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茅塞顿开!三个超实用的创意训练法

常常会有人问我,你在遇到创作瓶颈的时候都怎么突破?——熬汤。当我卡壳的时候,我会从书房走到厨房,准备食材,然后把材料一一丢进锅里,开始炖煮,从一个煎熬走进另一个煎熬。我试图调整自己的频率和节奏,透过熬汤让自己的思绪舒缓,三个小时过去了,当这锅汤熬好,我脑袋里的结通常也打开了。

很多人说创意是与生俱来的天分,这句话我不完全认同,其实创意是可以被训练的,创意是可以被激发的。我当年在兰陵剧坊接受吴静吉博士的表演训练后,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他的引导之下,我知道怎么打破思想的框架,让创意源源不绝地涌出。

随着创作经验的累积,我在阅读今泉浩晃的《改变一生的曼陀罗MEMO技法》和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的《水平思考法》(The Use of Lateral Thinking)、《六顶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等工具书时,得到很多启发,我把这些思考的工具,融合我的戏剧创作经验,形成了一个新的创意思考模式。

第一、井字形

《改变一生的曼陀罗MEMO技法》一书中提出的“井字形思考”,是利用视觉刺激思考的概念,在白纸上画一个“井”字形,把设定的题目放在正中央,聚焦目的,接着把延伸出来的答案填满四周的空格。例如,我今天要写一个以“分手”为主题的剧本,我会试着这样展开我的规划:

第二步工作是“整合归纳”:把相似的部分合并,再去思考是否有忽略的面向,强迫自己把八方的空白填满。例如上图中的“角色数量”和“角色背景”就可以整合成“角色”,然后再把多出来的空格,填上新的答案。

接着不断地重复第二个步骤,去芜存菁,把所有答案的面向,透过表格确实地归纳整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这样你对问题思索的面向才不会有遗漏。

第三个步骤是“无限展延,视觉思考”,把其中之一的空格拉出来,继续做“井”字形的思考,把问题继续扩大,把思路继续发散。我以左下角的“角色”为例,继续展延我的创作规划:

“井”字形思考的变种叫作“の”字形思考。“の”字形的概念是建立在“井”字形思考之上,但除了问题的发散与展延之外,还多了一个“顺序”与“流动”的概念我利用这个概念来规划剧本的时间流动、空间流动和事件流动。

“の”字形思考和“井”字形可以交替使用,当我规划完场景与事件流动之后,就会再把每个场景拉出一个“井”字形,继续展延我的场景规划。

第二、水平式思考

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是垂直式的思考,也就是问与答,针对问题,找到答案。但水平式思考的概念是:遇到问题,不直接寻找答案,而是从问题本身发散思维,寻求不同的可能。

当你使用水平式思考时,你无须去针对问题寻求答案。当你的思绪停滞不前时,你可以偏离问题,刻意转移重点,把现有的关系化为比较容易处理的状况,或者了解构成障碍的种种因素,试着将那些构成阻塞的部分全部敲成碎片,然后再度组合,赋予新貌。

举例来说,杯子的功用是什么?——装水。这就是理所当然的垂直式思考。如果你利用水平式思考,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思维:杯子如果不是杯子,还能是什么?——鱼缸、烟灰缸、乐器、花瓶等。我早期在兰陵剧坊时就接受过这种想象力开发的训练,当时有一个表演题目是:“如果人类有尾巴,生活会有什么改变?”我记得那个时候大家联想出许多有趣的情境:“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牙刷,因为大家可以直接用尾巴刷牙”“未来在公交车上都不用设置拉环,因为大家会直接把尾巴吊在铁杆上”……

学会水平式的思考,你可以任意地延伸题目、偏离题目,打破思想的框架,无限联想。遇到问题,先发散自己的想法,但要记得收网,将这些创意的点子筛选之后,集结整合成一条线,再把线编织成面。

第三、六顶思考帽

人很容易受自己的习惯与认知所局限。当我们遇到复杂的状况时,思绪开始混乱,就会开启自我防卫、拒绝外界的思维模式。六顶思考帽的重点在于透过“角色扮演”的引导,转换可能的不同思考方式。

人有许多不同的思维模式,当你套用一种思维模式,就像是戴上一顶帽子,我们可以用这六种颜色的思考帽来进行分类:

  • 白色思考帽:事实、数据与资料

  • 红色思考帽:情绪与感觉、直觉与预感

  • 黑色思考帽:哪里错了?

