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赛?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八?庄子至乐天乐论五

杨赛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 八 庄子至乐天乐论五

五、至乐

 

 

 

人“和”就可以实现“至乐”。《庄子·至乐》开篇即提出了问题:天下到底有没有最大的快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庄子·至乐》)[6](p446)

 

对“至乐”的认同,决定主体一系列的价值取向。庄子首先否认了一般人所看重的快乐并非至乐,所鄙弃的痛苦并非真正的痛苦。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庄子·至乐》)[6](p446)

 

而后,庄子提出,无为才是实实在在的快乐,无乐即至乐。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至乐》)[6](p446)

 

庄子的这一思想,与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国语·周语下》曰:

 

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以为宪令,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从之不倦。成事不贰,乐之至也。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政成生殖,乐之至也。[](卷三)

 

蒋孔阳(1923-1999)先生说:“在庄周看来,世俗的所谓‘乐’,不是真乐,真正的快乐是‘无为’。”[](P132)(蒋孔阳 1986)这显然是正确的。他又说:“庄周虽然是反对礼乐的,他的‘至乐无乐’的思想,就是认为礼乐的‘乐’,不是‘至乐’,而是‘无乐’。”[16](P145)(蒋孔阳 1986)这就是一种种附会了。儒家强调感物而动,而庄子认为要与物齐一,主体、客体浑然一体,才是至乐。《文子·九守》曰:“贱之不可憎也,贵之不可喜也。因其资而宁之,弗敢极也。弗敢极,即至乐极矣。” []p118孔子所说的乐与庄子所说的乐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庄子·至乐》)[6](p449)

 

庄子将至乐与物化联系在一起。物化是庄子学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6](p92)

 

刁生虎认为,庄子的“物化”论具有三重内涵,一是自然层面上的“物理之变”;二是精神层面上的“心与物化”;三是实践层面的“指与物化”。[]庄子所论的物化,大体有四层含义。其一、物化即天地万物永恒的规律。

 

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庄子·天地》)[6](pp.303-304)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庄子·则阳》)[6](pp.673-674)

 

其二、物化从方法论上讲,就是要无为。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天地》)[6](p295)

 

其三、物化对于主体本身而言,就是要自适。

 

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庄子·达生》)[6](p492)

 

庄子说:“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庄子·骈拇》)[6]p81他批判“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庄子·大宗师》)[6]p57

其四,庄子把主体的状态分为两种,有内化,有外化。外化而内不化,时刻保持内心凝静,不为外物所左右,便能达到至乐的境界。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 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庄子·知北游》)[6](p673-674)

 

总的说来,庄子所说的至乐,其本质就是无为,其方法就是物化,它是一种与天地大道同一的人生境界。正是因为消除了物我之间的分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感关系与感物关系都不存在了,人的情感活动归复于平和。所以,庄子才说“至乐无乐”。

庄子即批评了儒家的礼乐观,又否定了墨家非乐观,那么,作为主体,要怎样面对乐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导读16-齐物论(完结)10 庄周梦蝶的真义
也解“庄周梦蝶”
究竟是庄子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子?
当庄子梦蝶时,他在想些什么?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庄周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周,万物平等,表达自由
庄周梦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