之一。他为所作的配乐使之飙升为国际巨星,虽然他强调自己对名气不感兴趣,但是那并不影响他在其事业中的专业发展眼光。       Horner的事业仍就年轻,但是却在风格上有些显著变化,八十年代早期,Horner为主与几位天才的音乐家一起用电子合成器创作了一种富有创造性和 革新意义的音乐,承,,和,他们相信把管弦乐和电子音乐合为一体是一种未来配乐发展必然趋势,事实也证明有不少拥护者在追随这种刚刚起步的潮流。      不论这些争议多么激烈,Horner在80年代中期开始改变他的作曲范畴。1985年的作品Cocoon提示Horner开始完全使用弦乐,到1988年,虽然还在Vibes和Red Heat中运用了电子合成器乐,但Horner已完成了他第一次的两部大型弦乐作品:Willow和The Land Before Time,这两部作品对新式乐器的兴趣和完全的弦乐以及流行电影谱曲的机会融为一体。。    1989年,Horner因<光荣>一片荣获葛莱美大奖,而先前为动画片《美国鼠谭》谱写的歌曲“Somewhere Out There”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更是勇获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   Horner继极富有经验的配乐家Jerry Goldsmith,又一个在90年代早期通过无数小电影迅速崛起。他成为儿童电影的专业配乐者,但同时也为一些电影创作了一些更精致,有力的作品。  从1995年起,Horner以《燃情岁月>,<勇者之心>,《阿波罗十三号》等一系列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建立其创作领域的霸主地位。  两年之后,他为史诗巨片《铁达尼号》创作的音乐不仅使他在奥斯卡奖上满载而归,更为该片夺得“年度最佳”立下汗马功劳,由此,James Horner已理所当然成为当今乐坛最炙手可热的王牌电影配乐大师.

 

【Joe Hisaishi 久石让】

  久石让(JOE HISAISHI)是谁?天~如果阁下不知道的话,那我看我们还是换种方式再开始好了…… 提起久石让,宫崎骏迷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只要你留意每部宫氏电影的开头或结尾,就会看见这个名字——音乐:久石让。在你为动画中曲折的情节、宏大的场景、精细的制作而感叹时,是否同时亦被出色的音乐而迷倒呢?       久石让,1950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担任作曲、制作、编曲和演奏 等多项工作。久石曾为超过二十部电影担任配乐工作,并曾四度赢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他还从1992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电影音乐大赏, 1999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他还为许多电视连续剧以及数不清的电视广告制作配乐。这位以独特的极简风格着称的钢琴兼键盘手曾出版超过20张以上的畅销个 人专辑,每张都是数一数二的佳作,可谓硕果累累!      久石让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1982年,久石让在毕业的同时推出了他的 第一张个人音乐作品专辑。1983年,经人介绍,久石让结识了宫崎骏,此时宫崎骏正致力于《风之谷》的创作。听过久石让创作的[风之谷]的印象音乐后,宫 崎骏被深深打动了。此后影片公映后更证实了宫崎骏的眼光,久石让为该片创作的配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以及评论人。因此次年宫崎骏的"GHIBLI(吉 卜力)"工作室后,久石让便一直担当宫崎骏动画的音乐监督至今。      久石让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音乐创作人。如今,久石让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创作了《宁静的海》、《Kids Return~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乐大作还包括:动画电影《阿里安》、《机器人嘉年华》,《仔鹿物语》、《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资深音乐人。1998年,久石让 更获邀担任日本冬季长野残疾人奥运会的音乐制作总监,如此重要的任务可说是对他在音乐界大师级地位的莫大肯定。

 

