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的理解

郦道元

《水经·江水注》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于“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教参给出的现代语译是: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句首的“或”译为“倘若”,而没有取常见的某时、有的时候的意思,是为了避免与下句的“有时”重复。

我们认为,这里“有时”的“时”意为按时、到时候,如“学而时习之”及“秋水时至”之“时”。“有时”修饰动词,是表示该动作的发生符合时令或时间规律。例如:

曹丕《典论·论文》: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潘岳《悼亡诗》: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郦道元《水经注》中还有两处用到“有时”,都是关于江河的涨落:

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世谓之石沟水,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而东注于巨洋,谓之石沟口。然是水下流,亦有时通塞,及其春夏水泛,川澜无辍,亦或谓之为龙泉水。(《水经注》卷二十六《巨洋水》)

阳水又东迳东阳城东南。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以在阳水之阳,即所谓东阳城,世以浊水为西阳水故也。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昔在宋世,是水绝而复流,刘晃赋《通津》焉。魏太和中,此水复竭,辍流积年。先公除州,即任未期,是水复通,澄映盈川,所谓幽谷枯而更溢,穷泉辍而复流矣。海岱之士,又颂通津焉。平昌耆民孙道相《颂》曰:惟彼绳泉,竭逾三龄,祈尽珪璧,谒穷斯牲,道从隆替,降由圣明。耋民河间赵嶷《颂》云:敷化未期,玄泽潜施,枯源扬澜,涸川涤陂。北海郭钦曰:先政辍津,我后通洋。但颂广文烦,难以具载。(《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

两例都是说河道有断有通,而河水的涨落是有季节性的。特别是后一例说“信为灵矣”,是把河流的“穷通”做了天人感应式的解释。后面所引颂文中的“即任未期,是水复通”“道从隆替,降由圣明”“先政辍津,我后通洋”都是在强调通津与政通人和的相应。所以,“有时”就不能解为随机发生的“有时候”,只能是规律性的“按时”。

联系《三峡》的上下文。“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季长江三峡段水势凶猛,直冲两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到了警戒水位,必须停航。但是偶尔会有紧急的“王命”需要传达,必须行船。这时候也不能鲁莽冒险,而要等待时机,待水势稍弱的日子或时间出发。这时水流仍急于春秋,所以行船一日千里。

值得一提的是,郦道元这段文字模仿自魏晋木华的《海赋》:

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泛海凌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望涛远决,冏然鸟逝,鹬如惊凫之失侣,倏如六龙之所掣;一越三千,不终朝而济所届。

这里的“候劲风”可以与“有时”相互参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考试经常考到,暑假背起来
郦道元《三峡》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古代文学作品赏读·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三峡》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单元《三峡》课文详解
隽永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