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有大气象,语言有小人生

马街书会

文水

南京市金陵中学

鬼使神差地,他又一次来到了马街书会。

只想再听听那熟悉的鼓点和二胡声。

初春的天气依旧十分寒冷,空旷的荒野上连棵树都没有,寒风呼啸,不时卷起漫天黄土。

但书会依旧十分热闹。搭起的小舞台一个连着一个,一眼望不到头。舞台用各色的帐幔围起来,高挑的横幅上面印着各种唬人的名头,一切都在卷起的沙尘中飘飘荡荡,远望去,真像海市蜃楼一般,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恍惚感。

说书的艺人们全都站在风尘里,男女老少,丑的俊的,都用力击打着两片书板,和着身后伴奏者的旋律,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表演着。音箱里传出的各种腔调,互相纠缠在一起,忽大忽小,此起彼伏,模糊难辨,还不时伴着几声话筒的啸叫,随着风沙滚滚而去。

卖东西的比艺人多。

艺人比听众多。

如今,谁还耐烦听这几百年前的老古董?

自己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啊!望了望台上的艺人,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对他们的坚持,他很佩服,可也为他们的现状和将来感到彻骨的悲凉。

书会还会办几年呢?他们还会再坚持几年呢?政府宣传什么要大力传承古老的语言艺术,他不知道会怎样,只感觉前途渺茫。

当年的红火和幸运不会再来啦!

情不自禁地,曾经无数次在心底里翻腾过的庆幸感再一次跑了出来,他又得意地咂摸了一遍当年娶老婆的往事。现在,他那个亮眼睛的老婆正在家里带孙子呐!她不允许自己跑几十里路来马街书会,说有那功夫,到工地上打工也能挣个百八十的了。可当年,她就是他用嘴上的功夫赚来做了自己老婆的。

今天,他是瞒着她偷偷来的。说书的功夫早已经搁下十几年了,当年的事老婆似乎都忘喽,连提都不要提,可在心底,他又怎么能割舍下这段情缘呢?

那时的他还年轻,对自己说书的能耐还是很自信的。有一天,偶然云游到老婆家所在的那个村,说书说到凌晨一点,村民们还要他往下继续说。第二天挨家收了粮食要走,可村里人却拦住他不放,说他说书说得太好了,比以前听过的多少说书人的都好,一定要他把剩下的书说完再走。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就留了下来,一夜接着一夜的说书,每晚都要说到十二点才罢休,直到在村里住满了八天八夜,把一部《隋唐》说完,这才拉了满满一大牛车生产队送的粮食回家。可人们不知道,拉粮食其实只是个幌子,他真正要拉回家的,是村外不远的路边,一个等着他和他一起私奔的村里的大姑娘。

那姑娘是老杨家的,二十多岁,模样还过得去,两只眼特别好看,好像会说话,总是亮亮的。老杨只有这一个姑娘。老杨的老婆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得病死了。老杨穷,续不起弦,父女俩就这么相依为命地生活。老杨家人少,有空屋子,所以大队安排他住在他家的西厢房,吃住全包,队里补贴。

说书的人家里更穷,一般是家里吃饭的嘴多,打的粮食不够吃;或者是身体有残疾,眼盲腿瘸,什么也干不了,于是就入了说书这个行当,靠嘴上功夫混饭吃,仅仅只比乞丐强一点点,被称为“巧要饭的”。 说书人大多是光棍,因为自己都吃不饱肚子,那能娶得起媳妇?当年那会儿,他也是个三十大几的光棍儿,什么时候能有个老婆,是从来不敢想的。

