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真言門住如實見開演彌陀經【30】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眾生聽聞此部阿彌陀經而能受持「清淨不亂」,完全依照阿彌陀佛的精神去體會、實證,那麼必能得到諸佛之護念。其實真正的意義,是當我們以清淨心作為一切行止依歸,自然就具足一切智慧,具足一切功德,展現一切諸佛,自成諸佛所護念。這一切也皆是我們無垢心地原本擁有的,所以這部經是十方諸佛所護念。也是十方一切眾生所護念。如能如此清淨,自然就是「正覺」,就「具足智慧」。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前面已經介紹過,要有足夠的福德因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謂的因緣當然是


第一「有接觸的機會」

第二「深信不疑」

第三「發願」

願力是理想的原動力,是達到目標不可缺少的精神體。而所謂的「願」,又可分成「空願」、「小願」、「大願」、「深願(真正起自內心的誠摯)」四種,第一者是隨情緒而起的及時願望,因聽聞某尊菩薩的功德或殊勝法門,或看到種種瑞相,而一時生起信心所發的願;第二種小願,是一種真的發願,但只著重在個人的利益,功名利祿或了脫生死等;第三種大願,已超越個人,被及大眾,但為著相之願力,因未達到清淨的層次,尚有所為而發,也就是沒達「無願即發願,一切法爾自然」的境界。


第四種清淨心願不作他求,而且依心之所止真切奉行,毫不懈怠,不分時空生滅,一意而行。而第四種不可或缺的往生因緣,是「修持」。就是在信與願之後,付諸行動。


第五個要具足的因緣「一心不亂」,也就是「正念」,就是「止於一念」,在唸阿彌陀佛時,要自心中湧出彌陀的精神內涵,將心境融入彌陀本體功德內,氤氳如如,此刻即已是彌陀,等無差別,極樂已在心田,何需往生?又怎沒往生之理?其實唸佛不是只為往生,主要在了解彌陀精神,了知本性。修持唸佛過程裏、經常把持如此,就會產生莫大信心,因此在生活環境裏自能由心自現,不畏任何艱辛,任何困難自可一一克服,在表相上可言蒙佛加被,實則上已具「自建立樂土,利澤週遭」久久之後,週遭蒙受利益或身心寬下的人,便越來越多了,我們身邊的人都能放下,都能快樂,我們所到之處就如同一片淨土,由家庭而至工作環境,而至鄰舍旁宅,乃至整個社區、都市……人人都沐浴在我們「彌陀內心的極樂中」,這就是實際的念佛,這就是修持的真諦。


因此,淨土法門的最高成就,不在往生而已,若能直接體入彌陀內涵、功德、精神,就能成就佛果,所以不要唸「文字的彌陀」,要心繫「精神彌陀」,否則縱使終其一生勤唸,在臨終時心生顛倒,正念末生,仍是痛苦而結。因為四大分離之時,地大消失時人會抽筋,痛苦至極,整個意識都埋沈在痛楚中,就算想起彌陀,也無法一心不亂,更何況其他業識現前時,怎可能起正念,彼時只有隨業而去了。是以,淨土宗的思想層次,有必要提昇到「觀相念佛」、「觀想念佛」乃至「實相念佛」,不要只有持名念佛而已,因其始終執相,執他世界;因為只要有執著就會帶來困擾,平日就已困擾,臨終時業識紛騰,怎可能見彌陀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
《佛說滅十方冥經》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四)
藥師經析疑
念阿閦佛(不动如来)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鞞佛之名號功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