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息肉需不需要切除?切完了还会复发吗?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异常生长的组织。肠息肉可能由原发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诱发。

检查出息肉不一定是癌症,但可以确定的是肠息肉大多是癌前病变。即息肉演变成癌症的几率非常大,发现了就应该及早切除。

下面,“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您应该如何处理。


肠息肉是什么情况?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临床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多属良性,但有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即在增生过程中,在炎症微环境的刺激下,细胞癌变的几率会大增。例如95%的结直肠癌就是息肉长大之后的结果。

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癌症,都建议切除。无论是非肿瘤性息肉还是肿瘤性息肉。

肠道息肉很隐蔽,但可以有效清除。息肉发展成为癌症大约需要5-1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若进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便同步刮去,可阻止其癌变。


切除息肉后会复发吗?

有可能。现有息肉被切除后,之前未出现息肉的肠粘膜表面可在同样的致病因素刺激下,再次长出肠息肉。这也是为啥首次发现结直肠息肉后,需要每5年再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年过40之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上升。我国没有明确的官方规定该从何时开始结直肠癌筛查。但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的是45-75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如果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则可能要更早。

而结肠癌筛检方法主要有四种,选一种坚持做即可。

(1)粪便隐血检测(FOBT)

即检查粪便里是否有血液,推荐检测频率最好每年1次。

(2)粪便免疫化学检验(FIT)

本质上也是粪便隐血测试,但它能借助特定抗体来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推荐的检测频率也是1年1次。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以查看整个结肠是否存在息肉,如果存在息肉可在检查的同时将其剔除,并进一步提取组织进行活检看是否有癌变。

若检查结果正常或只有很小的息肉,则之后推荐每10年检查一次即可。若检查到有危险病变或进行过手术切除,则之后需要每5年一次或三年一次甚至是更短的时间。

(4)乙状结肠镜检查

其本质上和结肠镜没有重大区别,只是它镜检的视野只占大肠整体的三分之一。又因为大约75%的肠癌都发生在乙状结肠检测可以看到的视野内且乙状结肠镜检查清肠处理更简单,也不要像结肠镜那样做麻醉镇静,因此相比结肠镜检查,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但如果检查发现有息肉或癌变还需要接着做结肠镜检测来看清楚整个肠道情况。乙状结肠镜筛检结肠癌的推荐检查频率是每5年一次。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肠癌
小小息肉惹大祸,兄妹四人全患大肠癌!
肠癌筛查选项超全深度剖析对比 | 早点了解、不知道可以拯救多少生命、避免多少悲剧
为什么到了40岁无症状也要做次肠镜?医生告诉你N个你必须接受的理由!
这个杀手不太冷——大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就医帮 | 拿到结直肠癌筛查结果!有息肉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