能有屋子住,能睡在床上,能有热饭吃,能连着好几天都有书说,回头队里一总把粮食算给他,不需要他挨家挨户看人脸色去收粮,那时的他已经感到这是天大的造化了。

刚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到老杨家的女儿那双亮亮的眼睛在暗中一直关注着他。可渐渐地,他发现这个亮眼的姑娘会经常找借口到他住的屋里来,跟他唠家常,给他送好吃的,还缠着他给她单独讲书。她说特别爱听他说的公子小姐落难逢夫或遇妻之类的书。实在拗不过,也为了表示对老杨一家的感谢,反正白天闲着也是闲着,睡不着,就给她说说吧。什么张生和崔莺莺花园私会啦、什么杨宗保比武招亲穆桂英啦、什么矮脚虎王英计赚扈三娘啦,姑娘好像很喜欢把自己化身为书中女方一角,随着故事的变化一会儿面红耳赤、一会儿两眼放光、一会儿又眼泪汪汪的。每说完一段书,姑娘都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眼睛亮亮地看着他,流露出崇拜的眼神。他以前可从未有过只面对一个姑娘说书的经历,也从未看到过一个听众听书听得这么投入,他很喜欢这种感觉,因此说得也更加卖力,并且常常在姑娘喜欢听的情节上故意添油加醋,而就在创造新情节的过程中,他也渐渐不自觉地扮演起了男方的角色,说的书也更加真切动人。慢慢地,他发现,姑娘和他互看的眼神都有点不对了,他知道一种从来不敢想的东西来临了,当时他心里是既高兴又害怕呀。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可他不想害她呀,也不想偷鸡不成反而惹上麻烦,于是他就慢慢疏远她。可你越是疏远她,她越是来的勤,抢着要帮他洗衣服缝裤子,赶都赶不走。老杨似乎看出了什么,禁止她到他住的地方,还说再这样就要把他赶走,自家姑娘再怎么也不能嫁给一个巧要饭的,话说的很难听,姑娘哭了,他也很难过,却无能为力,只想匆匆结束说书,赶紧走人,一了百了。

但就在临走前的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半夜,姑娘忽然敲门,向他提出要一起私奔。她说他的书能说得这么好,一定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和他在一起一定会很幸福。从小失去母亲的她在这个家,感受不到温暖,她想有一个自己的温暖的家。听了她的话,他流泪了,浑身颤抖。他觉要干一件掉脑袋的事了,但他还是不想害她,他告诉她自己比她大十几岁,而且家里很穷,人口多,可能给不了她幸福,可是她用亮亮的眼睛定定地看着他说,哪怕吃糠咽菜,她也愿意和他一起,永不分离。他紧紧抱着她,再没有话说,只觉得为了她掉了脑袋也值。就这样,他们商量好计策,瞒着她的父亲,私奔了。

老杨和村里人过了很久才知道真相,跑了几百里路找到他家来要人,还说要打断他的腿。村里人都说没想到一个巧要饭的竟然靠嘴皮子赚走了一个大姑娘,太便宜他了,还说姑娘真是太傻了,跟着他不会有幸福。于是他们只好出去打工躲避。他们感情很好,一直很好,不久就有了娃,虽然不富裕,但生活得很幸福,他也从此再不说书了。后来,他们回去看过她父亲几次,时间长了,老杨也慢慢认了这门亲。

这故事,他不知道咂摸过多少遍了,但每次想起了,他都忍不住流泪。

那种靠说书赚媳妇的事不会再有喽!连我媳妇都不允许我提啦,连书会也不允许我来啦!唉,明年,怕是真的来不成啦!

正感慨间,顺风忽地传过来几句清亮而沧桑的说书声,十分有味儿。循声望去,只见一群老人围着三个说书人,好像是一家人。拉二胡的是四十多岁的一个盲人大叔,旁边站着一个十六七岁清瘦的盲人小姑娘,正敲着鼓点伴奏,坐在中间的说书的,却是一个十四五岁同样清瘦的矮个子小男孩。这个男孩虽然年纪不大,但说起书来,却十分老到,吐字清晰,韵味完足,有板有眼,虽然他们就是撂地卖艺,设备极其简陋,但周围的人却越聚越多,还不断地喝彩。这少年说书说得比当年的自己还好,这以后的技艺更是不可限量,他也禁不住为这个男孩暗暗喝彩。但是他真不知道他的前途会怎样,如果以前靠说书还能养家糊口的话,现在说书只能饿死。