  • 黄色思考帽:正面思索、肯定、建设性、机会

  • 绿色思考帽:创意与水平式思考

  • 蓝色思考帽:思考的控制、冷静,并客观地选择要戴哪一顶思考帽

其中最难使用的就是绿色思考帽,创意的产生有时是“将不相关的两者做合理的联结”。多年前我曾在探索频道看到火星探索的介绍:科学家把摄影机架在四轮的车子上,但因为火星地表是不规则的,所以车子不断翻覆,导致探测计划不断延宕。后来科学家发现海底礁岩起伏的地形跟火星很像,而龙虾正好能在这样的地形中移动自如,于是科学家便在车子底部设计类似龙虾腹足的结构来取代轮子,最后终于造出可以在起伏地形顺利移动的探测车。这样的创意组合就是将“火星”与“龙虾”这两个不相关的元素合理地“链接”。当你会活用创意的思维时,就很容易迸出新的点子,很多商品或生活中的服务就是因此而来的,例如高铁的二维码就是“手机”和“车票”的结合。

“六顶思考帽”是人的不同思维模式,但我们不见得特别属于哪一顶,有些人是黑色加红色,有些人是黄色加白色。各位想一下,你自己比较常戴哪一顶思考帽?如果明天起床后,你试着戴上你最不常戴的思考帽,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对于“六顶思考帽”这个思考工具,我把它运用在写角色对白上。一个好的剧本,应该要角色个性鲜明,即便把剧本最边上的姓名遮住,我们还是可以从台词的语气、用词的内容去分辨到底这句话是谁讲的。反之,经验不足的编剧通常笔下的角色个性模糊,没有个别的特色,六个人像一个人在讲话,或是所有角色讲话都像编剧自己。

以下举 2002 年演出的《征婚启事》为例分析角色对白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结语:归零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卡壳有时候不是想不出点子,而是不愿意放弃点子。如果这个点子很棒,但却会导致故事进行不下去,那这就不是个好点子。我常这么说:“点子不值钱,用了才值钱。”把这个不合适的点子放下,创作是一辈子的事,这出戏用不到,下出戏可以用。

创作者要有归零的勇气,让自己回到原点。把故事架构的砖墙敲碎之后,重新再建构;若盖得不好,就再打碎重建。一个好的故事本来就要千锤百炼。我在创作《北极之光》的时候也是严重卡壳,当时问题在于我有两个女主角大君姐姐和小君妹妹,这两条线交杂在一起,结果两个角色都讲不清楚,但因为我已经为她们两个做了很多角色设定,所以我不想放弃,导致接下来的情节寸步难行。后来我一狠心,把全剧的角色关系翻盘,大君小君融合成一个角色,整个故事才豁然开朗,成为大家后来看到的《北极之光》。

退回原点不必太沮丧,因为当你归零时,可以想得更清楚:你为何要出发?你出发要去哪儿?

本文摘自《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著者:李国修 整理:黄致凯

戳上图即可入手

《李国修编导演教室》一书是李国修从四十年剧场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独创的编剧、导演、表演的实用方法,是其一生创作思维在实践检验中凝聚的结晶。本书系统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李国修历经舞台实践检验,并在失败的教训中不断修正的创作理念,是一本戏剧创作的实用手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会思考,学会好好思考
如何提高逻辑思考力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
如何进行会展策划
超干货(如何进行创意与创新?)好文推荐!
很多人之所以讨厌逻辑,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思维混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