【Kitaro 喜多郎】

  喜多郎是当今最著名三位的“新世纪”音乐家之一。1953年出生在日本一个信奉神道教的农民家庭。他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课程。完全靠自己的感觉和天赋创作和演奏音乐。 喜多郎说:“我从来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音乐课,所以我的创作灵感完全来自 大自然。”他使用电子合成器来表达音乐,因为“我可以用合成器创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海滩上的全部景色”。而评论家也把这种乐器制作的音乐称为“心灵 音乐”。喜多郎正是利用了合成器的巨大威力创作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第一张唱片《星际旅行》发行以来,他已经出道整整二十年。最近出版了第二十四张专辑《MANDALA》。近年旅居美国纽约。 1997至1998年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城市进行第四次巡回演出。 最初接触喜多郎的音乐,是他的《丝绸之路》。喜多郎的音乐被划入“新世纪音乐”的行列,也许因为他以电子合成器为演奏器具。 他使用电子合成器,因为“我可以用合成器创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的海滩上的全部景色”。而视像评论家也把这种乐器制作的音乐成为"心灵音乐"。喜多郎正是利用了合成器的多功能和巨大威力创作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他的音乐的爱好者,最初我感到疑惑:使用现代化科技的电子产品,与音乐中推重的尊重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感似有矛盾。现在觉得这其实只是表现的手段,并不影响其音乐内涵的表达。而很多时候喜多郎又不完全依赖合成器,而尽量使用自然的声调。例如笛声,鼓声,海浪声等都不是用合成器制作的。             喜多郎的作品覆盖很多的方面。描写大自然的,包括《丝绸之路》、《敦煌》等;充满宗教色彩的《MANDALA》;记叙神话故事的,如《古事记(KOJIKI)》;电影电视音乐,如《宋家皇朝》,早期的《天与地(HEAVEN AND EARTH)》等。对这么多种题材的音乐作曲家都有不俗的表现,可以看出喜多郎的文化修养、音乐素质造诣颇高。是情感塑造了喜多郎和他的音乐。触及心灵的乐章将流芳百世。

【Suzanne Ciani 苏珊•希雅妮】

  享誉全球的New Age女键盘音乐家苏珊•希雅妮,六岁时迷上了萧邦等的古典音乐作品而开始学钢琴,一路接受科班训练教育,最后取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作曲硕士学位。真心喜爱音乐、和坚持好音乐的人,才有可能不断地创造出动人的旋律。苏珊•希雅妮的琴音中,充满了她对音乐的挚爱与执着,所以显得富有感情、清丽而脱俗。尘嚣纷扰,岁岁年年之后,她的音乐仍然保有柔美而纯净的线条,说是女性的敏感纤细也好;说是对人性情感的眷恋与坚持也好,苏珊•希雅妮的琴音,既动听,也动人。 苏珊在1982年发行她的个人首张专辑「爱欲之潮」(Seven Waves)。至今已拥有十张的个人演奏专辑、个人激光视盘、CF及电视配乐、乐谱册,并获得四次葛莱美奖提名,同时更是Billboard排行榜上「新世纪音乐」(New Age)的常胜军。      这些荣誉无法完全代表聆听苏珊。希雅妮音乐的感动。苏珊的音乐创作融合了古典的技巧,并以现代钢琴的表现诠释出简单、轻盈的音乐空间感,彷佛跟大自然合为一气,无限延伸人类的感性想象。      早期苏珊的创作有着浓郁的电子风格,除了因为她曾与电子合成乐的开山祖师Don Buchla工作外,她并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名为Buchla的电子合成乐器,往后十年她便以这台机械 做为她重要的创作乐器。而她的个人首张专辑「Seven Waves 」也成为早期电子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第二张专辑「爱的速率」(The Velocity of Love),苏珊与因电影「火战车」而获得1981年最佳电影配乐奖,并以专辑「南极物语」而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新世纪音乐电影配乐大师范吉利思 (Vangelis)共同合作演奏。这次的合作机会让他们二人私底下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并且也让此专辑有了极佳的销售成绩。      专辑中的同名主打曲<爱的速率>成为苏珊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此外,专辑更登上了美国著名的新成人抒情电台(New Adult Contemporary)的点播排行榜。       1985年,苏珊开始与Private Music唱片公司合作,在这个阶段她总共发行了五张专辑,并屡获葛莱美奖的提名,透过BMG唱片公司的发行,使全球乐迷更加了解她。合作数年之后,苏珊 亟思转变,她开始想参与自己专辑的录制工作,于是她结束了跟唱片公司的合作关系,搬至北加州,放弃电子合成乐的创作,重拾古典音乐的精神。      苏珊与乔组了一家名为Seventh Waves的公司,在1994年发行了「琴梦」(Dream Suite)专辑,这张专辑是她首度尝试与大型管弦乐团合作。 爱情滋润与幸福归宿的安全感更使得她的创作泉源毫不枯竭,这在她成婚立业后发表的首张专辑《琴梦》中,引入CD-Extra交互式多媒体光盘技术可以证明。这张专辑苏珊找了大姊玛莉担任计算机画、油画等效果的制作,无论视觉或听觉上都带给人们幸福温馨的感受。身为意大利移民地三代的她,偏爱沛沛•罗密欧、帕可•迪鲁西亚的音乐与意大利歌曲。她自承作品中有许多灵感来自于海洋和异国风情﹙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浪漫感性的浓厚拉丁色彩在她作品中随处可见,创作媒介则从早期的电子音乐延伸到自然乐器、管弦乐。她的《奇幻世界》《月光旅站》、《琴梦》、《低语轻诉》等专辑四度获得葛莱美奖提名。 她被美国乐坛喻为「…自然,纯净,彷佛是潜意识里最向往的温柔」。苏珊的音乐创作表达出她个人独有的成熟、创新风格,最难得的是:自她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至今十六年来,她的音乐始终富有情感,而不是充满匠气的表现。典雅唯美的钢琴,与新世纪电子合成音乐(New Age)之间,原本很可能会是一种妥协的关系,但苏珊•希雅妮却将二者完美结合,虽然音质旋律变化无穷,而音乐表情却是控制自如,因为对音乐的深刻体认,使得她能善用这样的语言,去述说女人对感情的无限依恋,同时维持一种纯净自然的生命情怀。将情感升华,很舒服,很甜美,彷佛灵魂洗涤后的空明澄澈。  「我的音乐是绝对追寻自然,因而它可以超乎国界,跨越种族、文化的藩篱。」用苏珊对自己音乐的诠释作结尾。我们期待以她的琴声翱翔天地之间.