他忽然想到,在他打工的城市的马路边上,经常会有熟悉的鼓点和二胡声,但再也没有说书声了,摆在面前的,永远是一个装着几个硬币的盒子,说书人,已经完全是个要饭的了。

也许,这个男孩儿会打一辈子光棍。

也许,这就是这个孩子未来。

他想。

创造高峰,传承文明

文水

南京市金陵中学

一看到语言这两个字,种种千奇百怪的意象就在脑海里翻腾: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形如鬼脸的甲骨上,那些弯弯曲曲的刻文,似乎正在从龟甲上蠕动爬出;黑乎乎的国宝重器,如同来自域外星球,内壁上凸起的籀文如群群蝌蚪,闪射着扑朔迷离的光芒;而巨大的古朴浑厚的泰山石刻则如同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从天而降……但最终,从纷乱如麻的意象中渐渐清晰起来的,是泰山脚下一座门楣上镌刻着“稷下学宫”字样的巍峨宫殿,成千上百的峨冠博带者出出进进、熙熙攘攘,或独自静坐苦读于南窗之下,或三五群聚喋喋争辩于草亭之中,或数十百人环坐杏坛静聆师长之道……不久,这些人便迤逦出宫,走向天下的四面八方,走进那个叫春秋战国的时代,于是,百家争鸣的壮阔局面最终形成, “三寸舌抗百万师”的舌辩之士纵横天下,决定着中华民族精神根基的儒法之争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语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未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它井喷着伟大而缤纷的思想、传播着灿烂而灵动的智慧、传承着博大而辉煌的文明,它在血与火中的洗礼中播种下华夏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编织出千年传承影响整个人类的文明密码,它强有力地掌控者当下,它目光犀利地直指未来。抬望眼,我们似乎就能看到虽“累累若丧家之犬”却决不妥协的孔子、议论滔滔激情满满的孟子、循循善诱集大成者的荀子、孤愤说难思想深邃的韩非子、兼爱非攻行艰苦修行的墨子、汪洋恣肆取譬设喻的庄子、三十六计独步天下的孙子、白马非马论的公孙龙子……当这一个个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或慷慨陈词或苦口婆心或喃喃自语或仰天长啸,一言重于九鼎、一言改变历史的时候,语言,这种充满魔力的神奇的东西,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第一个思想的高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就从这里出发,绵延生息,代代相传,历经崄巇而长生不绝。至今,从中提炼出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依然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保驾护航。

然而,当我们侧转身躯,面向江湖阡陌,用习惯于聆听思想家那洪钟大吕的耳朵仔细聆听,你就会听到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广阔的田野里传来阵阵乡间民谣,间奏着采风者的木铎声声;汨罗江畔,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披发行吟,惆怅纡徐的楚音在山间香草中哀婉低徊;南山脚下,一位农夫打扮的老者拄着拐杖,时而东篱采菊,时而临流赋诗,时而登皋长啸……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诗语飘荡着、缠绕着、融合着、氤氲着、酝酿着、传承着,终于,它穿越千年的光阴,凝聚在了盛世大唐的天空,像甘霖一样普降人间,滋润着这个诗国的子民。仿佛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无数伟大的诗人横空出世,精妙的诗歌层出不穷,盛唐气象威震四海,盛世精神流惠海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陈子昂一语定下的大唐诗歌的高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才子王勃秀出的唐人比大海还要宽广的胸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问月诗人张若虚发出的生命天问,旷代的忧伤引发着一代代的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仅仅流传下来的这一首,便孤篇盖住了全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多情,辋川诗人王维的诗歌,简直就像一个多变的万花筒,让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拍案叫绝;当然更不能忘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士李白,不能忘记在茅屋被秋风所破时仍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子美,不能忘记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为民歌呼的白居易,不能忘记的还有贾岛、孟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小李杜……有唐以来,无论是率土之滨,还是异域殊方;无论是海内众生,还是海外游子;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四季佳节;无论是白昼行嚣,还是午夜梦回,每有际会,美丽的诗语都会不经意间油然从肺腑中流出,从唇齿间平平仄仄地吟出,流布四肢,滋润心灵,升华生命的境界。这便是大唐最美的语言,它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它珠圆玉润、妙语千境,它航行于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情感之海,试图解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秘密;它探秘生命的多维层面,却总是唱起“天生物材必有用”“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与豪迈。这也是华夏民族最美的语言,也是世界最美的语言之一,它诠释着生命的丰富与精彩,它传递着健康的人性和盛世进取的精神,它创造并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不知不觉中,语言,又优雅地走向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第二个审美的高峰。至今,那气象万千的盎然诗意依然绽放于“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依然唱响于“经典咏流传”的歌声中,依然伴随快递小哥飞行于运送货品的路途中……

当今是网络语言的时代。网络语言自有它的特质,它更务实、更理性,也更能体现现代人对民主与自由、公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而且随着语言交流载体的日新月异,它也更幽默、更精炼、更丰富、更个性化,干预社会更加有力,方便生活也更加给力。可以说,历史上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语言交流如此快捷方便的时期,人们运用语言的方方面面也几乎达到了史上最大的限度。然而,在这个泥沙俱下的语言洪流中,网络语言似乎还缺少了春秋战国时期井喷的原创思想性,也似乎缺少了盛唐之音浓郁优雅的诗性,甚至还会不断地形成网络暴力,暴露出人性恶的一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享受创造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披沙拣金,也要学会继承文明,消解戾气,更要思考我们如何才能给文明注入新鲜的血液,要为后世留下来点什么。也许,当我们把语言的思想性和务实性、诗性和个性、还有幽默性以及精致的技术性尽可能完美地融铸在一起的时候,或许那将是语言的第三个历史高峰!

公众号ID:jlzxzwxp

金中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打油诗分享(足球篇)
“无论夫妻或者情侣,真爱你的人,是这样的”
揭秘粮食丰收背后的气象秘密
书信马拉松||回母女学艺的信
楮墨芸香︱名家艺术展
老年人缺失的“X生活”,被10年前这部国产片拍出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