【Chris Spheeris】

  雕像一样的英俊脸庞,浓密的长发,彰显坚韧意志的落腮胡髭,这就是丰神俊朗的Chris Spheeris。浪漫而潇洒的绅士,英俊的面 容后面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从小多才多艺的他,八岁就能在画布上画抽象画,十一岁开始尝试写诗,十二岁便抱着他自己的吉他为其写歌,到了十五 岁他开始将其诗作谱上曲韵后,正式开创了他的作曲生涯。 后来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遇见了另一个吉他手Paul Voudouris,之后便开始学习其他的乐器,比如键盘和贝司等。1985年他和著名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并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并由此开始他的 辉煌生涯。其实,Chris Spheeris已浸淫New Age乐界达十年之久,只因缺乏跨国唱片公司集团作有计划的密集宣传,才会在知名度上逊于其他音乐家。 他的音乐也和相貌一样出色。Chris Spheeris前期的重要专辑都是在Essence这家主要以New Age音乐为主打的公司录制,和键盘手Paul Voudouris合作的两盘专辑《Europa》《Enchantment》被奉为New Age音乐的发烧天碟。不过真正代表Chris Spheeris的颠峰作品是1990他在CBS发行的《Desires of the Heart》,专辑中的10首曲子将Chris Spheeris出神入化的吉他演奏技艺和指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纯净透彻,旋律优雅,美轮美奂的意境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心欣喜的是Chris Spheeris的创作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之上,他似乎始终不紧不慢的按着既有的节奏走在自己的轨道上,不象Yanni在井喷似的创作后,后期的专辑似乎走入一个瓶颈状态,特别是1999年四张唱片张张寒碜。   Chris Spheeris的音乐主要以吉他和键盘为核心乐器,相比Yanni的钢琴和电子合成器来说,在那种适合现场的大气磅礴的音乐气氛的营造上确实要薄弱一点,但更显轻快平和,象天边的那一抹微云,悠远而自在。听他的音乐就象在中世纪的一个欧洲小镇的清晨漫步,行人稀少,不见车马,随着音符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而古老。   但就音乐的质感而言,他重现爱琴海滨历史氛围的功力 可说无人能及。由于受东正教和古老的希腊爱琴海文明的影响,Chris Spheeris的创作不时地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宗教音乐特有的神秘气韵。Chris Spheeris爱好旅行,对世界各地的民间传统器乐也很感兴趣,这点越来越多地反映在他后期的唱片制作中,在配器上他甚至使用到了中东和北非的弦乐器,呈现出一派平沙浅草、落日孤城的旷远而神秘的音乐氛围。也难怪他的专辑名称总是从探索人类心灵活动或怀想古文明风采的角 度出发了。 他轻车熟路的驾驭着希腊古典美态的音乐,同时给这种迷人的音乐灌入了各种世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从而产生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一片由吉他和钢琴为主乐器,以柔慢而稳定的节奏来演绎的浪漫,轻缓却没有丝毫拖沓和迷废的音乐空间。听他的音乐是一种休闲和回忆的享受,更给与我们一种的全新的安逸享受氛围!Chris Spheeris目前共推出过12张专辑,在AMG All Music上也获得了甚高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 霍纳
纯净之声
新世纪音乐 ERA——《Last Song》
贯穿古往今昔的音乐《Era》《EraⅡ》《The Mass》《Reborn》320K/MP3
Era - The Mass
力量的呢喃 — E Nomine【特效音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